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掌握孩子情緒的 「密碼本 」,粵港澳醫學教育專家提出「四早」解決方案

2024-07-17親子
小朋友摔東西、滾地板、哭鬧、 不合群、坐不住,甚至出現打人等暴力行為……專家告訴我們,以上有可能是孩子的情緒健康出現問題導致的一些特殊行為。孩子的這些特殊行為,就像 「摩斯密碼 」,老師和家長們需要掌握專業的 「密碼本 」,才能從中讀懂孩子的特殊行為反映了他們內心的情緒。
7月14日,廣州南沙2024兒童情緒健康學術交流會上,來自港澳地區的醫學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與廣州南沙的教育界齊聚一堂,分享如何讀懂孩子情緒導致的特殊行為,推動業界了解及認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問題處理 「 四早 」 的重要性以及 強調「家-校-專家 」合作模式對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健康的關鍵支持。
香港的全人情緒健康學會專家委員會榮譽主席陳達醫生講述情緒與情緒病
情緒不等於情緒病
在兒童身心健康方面,大灣區交流不斷,深度融合。據了解,在今年1月份,香港的全人情緒健康學會專家委員會榮譽主席陳達醫生一行人來到南沙,就「兒童與青少年情緒」這一話題,與不同專業的人士進行了全面的交流。陳達表示,「我體會到,社會提高對兒童與青少年情緒問題的關註,這對推動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言十分重要。」
全人情緒健康學會的初心就是做兒童與青少年的情緒探熱針,為他們的情緒量體溫。陳達醫生認為,其實情緒不等於情緒病。情緒是我們正常人生活中對人和事的一類應性感受,它無所謂好或壞,因為大部份情緒只是一過性的。當我們因不同的境遇產生不同的情緒,成年人往往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很多時候情緒是免洗的,可以轉移、可以消失,一般來說亢奮或悲傷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但當情緒持續困擾我們並且影響身體健康時,比如疼痛、疲倦、失眠、脫發等,便成為了情緒病,需要接受專業幫助。
據統計,近年來,每5個香港人就有1個,在一生中不同程度地受到過情緒病的困擾。
「 四早 」預防勝於治療
「我們幼稚園一個班有20個小朋友,當孩子出現情緒時,常常會表現為發脾氣、哭鬧、把門關來關去,甚至打人的行為,此時主任或者副校長都會參與到班級裏幫助紓解孩子的情緒。」香港田景邨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副校長陳寶媚介紹,曾經有一名6歲的小朋友在中班的時候就常常發脾氣,在上大班後,情緒依舊很暴躁,甚至攻擊同學和老師,直到我們跟家長深入溝通,了解情況才得知,家裏的保姆辭職回家後,孩子失去了安全感,長時間情緒未得到紓解,最後逐步爆發出來。
「雖然孩子有特殊行為,但是幼稚園依舊為學生營造相容的學習環境, 讓學生從中學習關懷互助的精神,並幫助學生建立朋友關系,從而他們幫助融入學校的群體生活,愉快有效地學習。」香港田景邨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陳孟宜校長說。
全人情緒健康學會專家委員會榮譽顧問劉澤星教授以醫生治療病人來比喻處理兒童及青少年潛藏的情緒健康問題,「對於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情緒健康,同樣重在預防。」他認為,推動 「 四早 」,就是強調能夠盡早發現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健康問題,並能盡快「早發現、 早辨識、早介入、早評估 」 ,從而在他們成長的黃金期能夠幫助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廣州南沙港澳合作促進中心代表與專家合影
「家-校-專家 」合作模式幫助特殊行為孩子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長和社會同樣起著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發現有特殊行為的學生,如何給學校老師、家長支持,以幫助學生融入學校生活?香港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執行校長林曉樺介紹,早於 2018 年開始,校內發現有需要支持的學生,為了能爭取辨識及培訓的黃金期,學校決定和博如健康專業團隊合作,開展 「兒童特殊行為早期辨識服務先導計劃」,對老師、家長和專業人士分別進行培訓。在「家-校-專家」
合作模式的支持下,幫助特殊行為孩子找到了情緒問題的根源並逐一化解,有的孩子已經順利 升上小學,獲得了健康成長。 博如健康 「正向兒童 」課程總監曾楚英老師向媒體介紹,一些有特殊行為的孩子,他們無法適應常規課堂的教學,而且他們的行為還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家-校-專家 」合作模式可以讓家長、老師與專家搭建起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共同支撐起孩子的健康成長。
南沙原生的鳳凰花幼稚園教育集團教師開發中學的副經理戴榆老師表示,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老師會特別關註特殊行為孩子,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專業背景來尋找他們情緒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學術交流會上,香港培道小學和澳門海星中學幼稚園的老師們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澳門培道中學李寶田校長介紹,「澳門培道中學從幼稚園到高中,2200多名學生,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都十分了解,學校實施‘ 多元智慧,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尤其讓家長耐心引導、鼓勵、帶領、陪伴孩子成長,要從細微處多發現、贊賞、肯定孩子的進步和努力, 找出孩子多元智慧的發展與優勢,培育孩子日後成功、成才。」
廣州南沙港澳合作促進中心代表表示,此次圍繞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健康的學術交流活動,是推動粵港澳深化教育合作的一種嘗試,教育界、醫學界的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們共同探討粵港澳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健康話題,為南沙與港澳在兒童少年教育健康領域進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文、圖| 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簡倩如
來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