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邢佳能 鄭珊珊
「孩子這幾天發熱,還總喜歡去捂著耳朵,醫生這是什麽情況?」在門診間,一位家長說了自己的疑慮,希望醫生能幫忙解答。
潮新聞·健康小站、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五官科主任樓金偉近期碰到很多類似的家長咨詢。
「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經咽鼓管進入鼓室內,引起中耳腔黏膜感染。通常可能是因感冒引起,常見致病菌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常見臨床表現為持續性耳痛、聽力下降……」
圖源:視覺中國
兒童急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病,冬春季多見,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在急性發作期,一定要堅持治療,避免轉化為慢性中耳炎。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會表達,感冒後如果出現煩躁、捂耳朵、撓耳朵等表現,家長也引起警惕,及時就診。
兒童急性中耳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患兒主要表現為持續性耳痛、易煩躁、偶爾捂耳朵或拽耳朵、入睡困難、惡心、嘔吐等癥狀。本病癥狀在鼓膜穿孔前後迥然不同。
1、全身癥狀:鼓膜穿孔前全身癥狀較明顯,可有畏寒、發熱(以口腔溫度為標準,體溫高於37.2℃)、倦怠、食欲減退等;
2、耳痛:耳深部銳痛或波動性跳痛,可放射至同側頭部或牙齒。一旦鼓膜穿孔,疼痛頓減;
3、耳鳴:常有明顯的波動性耳鳴,即在外界無聲音的情況下,患者自己覺得耳朵裏有「嗡嗡」的鳴叫聲;
4、聽力減退:病程初期,患者常存在聽力減退。鼓膜穿孔後聽力反而提高,原因是影響鼓膜及聽骨鏈活動的膿液被排出。耳痛劇烈時,可能會被患者忽略;
5、耳漏:鼓膜穿孔後耳內有液體流出,初為膿血樣,以後變為黏液膿性乃至膿性分泌物。
臨床可透過耳窺鏡檢查:見鼓膜性充血、鼓室內積液、鼓膜穿孔後膿性分泌物可確診。
目前兒童急性中耳炎的治療包括抗菌類藥物治療、鼓膜相關的手術治療等,肥厚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竇炎等這些與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相關的慢性疾病也要積極治療,預防中耳炎的復發。
圖源:視覺中國
急性中耳炎兒童如何預防?
1、加強鍛煉:兒童應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疾病(如普通感冒等)的能力。
2、生活習慣幹預:兒童應經常洗手,不要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在外不要與他人共飲(食),防止病毒感染;戒除不良的挖耳習慣,避免刺傷鼓膜;平時不要過於用力咳嗽、頻繁大力擤鼻等。
3、註意餵養姿勢:媽媽餵奶時,應保持正確的姿勢,不要臥位餵養嬰兒,避免奶汁外流進入耳朵,誘發本病。
4、鼻咽部慢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及時治療原發病,控制病情,避免感染的進一步蔓延。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