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看過幾千冊繪本,很多優秀的繪本都在用有趣、溫和、多元的方式為孩子們甚至大人傳遞著真、善、美,以及人生哲理。
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提到過童書的力量,「 它的力量並不是征服一個王國,或是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它的力量是,它總是在微小的事物上面,去呈現它的魔法。在孩子最叛逆的時候,在心裏最有失敗感的時候,在遇到孤單和死亡陰影的時候,去支撐他們。」
太太太贊同這段話了!
很多童書不僅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成長,也教會大人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
想分享一套我和兒子最近在讀的溫暖治愈又充滿哲理的童書【貓頭鷹的眼淚茶】,來自同時獲得紐伯瑞獎和凱迪克獎的童書創作者艾諾·洛貝爾。
這套書一共6冊,每冊幾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篇幅都不長,但卻能帶給人很多啟發,風趣幽默、溫暖解壓的語言逗得我和兒子哈哈大笑,細膩生動的插畫,與文字相得益彰,傳達著故事的豐富性。
相信我,每個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從這套書中讀出不同的人生哲理!
接下來,我就分享其中的幾個小故事,說說我和兒子的感想。
一、【樓上樓下】
這一冊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執拗但天真善良、勇於探索的貓頭鷹。它常常做一些似乎有悖常識的事情,比如請冬天進屋取暖;嘗試同時呆在兩個地方;搞不清被窩裏的鼓包是什麽......
在【貓頭鷹的眼淚茶】這個小故事中,貓頭鷹想收集傷心的眼淚來煮茶,停下來的鐘、缺了頁的書、沒人想吃的剩菜、斷了腿的椅子、不能唱的歌曲……這些都讓它傷心得直掉眼淚。
貓頭鷹收集了一滿壺眼淚,它要用傷心的眼淚來泡讓自己開心的茶。
非常打動人的故事, 生活中總是處處有細碎微小的遺憾和缺失,但不要緊,人生有淺淺的幸福,也會有淡淡的悲傷,接納所謂的「負面結果」,就會發生生活中的樂趣。
二、【老鼠湯】
黃鼠狼抓住了老鼠要煮成湯喝,老鼠機智冷靜地說:「想要老鼠湯好喝,必須放幾味故事......」 黃鼠狼能成功喝到老鼠湯嗎?
其中的小故事【荊棘叢】很有哲理,老太太的沙發裏長出了一叢荊棘,警察想幫她拔出來,老太太卻說她很愛這叢荊棘,荊棘被澆水呵護之後,開出了美麗的玫瑰 。
這個故事讓我悟出一些道理: 帶刺的荊棘也可以是迷人的玫瑰,無論哪一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都會有懂得欣賞的人,尊重、理解、接受、認可每個人。
三、【很高的老鼠和很矮的老鼠】
這一冊的幾個小故事都非常童趣和想象力,但又能觸發孩子去思考。
【許願井】,一只老鼠往許願井裏扔硬幣後許願,結果許願井「哎呦」喊痛,老鼠的願望沒能實作。但老鼠想到辦法,它先往許願井裏扔下一個枕頭再扔下硬幣,許願井不再喊痛,實作了老鼠的願望。
我家兒子悟出的道理是: 沒有人必須為你付出,想要獲得他人的幫助,自己也要懂禮貌會感恩。
【很高的老鼠和很矮的老鼠】,高個子老鼠和矮個子老鼠是好朋友,他們常常一起出去玩,但因身高不同,它們的視野看到的景物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是永遠的好朋友。
我家兒子悟出的道理: 兩只老鼠其實看的是同一個世界,但從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一樣的美;即使「不一樣」,也能成為好朋友。
四、【小豬的泥坑】
這一冊只有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只可愛的小豬,它喜歡待在農場的泥坑裏,但農夫的妻子卻覺得泥坑臟兮兮,於是用吸塵器清理了泥坑。
小豬生氣離開了家,去尋找新的泥坑,卻屢屢碰壁,最後被困在了發硬水泥坑裏。農夫和妻子幡然醒悟,為小豬準備全新的泥坑。
這個故事作為媽媽的我領悟到了: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卻沒有考慮孩子的心中真正想要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
五、【大象伯伯】
這一冊的故事溫暖治愈,小象的父母出海失聯,小象擔心又難過。大象伯伯細心照顧小象侄子,用他作為長輩的人生閱歷來告訴小象,人生要向前看,每個嶄新的日子都值得用響亮的吹奏來迎接,想辦法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後來小象的父母獲救,他們不得不依依惜別。大象伯伯在火車上教小象侄子數數的場景很打動人,小象很想知道他在數什麽,大象伯伯說他在數日子,數他們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溫情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會與重要的人離別,但離別並不代表愛的消失,我們可以銘記美好點滴,並將之作為繼續好好生活的動力。
六、【螞蚱在路上】
這一冊的幾個小故事非常富有哲理,一只螞蚱想要去旅行,它碰到了形形色色的動物,螞蚱的旅行之路就好像我們的人生成長之路,看螞蚱是如何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夢想。
螞蚱遇到「愛早上俱樂部」的甲蟲們,它們只愛早上,因為螞蚱說自己不僅喜歡早上,還喜歡中午和晚上,被甲蟲們集體討伐,但螞蚱不想人雲亦雲,它選擇獨自繼續前行。
螞蚱遇到了一條住在蘋果裏的蟲子,蘋果不小心滾下山,蟲子的家遭遇了淪陷性破壞,但蟲子卻沒有抱怨,反而說正好要去找新房子。
螞蚱在蘑菇上歇腳,卻碰到了三只「無聊的」蝴蝶,它們每天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做著同樣的事情,還要求螞蚱也一起。螞蚱勇敢地拒絕,它要繼續前行,去嘗試新的東西。
......
螞蚱在自己選擇的那條路上,慢慢地走著,它很開心。
這一冊的故事讀完,不僅我領悟到了「 人生之路是自己選擇的,不必活在別人的評價和期待中」 ,我家6歲的兒子也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媽媽,我們要向螞蚱學習,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下次樓下奶奶再說我喜歡玩女孩子的貼紙,我就用螞蚱對蜻蜓說的那句話反駁她:我就是喜歡啊!」
艾諾·洛貝爾不愧為屢獲國際大獎的童書作者,他有超凡的講故事能力,【貓頭鷹的眼淚茶】這套書中,每一個故事看似簡單,卻讓孩子忍不住讀下去,沒有嚴肅的說教,大人讀來也是解壓溫暖,很治愈。
所以,好的童書是完全不受年齡限制,既能打動幾歲的孩子,也能擊中成年後的我們。
@知乎親子 @知乎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