這是送上門來的「翻身」機會啊 ,從 坐月子刷牙 開始,未來才能在孩子衣食住行的各個關鍵問題上占據家庭話事權的主動地位。否則,自己的權益都不能維護,等涉及到了孩子,你就更說不上話了。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大類是「以形補形」,所以會認為吃蝙蝠的糞便(又名「夜明砂」)會有改善視力的作用,但現在小學生都知道了,蝙蝠的視力特別差,夜晚飛行都是靠超音波來確定方位。所以,夜明砂對人眼應該沒有好處。
那麽又是什麽原因民間會有 「坐月子不能刷牙」 這種偽禁忌的流傳呢?
甚至有的版本是 「從懷孕開始就不能刷牙了」 。
這件事的已經可以被很清楚的解釋了。懷孕期間開始,準媽媽們體內的激素水平就開始了劇烈的變化,插一句,早孕試紙就是利用這一原來來檢測是否懷孕的。這些激素的主要目的是為胎兒在母體裏的成長提供環境,也讓媽媽們做好未來哺乳的準備。但這裏往往還有一個副作用,就是牙齦也會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會變得充血,而且更加敏感和容易腫脹。本來牙齒上有點牙菌斑什麽的,頂多就是牙齦輕度炎癥,微微發紅,刷牙時有點血絲,甚至都沒什麽感覺。但一旦到了孕婦這,特別是四五六這三個月,就大不一樣了,牙齦會腫的非常誇張,而且非常松軟,輕輕一碰就流血不止。
出血在這過去是了不得的大事,直接就和「受傷」、「傷元氣」、「動胎氣」、「小產」甚至「死亡」一系列概念串起來了,所以就會有不能刷牙的可笑應對,不是刷牙時會出血嗎?我不刷了。殊不知,這樣會使得牙菌斑在腫脹的牙齦下更容易積聚和繁殖,造成更加嚴重的 妊娠期齦炎 ,甚至牙齦瘤,腫的更加厲害,一個惡性迴圈。
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搜搜,不少姐妹受此困擾,嚴重的會影響進食,耽誤營養的攝入。所以,由於對於牙周疾病沒有科學的認識,一項本意是保護孕婦和圍產期女性的習俗,反倒成了口腔健康的殺手。
下方圖片略高能,希望知乎也能想instagram一樣有長按才顯示驚悚圖片的功能。 @周源
如何讓準媽媽和新媽媽們擁有健康的口腔狀況呢? 在準備懷孕階段就一定記得去看看牙醫 ,檢查一下口腔狀況,洗洗牙,不要給激素任何機會,另外也要檢查一下有沒有蟲牙、智齒之類的隱患。在懷孕期間至少也去找牙醫做一次口腔檢查,防微杜漸,如果發現了牙周炎或者牙齦炎的苗頭,要及時給予治療。那麽又有人會說,懷孕期間能洗牙嗎?看圖,歐洲牙周病學聯盟,懷孕期間的牙周治療是有益的。
在預防牙齦疾病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維度,就是日常的口腔衛生。
不管是懷孕還是坐月子,一定要刷牙,每天兩次。
不管是懷孕還是坐月子,一定要刷牙,每天兩次。
不管是懷孕還是坐月子,一定要刷牙,每天兩次。
如果懷孕反應比較嚴重,經常反酸嘔吐,那麽也一定每次吐完都要認真漱口。可以用成品的漱口水,也可以用淡鹽水。
只有清除了牙齒和牙齦周圍的牙菌斑,才能避免出現妊娠性齦炎;只有清除了牙菌斑,才能讓已經紅腫的牙齦恢復健康。牙刷可以選擇一些比平時用的軟毛更軟一些的,但不要用什麽月子牙刷,就買那些「超軟毛」的尼龍毛牙刷就行。
另外還有一點容易被忽略,就是牙縫,很多病例我們都可以看到是從牙齦乳頭開始腫的,因為牙縫裏光靠刷牙是弄不幹凈的。
所以,最好是把牙線用起來,關於牙線,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能堅持用的後邊就不用看了。
牙線有兩個問題,一是如果用法不正確,勒得太狠,反倒會造成牙齦的損傷;二是操作有點難度和技巧,很難掌握和堅持。而這兩點在孕媽媽和新媽媽這還被放大了,牙齦本身就紅腫敏感,用不好的話挺疼的;本來就容易惡心,兩只手都伸到嘴裏操作牙線就更困難了。
可以買個沖牙器試試,原理是用水流把牙齒上的細菌和牙縫裏的食物殘渣沖走, 特別適合不會用牙線和不愛用牙線的朋友 ,這裏提醒一下,更推薦各位購買台式的沖牙器,一是水箱大,沖起來過癮;二是這種多數都可以調節水流強度,可以為敏感嬌嫩或者是已經發炎的牙齦選擇比較柔和的水流。
剛開始的時候把水流調到 最小最柔和 那檔,對於已經紅腫的牙齦刺激小一些,剛開始會有點流血,不用怕,跟刷牙一樣,出血就是因為那裏臟了,越是流血越要弄幹凈,這樣才好得快,一般一周左右就會有很大改善了,根據自己的感受可以逐漸增大水流,畢竟水流越大沖得越幹凈。如果沖了兩周還有明顯的出血,八成是牙縫裏有牙石了,那光靠刷牙和沖牙器就不行了,得找牙醫看看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有學者研究沖牙器的作用,那時最早是研究將沖牙器用於牙冠和固定橋周圍的清潔:
沖牙器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謙虛點說,在清潔牙縫這個問題上,至少可以和牙線做的一樣好了。(其實不少數據上是要比牙線還要幹凈的)關鍵是比牙線更容易使用,更容易堅持。
姐姐妹妹站起來!
有勇有謀!
坐月子也要好好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