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7月16日報道英國【經濟學人】周刊7月13日發表題為【如何提高世界人口的智商】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今天的人類比前幾代聰明多了。針對72個國家的研究發現,從1948年到2020年,每10年人類平均智商提高2.2個百分點。大腦經過數以百萬年計的前進演化,怎麽能在短短幾十年裏得到如此迅速的成長呢?
答案主要是,人類的營養條件改善,精神刺激增強。肌肉需要食物和鍛煉才能變得強壯,大腦也需要適當的營養和活動才能發育。如今孩子與過去幾十年相比,營養不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受教育的可能性更大。然而,這不足以讓我們驕傲自滿。
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發育
在全球範圍內,5歲以下兒童中,有22%——約為1.5億人——因營養不良而影響發育。這意味著他們的大腦很可能也會發育受阻。全球半數兒童缺乏微量營養素,這也會阻礙大腦發育。營養不良和缺乏刺激會導致智商下降多達15個點。這也造成慘痛後果:研究發現,發展遲緩導致收入降低25%。懷孕後的最初1000天是「黃金視窗期」,其間,發生的損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盡管世界產出了足夠多的食物,但存在多重障礙使得養分無法滋養年輕的大腦。一是戰爭。家庭為躲避彈片,無法冒險去種植和收獲,一些政府故意讓不安定地區挨餓,迫使其屈服。另一個是疾病。饑餓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他們的精力用來對付病菌,無法用來發育大腦。
貧困固然是一大原因。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全球數據顯示,盡管飲食非常受限(指食物組不超過兩個)的兒童中有一半的確來自貧困家庭,但另一半並不是。問題還應歸咎於其他因素,比如不良的飲食習慣。
許多家長——即便是在中等收入國家——認為,讓嬰兒用飽腹感強的碳水化合物填滿肚子就足夠了,卻忽視了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性別歧視也在雪上加霜。在父權社會,丈夫往往先吃,對著美味的蛋白質狼吞虎咽,卻使懷孕的妻子鐵攝入不足。某些文化禁止孕婦食用某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衣索比亞部份地區禁食雞蛋,印尼部份地區禁食蝦。營養不良的母親更容易產下營養不良的嬰兒。
人口結構使得問題更加緊迫。生育率最高的國家營養不良卻最普遍。如果營養條件得不到改善,下一代面臨的認知挑戰將比這代人更嚴峻。據世界銀行估計,每年「大規模」緩解營養不良僅需120億美元——這一數位僅僅略高於美國浪費在農業補貼上的三分之一。
抓住黃金視窗補充營養
有幾種方法能產生效果。最簡單的是強化基礎食物,比如為面粉添加微量營養素,如鐵、鋅和葉酸。這種做法成本不高,卻影響巨大。
另一種方法是給有嬰兒或懷孕母親的貧困家庭發放小額資金。發現金比發食物更好。現金使用更靈活——能買藥,也能買食物。現金分發成本更低,因為可以透過數位方式發放,而且監督起來相對容易,為窮人準備的糧食經常被偷或以次充好。
有些計劃會為免費發放物資附加可能對兒童有益的條件,比如要求為孩子接種疫苗或教授家長營養和衛生知識。改變他人的習慣很難,但家長有學習的動力,因為他們大多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推動加強營養應納入醫療保健體系,重點是懷孕後最初1000天這一關鍵時期。理想情況下,女性應在懷孕前事先了解微量營養素,養成洗手習慣。如果錯過這一階段,第一次產前檢查正是引起她們註意的好機會。父親的工作更難做,但如果告訴他們,與妻子分享食物對還沒出生的孩子有好處,或許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
有人認為,隨著人們把思考外包給人工智慧,人類的智力將會沒那麽重要。這樣想就相當於100年前認定發明了汽車就沒必要走路一樣愚蠢。職場中,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可能相輔相成。動腦筋既是為了享受思考的樂趣,也是為了掙錢。哈佛大學的史蒂文·平克稱智識是「生活中的順風」,幫助人們理性適應新挑戰或不斷變化的環境。我們僅僅付出不多的代價,下一代就能擁有更強勁的順風。拒絕這樣做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愚蠢的。
改善孕婦和嬰兒的飲食最終會讓人類更聰明。遺憾的是,兒童營養不良現象遠未得到根除——而且不僅僅是在剛果這樣戰亂頻仍的貧窮地區,許多中等收入國家兒童營養不良的比例也高得驚人。
過去10年,營養條件改善的總體步伐有所放緩。然而,為解決營養問題,各方也在認真行動。行動很大程度上依靠向各個家庭傳授基礎知識。
另一個訣竅是利用現金培養好習慣。例如,Nutricash是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烏幹達政府合作的一個試點計畫,向1.3萬名母親每月提供20美元,連續兩年,前提是她們要聽從有益建議,包括如何在自家後院種植蔬菜、如何更好地餵養嬰兒以及如何刺激嬰兒等。
為嬰兒正確制備飲食會讓下一代更聰明、更有生產力,而付出的代價並不大。但對每一批孩子來說,黃金視窗期稍縱即逝。
提供更系統的教育方式
「社會和情感學習」詞義含混,但又無處不在。支持者說,教師可以加大行動力度,向年輕人灌輸樂觀、同情和情緒穩定等有益特性。新冠疫情大大增強了人們對「社會和情感學習」的興趣,教育工作者在想方設法提高青少年落後的社交技能,傳授他們戰勝抑郁的技巧。批評人士則認為,這種花哨的活動擠占了原本下在學習上的苦功夫。他們擔心各種謬論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
這類教學激增,尚不清楚其成本和收益,但有理由懷疑效果是否完全正面。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關於「社會和情感學習」學校如何提高孩子表現的那些最美妙的說法。界定非學術特性很難,衡量這些特性更難。大家看重的部份特質,比如寬容和善於交際,似乎尤其難以塑造。
要想讓「社會和情感學習」蓬勃發展,就必須更嚴格地界定旨在透過它達到什麽目標,沒打算實作什麽。這意味著開展系統而又可信得多的研究,而不是感覺像在為推銷「社會和情感學習」服務。正如亞里斯多德和杜威可能認為的,更系統的教育方式會為許多孩子帶來真正的好處。但前提是用頭腦而不是情緒引導他們。
利用技術改進學校教學
人工智慧鼓吹者一直揚言,技術可以顛覆「流水線」式的教育,創造出更「個人化」的方式。教育軟體讓孩子略微減少對人類教師的依賴,理論上能讓每個學生以自己的節奏學習。這種觀點還認為,每個人的學習節奏都可能加快,因為教育科技或許能模擬只有最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家教那裏才能獲得的一對一的關註。
這種對於人工智慧走進課堂的興奮感很大程度上基於某種懶惰的假設:一對一輔導總是比集體學習更有效。家教可以鼓勵孩子點評詩歌、繪畫或時事。但群體學習可以引發激烈辯論,因為激烈辯論需要「很多不同的大腦同時關註同一來源」。
人工智慧的最佳使用方式是補充學校現行的運轉方式。最好交給人工智慧的第一項任務,是把教師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救出來。已經有備受歡迎的人工智慧驅動產品幫助教育工作者迅速設計小測驗,或是根據不同閱讀水平覆寫文本。這些產品把匆匆起草的要點提綱轉化成文字優美的致家長信——這種雜活會讓老師結束繁忙的一天後僅存的精力消磨殆盡。
學校的許多特性,比如敲上課鈴和按年齡分級,戰勝了更帶勁的想法,因為簡單總結起來,這些做法管用。人們總是期待技術「改變所有事情運轉的方式」。更現實的態度是,期待技術能幫助學校更好地完成他們世世代代在做的事情,這樣來改進教學。(編譯/張熠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