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孩子自信的行為,它排第一,很多父母還在做
挑戰與成長:小傑如何透過日常挑戰增強自信心
在繁華的都市一隅,李明和王麗夫婦時常註意到他們的孩子小傑在面對挑戰時顯得猶豫不決:他總是回避那些看似困難的任務、在同學中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對老師的批評過於敏感、很少拒絕他人的請求……
李明和王麗都希望小傑能夠自信滿滿,但他們知道,自信心的建立是一個緩慢而復雜的過程。他們意識到,在養育小傑的過程中,自己的態度對他的自信心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例如,如果李明對小傑的一次小錯誤反應過激,小傑的眼中就會閃過一絲恐懼,那是一種對被指責的深深恐懼,這種恐懼可能會削弱他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小傑試圖自己搭建一個模型飛機。王麗站在一旁,她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擔憂。當小傑的飛機翅膀脫落時,她深吸了一口氣,用盡量平胡的語氣說:「這次沒搭好沒關系,我們一起來看看哪裏出了問題,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她的這種反應,讓小傑的緊張情緒得到了緩解,他開始認真地檢查每一個連線點,而不是沈浸在失敗的情緒中。
王麗的解釋風格,也就是她的歸因方式,對小傑的自我認知有著積極的影響。她總是試圖將問題歸因於特定的、暫時的情況,而不是孩子的個人特質。這種方式讓小傑相信,只要他努力,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然而,王麗和李明也意識到,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低估小傑的能力。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小傑想要幫忙擺放餐具,但李明卻說:「小傑,這些盤子太重了,爸爸來幫你拿。」小傑的小手停在空中,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王麗看到了這一幕,她輕輕地拍了拍李明的肩膀,低聲說:「讓他試試吧,他會小心的。」李明點了點頭,小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盤子,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最終還是成功地將餐具擺放在了桌子上。
透過這些小事,小傑的自信心逐漸增強。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看似困難的任務。李明和王麗也學會了更多地信任和支持小傑,而不是總是替他做事。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家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小傑的父母透過自己的行為和言語,逐漸幫助他建立起了對自己的信心。他們知道,自信的建立不僅僅依賴於鼓勵和表揚,還需要孩子在實踐中積累真實的、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