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養育孩子就像升級打怪,經歷過嬰兒時期的各種哄睡、夜醒,好不容易到了孩子能說會走時,新的睡眠問題又出現了。
比如睡覺前必須摸著媽媽的耳朵、肚子、手臂才能睡著,甚至有不少孩子要摸著媽媽的neinei才能入睡。這些入睡前的「小動作」,到底要不要緊呢?
孩子小,入睡前的「小動作」屬於正常現象
睡前有一些「小動作」其實在孩子中非常普遍,有的孩子是要摸著什麽東西才能入睡,比如摸媽媽的手、臉、耳垂、肚子或neinei等,也有的孩子是要吮吸或者含著什麽東西才能入睡,比如安撫奶嘴、手指頭等。
對於撫摸行為,如果孩子是撫摸床單、娃娃等物體時,通常不建議做任何幹預,順其自然就好。如果是撫摸陪睡人的身體部位,就需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陪睡人的感受和接受程度。
很多媽媽對於孩子撫摸自己的手部、臉部或者肚子並不排斥,但是對於摸著neinei入睡的孩子,媽媽們可能或多或少地有些擔心,害怕對孩子的性教育有影響。
其實,如果孩子在三歲以內,不管是摸耳朵、肚子,還是摸neinei,一般都屬於正常現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尋找過渡性客體完成這個時段的依戀關系。
「過渡性客體」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詞,是由兒童精神分析家尼科特提出來的。這些客體,有孩子最為熟悉的味道,可能是媽媽的乳香,也可能是他自己身上的味道,這些都是能給孩子帶來溫暖而熟悉的感覺,讓他覺得媽媽一直都在身邊陪著他。
我們知道,剛出生的嬰兒直到很長時間,都覺得自己與媽媽是一體的。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才會意識到原來自己和媽媽是不同的兩個個體。因此,「過渡性客體」代表嬰兒從以為自己和媽媽是融為一體的認知,到媽媽是外在且分離的客體的過渡時期。
另一方面,對嬰兒而言,過渡性客體有令他感到舒適安慰的作用,能對抗焦慮、寂寞,且能幫助他安然入睡。
所以,三歲以內的孩子,基本不用擔心他是戀媽還是戀物,完全是正常的行為,大人不要去訓斥或者故意改變,順其自然就好。
孩子大一點時,可以嘗試逐漸消退和代替的方法進行改善
孩子在三歲以後,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語言時,我們可以嘗試著與孩子溝通,比如摸媽媽neinei才能入睡的孩子,我們可以教他們特殊部位的概念以及特殊部位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告訴孩子媽媽不喜歡這樣。
此外,我們還可以試著用一些方法來改善這個行為習慣,比如可以嘗試采用逐漸消退和替代的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先給孩子尋找一個新的入睡安撫物。我們可以跟孩子溝通,建議他為自己挑選一個睡眠夥伴,以後可以不用摸媽媽的耳朵、肚子這些,而是直接抱著新的睡眠夥伴入睡。
如果孩子理解能力還沒有那麽強,那麽需要媽媽協助去完成一些事情。媽媽可以找一件自己的衣服或者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洗幹凈,讓孩子在入睡時帶著,就算孩子不願意,也可以放在孩子旁邊,讓孩子逐漸習慣這個新的入睡安撫物。
然後,逐漸縮短孩子摸大人耳朵、肚子等部位的時間。剛開始孩子可能會一直摸到完全入睡,之後就讓孩子帶著新的安撫物,到基本入睡時就可以把孩子的手拿開,然後輕握住孩子的手,也可以把安撫物拿給孩子抱住,這樣過渡3-5天。
接下來,媽媽們可以在孩子半睡半醒時把他的小手拿開,改為輕握手或者抱著安撫物,這樣直到孩子不再摸著媽媽或者完全依賴安撫物入睡。
這個過程需要媽媽們有更多的耐心,循序漸進地去完成。
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面對孩子睡前的這些行為習慣,家長一方面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不要刻意拒絕和強行修正,而要慢慢地去引導,另外一方面,還需要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給他更多的安全感。
陪伴不是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孩子,也不是讓孩子自己看電視,家長卻在一旁追劇或者打遊戲。
雖然有的家長確實工作繁忙,但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只有高品質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穩定的愛。
比如我們每天拿出一些時間,哪怕只有15分鐘,也可以去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拋開工作、放下手機、穩定情緒,這段時間我們的眼裏、心裏只有孩子。我們帶著他一起畫畫、讀繪本、做遊戲,並且清楚又堅定地告訴他:爸爸媽媽最愛你!
父母的愛可以滋養孩子的心靈,當父母多次將愛傳遞給孩子,那麽孩子就會感受到很多愛,有一天他會體會到,父母的愛不等同於耳朵、肚子,以及一些物品等,他們的愛隨時都在我身邊,是無形無質的。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理解後,他們會放下對「過渡性客體」的執著,也不會將情感寄托在別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