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大多數家長都沒有經過培訓,不懂得孩子階段性教育很正常,即便是老師教孩子學習知識可以,真正針對孩子在小學一年級也是文不對題的!
下面我來客觀談談一年級孩子如何引導教育:
首先:我們一說起教育就先想到教。
教,一定是要針對性強!可是呢,有幾個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優秀在哪?不足在哪?很少的,所以這就是一開始方向錯了!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家長針對具體問題很疑惑,比如如何養成孩子愛看書、愛讀書習慣啦?如何讓孩子自律啦?如何讓孩子認真寫作業啦.....................
即便把這些零零散散的問題都解決了,卻錯過了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最最重要的重點,是不是很可惜?這說明什麽?這說明家長不知道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說什麽才是核心重點...............
因為那些行為上的要求和結果是在孩子3-5歲,甚至在1-3歲就要養成的,可真不是在小學一年級需要重視的。
第二:小學一年級真正需要家長重視並一定要做到的是「讓自己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何為「 良好的學習習慣 ?」
這個問題才是所有家長以及老師都需要明白核心!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寫作業那麽簡單。
因為 沒有一個孩子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即便是學霸也不行) ,為什麽?
因為反人性!孩子天性好動好玩,上課40分鐘已經讓孩子很不自在,勉強能把課聽下來就不錯了,認真聽?怎麽可能??估計有那一會聽聽,會有很多時間腦子開小差的.........相信任何一個家長小時候不都這樣?你能找到一個40分鐘都一動不動認真聽講的孩子??
那是不可能的!
認真寫作業?絕對是家長和老師臆想的 ,現實中幾乎沒有什麽孩子做得到在一年級......真正能做到的也都是在逼迫和不得不環境下養成的畸形習慣。
所以,我們必須在孩子一年級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孩子在今後整個人生學習道路上才能做到自動自覺學習,而不再需要家長盯賊一樣盯著屁股後面監督,家長其實也省心。
那問題來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標準是什麽呢?
提前預習、上課不懂得認真聽,懂了隨意、寫作業前先復習下再寫、寫完自己獨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