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字繪本到底有什麽價值?
1、你給孩子讀繪本的目的是什麽?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還是培養孩子識字能力?
生活中,有為數不少的父母即便初衷是為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但在潛意識裏面,卻努力挖掘繪本的功能價值,把繪本當作識字本,是為數不少父母的做法。
事實上,早期閱讀≠早期識字!
事實上,孩子看繪本最大的功能是:讓孩子在看圖中,培養孩子的讀圖能力,讓孩子理解圖畫所傳遞的內容資訊,分析出圖畫中的含義,讓孩子學會與圖對話。如此,潛移默化培養的就是孩子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十分重要的「閱讀理解能力」!
因此,繪本是不是有字,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讀懂畫面!
2、讀圖的意義到底在哪裏?
「孩子只看圖,不看字,能有多少東西看進去?」
有不少父母會這麽抱怨繪本的「圖畫」功能,總覺得孩子看繪本,走馬觀花,沒有意義。
但實際上,一個優秀的繪本,它不只是具象地呈現圖畫而已,很多創作者在繪圖中安排了自己的用意,用來傳遞思想。
比如特別受孩子喜歡的無字繪本【瘋狂星期二】
一個大大的顯示著晚上9點的鐘,一棟亮著燈的房子,整個畫面呈藍紫色調,封面營造出了神秘氣息,勾起孩子對「瘋狂」的猜測:這一天會發生什麽事呢?
再看內頁,坐在荷葉上的青蛙居然漸漸升空了!
連青蛙自己都感到驚訝!
從他們瞪大的眼睛,張開的嘴,不知所措的身姿,繪本沒有一個字,但是孩子卻能夠透過這些畫面資訊感受到「瘋狂」的意境。
是的,這是一個講述青蛙在不知不覺中升上天空的故事,從青蛙們不同於尋常的位置,帶著孩子一起經歷有趣的飛行。
還有什麽比可以「飛行」更令人感到瘋狂呢?
孩子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他們會伴隨著對影像的感知展開自己的想象與思考,幻想自己也能夠像青蛙一樣升上天空,從上到下去俯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這種聯動,是孩子思維與影像資訊之間的互動,發展成為孩子自己的心智活動,促使孩子去理解作者創作的意圖,潛移默化培養了孩子從具象形象掌握抽象思維和觀念的高層次閱讀能力,進而發展為 深度閱讀 的關鍵能力。
3、為什麽說無字繪本最具價值?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文字是有國界的,但是影像卻沒有國界。無字繪本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對啟發孩子的想象能力完全不受限制。
當家長在給孩子講讀有字繪本時,文字提供資訊,同時也限制了思想。無論家長還是孩子,他們的思維會跟著描述的故事走,一個故事,讀出來的也只有一個形象。
但是無字繪本卻不同,它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透過人物造型、場景畫面等最大程度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仍然以【瘋狂的星期二】為例:
故事的最後一頁,一面投射著陽光的墻面,印著一個黑影,會是誰呢??在另一個星期二的晚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沒有文字限制,孩子可以腦洞大開,啟發孩子無邊的想象力。
4、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無字繪本呢?
當孩子拿到一個無字繪本,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閱讀呢?
讓孩子自己看
拿到繪本,家長比孩子還著急,孩子還沒看,家長就急急地指著畫面告訴孩子:「寶寶,這是鹿,寶寶,那是馬……」
雖然,家長給的是正確答案,但由家長自身經驗帶來的第一印象,卻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就像一個圓圈,如果不限定它的意義,在孩子的豐富想象中,那也許代表太陽,也許代表雞蛋,也許代表甜甜圈……
因此,拿到繪本,先讓孩子自己看,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讓孩子盡情沈浸在它的想象世界裏,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讓孩子找線索
當孩子瀏覽完了整個繪本,家長不妨再開始引導。以【瘋狂的星期二】為範例,家長可以將標題讀給孩子聽,然後問一問:
「【瘋狂的星期二】,你覺得哪裏瘋狂了?」
那麽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把他看到的第一印象告訴家長,有可能他會意識到青蛙能飛起來很瘋狂,有可能,孩子也未必意識到。
帶孩子一起推理
不急,這個時候,家長再帶著孩子一頁頁看,一頁頁分析。此時此刻,家長指導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日常經驗,比如問問孩子:
「你在哪裏看到過青蛙,他們是怎麽生活的?你看到過會飛的青蛙嗎……」
由淺入深,從畫面到生活,一點點啟發孩子,最終讓孩子領悟出繪本故事中那些瘋狂的畫面,那些瘋狂的故事情節。
推理的過程,也是孩子享受故事,啟發思維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潛移默化培養了邏輯思維。
讓孩子再講講故事
一個繪本,孩子翻看完,就結束任務了嗎?
不然。
故事只有讀到孩子的心裏,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怎麽做呢?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故事復述出來。
孩子一頁頁翻,一頁頁講的過程,不僅內化了故事,與此同時,還幫著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那麽,一本無字繪本,到底有沒有價值?看到這裏,寶爸寶媽們,你們心裏,有答案了嗎?
二、解讀無字書(繪本)看無字書的好處!怎麽看無字書!
無字書是純粹用圖畫來講述故事或者主題的書,高品質的無字書,「圖畫就能說明一切」 (Lukens,1999)。
典型的無字書有莫妮克.弗利克斯的無字書系列,僅憑這個畫面,我們已經能夠了解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一切。
有時候,我們也把一些僅有少量文字的圖畫書算作無字書,他們或是反復地重復一個句子,或是只出現一些象聲詞,或是只標明一些時間和地點,比如大衛·威斯納的【瘋狂星期二】。無字書呈現的主題和內容,都非常豐富,而且,無字書也絕非我們想象的,只適合年齡非常小的寶寶來閱讀,從中認識一些物品和他們的名稱,實際上,無字書的讀者涵蓋了各個年齡段。
圖一:【大風】
作者 莫妮克 弗利克斯
在【十朵小雲】這本無字書中,作者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了10以內的數位,卻沒有出現一個數位;
在【小紅魚】這個本書中,講述了一條小魚驚心動魄的旅行,還呈現了復雜的水迴圈系統;
【蒙蒙】則講述了一個無比深刻的接納、寬容和多元的話題。我們既可以看到講述嬰幼兒日常生活的無字書,也可以看到反映宏大主題的無字書,而更多的無字書,還是為2-8歲的幼兒設計的,用圖畫向他們講述故事的閱讀材料。
為什麽要給孩子看無字書
由於沒有或少有文字,圖畫則承擔了全部的敘述功能。而圖畫的直觀性和圖畫與語言必然的聯系,使得無字書承擔了視覺語言、文化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聯結作用。小讀者透過畫面直接獲得人物、動作、場景、序列和細節的經驗,他們一邊透過觀察獲取資訊,一邊學習如何解釋這些影像,以獲得更為完整和合理的概念;小讀者透過畫面所描繪的人物、事物和事件,學習社會流通的符號以及文學所提供的成人社會的預期,從而獲得文學的體驗和愉悅;小讀者在閱讀無字書的過程中,會將影像轉化成口語,在成人的指導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手法,學習更為有效的讀寫技能。
年幼兒童在學習用文字來認知世界和表達自我之前,就能夠用影像來獲取資訊和表達資訊,無字書恰恰支持了幼兒的這種能力,並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去自主地運用這種能力。當代的幼兒,由於出生在一個充滿視覺影像的環境中,他們身邊的電視、電腦螢幕、戶外廣告無處不在,而這些充滿設計感的視覺語匯已經幫助孩子完成了基本的練習,他們比以往有更多機會和能力去直接獲取設計優良的影像中的資訊,而不像已經識字的成人那樣,去猜測影像所代表的文字內涵,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可以從影像中直接獲取意義(Avery,1996)。
同時,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的研究告訴我們,由於幼兒具有讀圖的能力,我們無需再把他們命名為「未做好閱讀的準備者(not-yet-reader)」,如同那些具有各種閱讀障礙和聽力損傷的孩子一樣,年幼兒童也可以在無字書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增長讀寫能力。
無字書閱讀不僅可以使那些尚無法依賴文字進行閱讀的小讀者及早開始閱讀,而且可以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勝任感,如同文章開頭所說,很多孩子在看到無字書時,立刻感到了解放和與成人平等閱讀的機會,甚至有的孩子會說:「這是我們小朋友會讀,大人不會讀的書。」
圖二:【小雞和狐貍】
【法】比亞蒂斯 洛迪格著
由於沒有文字的限制,小讀者可以用多種方式講述,而不必擔心所講述的是否符合正確答案。每個讀者都可以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而這一點在無字書的閱讀中顯得更為明顯。例如無字書【小雞和狐貍】,講述了一只小母雞被狐貍劫走,熊、狗和公雞奮力追捕,經歷了千難萬險,當追捕者終於追到狐貍和母雞時,這對冤家已經在逃亡的過程中結成了深厚的情誼,最後,狐貍並沒有吃掉母雞,而是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熊、狗和公雞也成全了他們,放心地返回了農場。
成年人可能可以從中讀到斯德哥爾摩癥候群,可能讀到浪漫的私奔故事,而幼兒卻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釋。一名5歲的幼兒因為事先讀過另外一個繪本【狐貍爸爸鴨兒子】,
於是認定這只小雞是曾經被狐貍撫養過的,認為他們是父女關系。在此,由於沒有文字的限制,幼兒會更加自覺地呼叫已有的生活經驗、閱讀經驗來對圖畫內容和故事情節進行解釋,以使其更加合理和符合自己的經驗和情感。
總之,在幼兒面對無字書的講述中,他們發展了對於故事的感覺(the sense of story),展示了對於故事的理解,操練了口頭或書面的故事講述的技巧,並且拓展了他們的認知能力(Nelson,Aksukoc,&Johnson,2001)。
孩子是怎樣閱讀無字書的
當幼兒拿到一本無字書,首先獲取的是關於人物、動作、情緒(最明顯的)和人物關系的資訊。當地點、時間對情節發展構成影響時,幼兒才去關註這些資訊,否則,即使這些資訊被明顯地標識出來,例如用鐘表、日升日落等,幼兒仍不把它們當作主要資訊。
主要人物的想法、內心獨白、情緒波動等偶爾會被幼兒主動感知並表述出來,經過成人的提醒或示範,幼兒能夠主動地將可能發生的對話,人物的想法等用語言表述出來。
大衛威斯納的無字書【七號夢工廠】
我們如何指導幼兒閱讀無字書:
雖然無字書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且可以自由發揮的閱讀空間,但無字書對於幼兒讀寫能力的發展,還需要成人的指導和幫助。
幼兒讀寫能力的關鍵是口語經驗的積累和轉換,如前文所述,無字書提供了一個視覺語言和口頭語言聯結的絕妙機會,而在成人的示範和指導下,幼兒將能更好的學習講述的技巧。
家庭中指導幼兒閱讀無字書有如下幾個要點:
1通讀全書
家長在帶領孩子閱讀前,最好先通讀全書,對於全書的發展和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把握。然後,在給孩子講述前,請孩子也通讀全書,由於沒有文字的羈絆,孩子大多能很快翻閱完成,在頭腦中對全書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合作的講述。
2給人物命名
由於沒有文字,所以在講述中容易出現錯亂,可以根據書名或幼兒的經驗給主角取名,給主要場所、物品找一個合適的詞匯,對於次要人物等,則可以用比較隨意的名稱標識。例如在【七號夢工廠】中,s選擇了用「小哥哥」、「小雲」、「叔叔工程師」、「老爺爺工程師」這樣的稱呼;
在【咣當先生】中,經過成人介紹書名為「咣當先生」,幼兒就直接使用這個詞作為全書講述的主人公名稱;
而在【長長的路】一書中,則將主人公命名為「黑騎士」。
3幼兒為主,有限示範
第一遍請幼兒為主講述,成人應關註幼兒對人物和情節的取舍。如果幼兒沒有講述的習慣或尚不勝任完整的講述,也可以由成人為主講述,但應註意盡可能只講述與情節發展高度相關的內容,將更多細節留給幼兒自己發現。
4關鍵問答,補充情節
第二遍鼓勵幼兒加入更多人物對話的想象,例如:他說了什麽呢?他現在是怎麽想的呢?
5適當示範,豐富內容
第三遍講述鼓勵幼兒加入更多豐富的描寫和內心獨白,成人可進行一部份的示範,另一部份由幼兒完成。
6及時記錄,增強意識
用錄音或筆錄的方式將幼兒講述的內容記錄下來,讀給他們聽,幫助幼兒形成文字意識,理解說出來的東西可以被記錄,體會自己能講述故事的成就感。並鼓勵幼兒對自己所講述的內容進行修改、補充。
7多人參與,多種方式
允許多種講述方式,可由多個成人參與,每人有不同的講述方式,請幼兒進行評判,幫助幼兒體會同一個無字書,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和想象。
成人在指導幼兒閱讀無字書時,還可以使用一些指導策略,例如:
1接續講述
有時幼兒面對無字書,無從講起,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成人可以示範從主要人物、在做什麽、和誰發生關系、可能會說什麽等,然後請幼兒接續講下一部份;當幼兒講述出現困難時,再由成人講述。這樣輪流講述,實際上是為幼兒做出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2分角色講述
幼兒經常會用第一人稱進行講述,當他們對角色有高度認同時,會將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此時,幼兒往往采用第一人稱進行講述。成人可以和幼兒分配角色,將對話的部份交給幼兒來想象和表現,成人擔當敘事性講述的部份,一方面可以為幼兒作出良好的敘事講述示範,另一方面降低幼兒敘事的難度,著重強調豐富的對話想象。
3補充內容
成人在講述中,可以故意遺漏一些明顯的情節或內容,請幼兒補充,讓幼兒逐步掌握講述的主動權。也可以請幼兒講述,成人給予適當的補充,但不宜補充過多,以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
總之,無字書讓幼兒從「為閱讀做準備」的狀態,進入到了真正的閱讀狀態。讓他們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讀者,透過對於圖畫的觀察和欣賞,進入文學的世界,體會閱讀的快樂。而無字書廣泛的表現空間、豐富的選題內容,也為各個年齡段的讀者提供了欣賞藝術和文學的機會。成年人為幼兒選擇適合他們欣賞和理解水平的無字書,可以幫助他們盡早培養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的技能,理解語言和文字的意義,從而為成為終身閱讀者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