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曾說:
「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是格外關心孩子的分數。
卻忘了比成績更重要的,其實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想要孩子擁有一顆強大而充盈的內心,就少不了父母的情感支持和無條件的愛。
那麽,該如何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愛呢?
來看看以下這7層愛孩子的方式,相信你就會有答案。
【奇葩說】辯手席瑞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小時候,席瑞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媽一個人養你不容易。
所以,他不敢跟大人提任何要求。
每次去超市,他都全程低頭看地板,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渴望。
長大後,雖然透過努力擺脫了貧窮,但童年留下的陰影卻始終揮之不去:
去消費場所,如果沒帶超過三倍的錢,就會感到萬分焦慮;
只要病得不嚴重,就絕對不會去醫院;
如果有人對他好,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歡欣雀躍,而是覺得「我不配」……
如今,不少父母都會陷入的一個誤區就是:
怕孩子被慣壞,所以刻意不去滿足孩子的一些小要求。
可實際上,就像清華教授彭凱平說的: 「貧窮感的灌輸,會讓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匱乏感。」
相反,適當地滿足孩子的一些小需求,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貪得無厭,反而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
作家秋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出去玩時媽媽總會給她買些小東西:
有時是一瓶飲料,有時是散裝的零食,還有時是一小瓶指甲油。
多年後,她已記不清這些禮物的細節,但被愛的感覺卻一直印在她的腦中。
讓孩子吃飽穿暖,適當滿足他們的一些小願望,孩子才能不被匱乏感捆綁,擁有快樂而充實的童年。
被譽為「華人家教典範」的劉墉,一雙兒女都格外優秀:
兒子不僅是哈佛心理學博士,還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曾獲得【我是演說家】第二季的總冠軍;
女兒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哥倫比亞大學,三年後,又憑全獎進入華頓商學院學習。
談及自己的育兒經,劉墉給出的答案就是陪伴,他說:
「家庭教育最為重要的是陪伴,從兒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伴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所以,哪怕工作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特別是兒子初到美國時,因為種種不適應與同齡人的排擠,他一度變得膽小、自閉。
為此,劉墉常常帶兒子去野外徒步,和兒子一起挖蟲子、種植蔬菜,還會定期跟兒子比賽跑步、投球等。
正因有父親高品質的陪伴,兒子才逐漸開啟了心門,重新試著與人溝通、交流。
有句話說得好, 童年得到的愛和陪伴,是未來生活的光。
一次遊戲、一場比賽、一次對話……親子之間這些溫馨、愉快的時光,最終都會內化成孩子的心理能量,成為他抵禦風雨的鎧甲。
一項調查顯示,在孩子最不喜歡父母的行為中,「總是拿自己跟別人家的孩子比」穩居第一:
「你看隔壁的xx又考了第一名,你學學別人啊!」
「別人家的孩子怎麽那麽聰明,再看看你自己,幹啥啥不行!」
「都是一個老師教的,你怎麽差這麽多?」
……
作比較,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破壞他們的自我效能感,還會挫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曾把三個孩子送進史丹佛大學的媽媽陳美齡就堅信,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自我肯定,讓孩子認識自我,喜歡自己。
在她看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是一母所生、一起長大的孩子之間也有很大差距。
所以,她從來不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也從來不會說「要向哥哥學習」。
正因如此,她的三個孩子才能發揮出獨特的優勢,各自精彩:老大富有正義感,老二具有藝術氣質,老三溝通能力強。
不比較,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就是愛孩子的第三個層次。
與其逼迫孩子在他人的身上尋找成功的影子,不如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賽道,活出獨一份的精彩。
有個9歲的小朋友寫過這樣一首小詩:
「天上的雲生氣了,臉黑得跟鍋底似的;雷電生氣了,暴躁地敲響手中的打鼓;媽媽生氣了,把我一頓臭罵;我生氣了,大家都告訴我,好孩子不該這樣。」
孩子發脾氣時,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制止。
但不允許孩子發脾氣,壞情緒並不會因此消失,只會被埋藏在更深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橫在孩子心頭的一把刀。
實際上, 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恰好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
【正面管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4歲的兒子總是發脾氣,爸爸越是制止,孩子的怒火就越猛烈。
一天,兒子又一次大發雷霆,爸爸突然蹲了下來,朝兒子大喊:「我需要一個擁抱!」
兒子楞了一下,爸爸再次喊道:「我需要一個擁抱!」
兒子徹底懵了,停止了哭鬧,走上前別扭地抱了爸爸一下。爸爸則反手將兒子攬在懷裏,過了好一陣兒,爸爸說:「謝謝,這正是我需要的。」
兒子顫抖著嘴唇,說:「我也一樣。」
比起一句簡單粗暴的「不許哭」,一個大大的擁抱更能激發出孩子好的一面。
從今天起,面對孩子的壞情緒,多一點耐心,多一些理解。
看到孩子脾氣背後隱藏起來的委屈和難過,他們才能走出情緒的泥潭,成為情緒的主人。
前段時間,重溫電視劇【家有兒女】時,有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東海一家遇見了個很沒有邊界感的鄰居,對方天天來家裏借東西,鍋碗瓢盆都被鄰居帶走了。
為此,夏東海和劉梅很是發愁,但又不好意思拒絕。
直到鄰居向小雪借雜誌,小雪直截了當地說:「阿姨,這本雜誌是我的,我不借。」
也是因為小雪堅決的態度,鄰居終於把之前借走的東西如數歸還。
一開始看的時候,只覺得小雪很勇敢,尊重自己的感受。
但細細想來,小雪之所以有拒絕他人的勇氣,也是因為她背後站著一對尊重孩子意見的父母。
小雪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中,爸爸和「後媽」結婚後,小雪就在家裏「約法三章」:
一、在這個家裏,我的獨立人格必須得到尊重;
二、不許隨便動我的東西;
三、我有權決定自己幹什麽,不幹什麽。
夏東海和劉梅也並未因為小雪是小孩就輕視她,要求她處處服從,相反,他們一直很重視小雪說過的話,尊重她的想法。
當你用愛為孩子都兜底,讓孩子參與到決策中,鼓勵他們表達自己時,你就會發現:
孩子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麽任性、不懂事。
當孩子被看見、被尊重時,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成熟、有主見,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這話一點不假。
撒手不管的父母,固然是不負責的。
但事無巨細管控著孩子一舉一動的父母,亦是一種災難。
一位咨詢師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小陽今年上高一,每天起床困難,經常遲到。
為此,媽媽每天親自盯著他起床、洗漱、送他上下學,甚至把家搬到了學校後面的小區,可即便如此,小陽還是常常遲到。
經過了解,咨詢師發現,小陽對任何事都不在意,包括遲到這件事。
後來,小陽告訴咨詢師,自己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放學後一群人一起回家,無論是走路或搭車都行,總之不是被媽媽接回去。
更讓咨詢師感到詫異的是:眼前這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竟從來沒有在家和學校以外的地方一個人走過。
原因也很簡單,媽媽不讓。
但其實,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既是保護,也是分離。
前者給孩子足夠的養分,讓他能夠漸漸長大,後者則給予了孩子更重要的禮物,那就是獨立。
今年高考季,刷到了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58歲的父親,從離家200多公裏的地方,趕來給參加高考的兒子加油。
因沒錢買花,父親從地裏摘了一朵向日葵,牢牢握在手裏。
兒子從考場出來後,一見到父親,就忍不住跪了下去:感謝您這麽多年的養育之恩。
而這一幕,恰巧被記者拍下。
後來,有人采訪男孩,問他接下來的假期計劃時,男孩笑了笑,言簡意賅地說:「準備打暑假工掙學費。」
不禁讓人想到作家三毛的一句話:
「人活著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
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贏,而是教他如何愛。
一個懂感恩、不忘本的孩子,即便暫時落後,終有一天,也能憑借自己的誌氣和毅力一飛沖天,實作人生價值。
相反,那些只知道索取的孩子,一旦沒了父母的羽翼,便只能自我放棄,被社會所拋棄。
所以,愛孩子的方式有千萬種。
但最高級的愛,一定是養出一個心懷感恩的孩子。
學者張文質說:
「你一定要記住,你愛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現,無論他好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愛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天性。
但如何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愛,卻是我們需要終身學習的事情。
一路學習,一路探索,最終我們一定會發現,真正的愛不是犧牲,不是恐嚇,也不是「如我所願」,而是接納,是成全,是「如你所是」。
點個 「贊吧」 ,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