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選一下「關註」,每日為您推播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現在的小孩子其實挺辛苦的,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要去上學,有時候家長還想賴床,就不得不給孩子穿起來。
孩子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如此上學之苦,有些家長免不了心疼起來。
近日上海的一位家長,竟然在家長群中,聲稱孩子以後睡到自然醒再去上學。
此番的言論一經發出之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那麽這件事真的可行嗎?
1.事情回顧
根據白鹿視訊2024年3月2日的訊息!
看上圖估計大家也能了解事情的大致起因,一位媽媽憐惜自己的孩子,早上上學起床太早,所以一氣之下,便在家長群裏發了一個訊息。
訊息的大意是,老師以後不用管自己孩子上學的問題的,他準備讓孩子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再去學校。
老師一聽家長這般說詞,便不樂意了,學校的孩子上學都是一視同仁,上學都是根據學校規定來的。
家長今天突然跳出來,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何況家長是是在家長群裏面說的,其他家長都會看到,很有可能對其他家長造成心理沖擊。
因為此事,老師和家長在群裏爭執了起來,老師略得嘲諷地表達了不滿。
「你這什麽操作,踢球更無所謂了,不用來!」
回顧家長的言論,咱也不難理解,說白了就是心疼自家孩子,因為孩子起得太早,狀態太差,所以心疼了。
2.學校回應
事情發生後,家長和老師在群裏溝通的內容流了出來,在網上被大量轉發。
如今,學校不得不站出來回應此事。
學校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學校已經嘗試向老師和家長了解情況,目前事情已經處理好了。
當然具體是如何處理的,咱們不得而知,因為學校沒有明說。
從家長說話的語氣看,如果家長不讓步,很有可能她的孩子便會成為學校的特例。
說簡單點,其他學生都需要按照學校的規定時間,準時上學,只有這位家長的孩子,想啥時間去,就啥時間去。
當然學校也有可能斟酌一番家長訴求之後,對孩子上學的時間略作限制,約定不能晚於某個時間點到校就行。
畢竟孩子即便賴床,只要保證夜晚按時休息,也不可能睡到下午再去。
3.網友議論
不少老師看到家長這麽一鬧,可是樂開了花。
有老師笑稱,原來世上還有這麽開明的老師,如果能成功改變孩子上學時間,他舉雙手支持家長。
下面又是支持家長贏的網友,如果家長憑一己之力改變所有孩子的上學時間,老師們都可以睡個安心覺了,畢竟誰也不願意起那麽早。
也有網友調侃,這一次家長如果成功,不僅孩子可以睡到自然醒,老師也可以睡到自然醒了。
家長傻傻地以為老師願意起那麽早?
人家老師巴不得起晚一點,這多輕松啊!
還有網友感嘆,家長現在別開心那麽早,孩子現在的確可以睡到自然醒,但以後有了工作,人家單位會慣著孩子嗎?
難道家長就不為自己孩子的未來打算嗎?
上學本來就要先吃苦,連這點苦都吃不了,孩子還上什麽學,還求什麽前途?
另外還有網友表示,所有人都怪孩子起得太早,咋沒人說睡得太晚了呢?
睡太晚的原因不用解釋就知道,家長睡覺不規律,孩子跟著不規律,最後都要賴床。
所以,如果家長把自己的作息整規律了,或許睡覺的壓力就會小一點,早上不就起來了嗎?
4.寫到最後
看到家長的言辭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在網上傳得神乎其神的「快樂教育」,只不過後來這被很多博主辟謠。
實際上已開發國家的精英們沒有幾個人是從快樂教育中走出來的,大部份都是歷經學習之苦,錘煉之後的結果。
然而人各有誌,這位媽媽想讓孩子快樂一點,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家庭資源和環境都不同,咱也不能斷言她的想法是對是錯。
設身處地為我們普通人的孩子趙祥,我們需要註意以下幾。
第一,這位媽媽和孩子所在的地方是上海,上海經濟發達,市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較高,所能接觸的社會資源也大多於其他地方。
所以,這位媽媽能這樣做,但其他人未必能這樣做!
這裏有一個細節,大家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孩子媽媽希望自己孩子睡到自然醒,再送孩子上學,這就意味著什麽呢?
孩子在家裏睡覺,總不可能沒人陪伴吧!
從這點就能看出,孩子的家庭條件是相當優渥的,因為家裏的某位大人不用早早上班。
普通人想要攀比,最好量力而行。
第二,上學對於孩子其實是有兩重意義的,第一重是學到知識,第二重是鍛煉心性。
為什麽要把孩子鎖在學校裏學習,實際上就是為了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
別看有的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優異,如果讓他們在家裏自學,卻很難拿出成績。
正是學校有這個氛圍存在,所以學生才有動力學習,也才能沈下心學習,把自控力鍛煉出來。
擁有極強的自控力,正是某些牛人必備的品質之一。
第三,故事裏孩子的學習成績,我還是比較擔心的,雖然擔心有點多余。
如位媽媽所言,孩子睡到自然醒上學,肯定要耽誤一些課程。
因為耽誤了課程,孩子成績提不上去,責任歸學校,還是家長呢?
如果孩子天賦異稟自然很好,但面對孩子成績下降,家長可以無動於衷嗎?
如果做不到,家長又會說學校的教學品質不行。
等忍不住的時候,又會重新把孩子到點送到學校,推翻自己現在說的話,孩子上學從小學到高中。
上學,對家長和孩子而言,都是十來年毅力的比拼,不是爭一時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