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什麽你對孩子越好,孩子對你越冷漠?

2024-09-28親子

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變得麻木,理所當然地享受這一切。

好的親子關系,是要讓孩子 感受到關心和愛的同時 學會付出

前段時間,我受邀前往閨蜜家做客。

閨蜜上初二的兒子小亮也在家,一直在自己屋裏打遊戲。

到了吃飯點,閨蜜去喊小亮吃飯,還說做了他最喜歡的菜。

結果小亮在那埋頭打遊戲,理都不理媽媽。

閨蜜提高了音量:「快點過來吃飯了!等會菜都涼了!」

「我不餓!」孩子有點暴躁了。

「怎麽能不吃飯呢!別餓著了啊!」

「我說了,不想吃!」

這時孩子爸爸也過去了:「趕緊的,來吃飯了,媽媽親自做的,都是你愛吃的。」

小亮徹底煩了:「不吃!不吃!你們趕緊走!」

最後他爸爸和媽媽只能無可奈何走了,小亮繼續在那玩遊戲。

閨蜜回到客廳,看到我,面色有點尷尬。

隨後,閨蜜唉聲嘆氣地說出了內心積怨已久的想法:

「你說我這兒子,我們可從來沒虧待過他,基本上要什麽就給什麽,從來沒說過一個不字!」

但我也不知道為啥,孩子對我們越來越冷漠,態度也越來越敷衍;

上周他爸爸在梯子上修燈泡,差點沒站穩掉下來,這孩子就在旁邊,竟然連扶都不扶一下...真讓人心寒。」

聽到這裏,我大概明白了:

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場因果關系。

父母前期種下怎樣的「因」,孩子後面就會結下怎樣的「果」。

父母從未給過孩子去付出、去給予的機會,又怎麽能指望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去愛?

教育專家劉鎖誌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夫妻,因為時間比較忙,一直把兒子交給長輩照顧。

爺爺對孫子特別關心,可謂是傾註了幾乎所有的關心與愛。

直到孩子9歲那年,爺爺生病去世了,孩子哭了半天,但回過頭就忘了。

一個星期之後,孩子就對這件事沒什麽感覺了。

爸爸見狀有點失望,但轉頭一想,可能因為孩子年紀還小,不懂感情。

沒過多久,兒子養的一只小狗死了。

沒想到的是,孩子為此哭了整整一個星期,半年之內只要有人提到小狗,孩子立馬傷心落淚。

爸爸這回想不通了,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爺爺掏心掏肺地對兒子好,結果兒子對他的感情竟然還不如一只小狗。

然而事實卻是,這麽多年,爺爺對孩子太好了,把所有的愛都給他;

而當孫子想要把這份愛回饋給爺爺的時候,爺爺卻往往因為疼愛孫子而拒絕了。

於是,孩子只能把這份被拒絕的「愛」傾註到小狗的身上,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小狗,從小狗身上獲得被需要的感覺。

評論區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人是不會記住翻山越嶺來看你的人,人只會記住自己翻山越嶺去見的人。」

一段關系中,你越是無條件對一個人好, 那個人越不拿你當回事,理所當然地輕視你的付出。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

這個小組有個讓所有父母感到心驚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禍害。

小組中是一群深覺自己受到父母傷害,而選擇站在父母對立面仇視父母的人。

有些人抱怨父母太窮,無法讓自己進入上流的社會生活;

有些人嫌棄父母不上進、墨守陳規,才會一輩子沒出息,白白葬送了他富二代的機會;

有些人鄙夷父母的摳搜小氣,吃飯還要打包;

還有些人諷刺父母不配擁有他這樣好的兒子,暗嘲自己生錯了人家,投錯了胎;

言語中對父母的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齒,讓旁人看了都深覺寒心。

俞敏洪曾說:

中國的孩子被給予的過多了,被給予的習慣了,以至於他把「被給予」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當做天經地義的事情。

當孩子習慣於被父母捧在手心,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就很難感念父母的好,最後變成冷漠自私的「白眼狼」。

江西一個14歲的小姑娘,趁假期在家裏做了一頓午飯等媽媽下班。

她不僅做了三菜一湯,還細心地切好水果放在媽媽的位置上。

但媽媽下班回來後,看到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午餐,第一反應卻是冷冷的責備:

「我是要表揚你嗎?你整這麽多菜,我們兩個人吃得完嗎?」

這個懂事的女孩,明明是因為心疼媽媽上班辛苦,想要犒勞媽媽,可誰能想到,到頭來卻換得媽媽的一頓責備。

想必這件事以後一定會給她留下不小的陰影,以後再也不會給媽媽做飯了。

【海邊的卡夫卡】裏有這樣一句話:

「孩子們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樣子,而一旦扭曲變硬,就很難復原。」

當父母習慣了一味的付出,從來不跟孩子索取,甚至不肯接納孩子給予的愛,孩子就會變得冷漠,再也不願意付出。

事實上,親子關系之間愛的傳遞,從不是父母對孩子的單方面付出,而是需要兩者的雙向奔赴。

錢鐘書和楊絳夫婦,從小就給予了女兒錢瑗極大的包容與愛。

而錢瑗在愛的熏陶下,也經常用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意。

即使工作再忙,錢瑗總會趕回家,為睡眠淺的媽媽縫制睡衣,為愛吃糖的爸爸剝好糖紙。

在父親出差離家時,因為知道媽媽怕摸貓屎,她就一個人在雪地裏,用嬌嫩的手指把白雪覆蓋下的貓屎摳除幹凈。

每逢爸爸因病請假,錢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嚕胡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

楊絳從不吝嗇對女兒的誇獎,嘖嘖稱贊道:

「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

在父母的鼓勵與栽培下,錢瑗長成了一個懂得愛與付出,特別有共情心的人。

中國式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為孩子付出了太多,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卻忘了孩子也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

父母只有給予孩子懂得愛、給予愛、表達愛的機會,孩子才會變得柔軟,去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畢淑敏說過: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

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

要知道,一個人真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從來不是來自於索取,而是源於付出。

想要養出懂得愛與感恩的孩子,一定要學會引導孩子付出。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泰國廣告:

一個小學老師,每天把患有艾爾茨海默癥的母親帶到教室。

某天,老師的母親突然走失了,他心急如焚滿世界地找。學生們看到這一幕,也都自發加入尋找老人的隊伍當中。

看著滿校園跑來跑去找老人的孩子們,家長們驚呆了:

他們想不明白,為啥自己的娃會對陌生人這麽「上心」?

其實,孩子們只是日復一日的看到自己的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

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母親如此緊張,孩子們心裏就會想到,如果失去父母的是自己,又該怎麽辦?

於是故事最後,不少孩子紛紛走過去和父母「握手」、「擁抱」,有的一臉認真跟媽媽說:

「要是我長大了,我一定會給你開車。」

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說教更有力量也更深刻。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我現在帶著母親一起生活,只要孩子在場,我都會餵母親吃飯,給她洗腳,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感恩父母是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是天生就會愛人、為別人主動付出的。

想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除此之外,父母一定要舍得用孩子。

貴州12歲男孩楊放,每天都會幫著媽媽在市場擺攤賣水果。

他動作熟練,把攤位收拾的整整齊齊,並且招呼顧客、稱水果等動作一氣呵成。

原來,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務工,腰間盤突出的媽媽每天早晨四五點開始,就要在市場擺攤賣水果,一個人一天下來十分辛苦。

為了讓母親少累一點,楊放從4年級開始,就經常在放學後或假期時幫忙擺攤賣水果。

楊放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懂事,得益於母親對孩子的「舍得」。

母親說,一開始,自己身體不好,就讓孩子在水果攤上替自己一會。

漸漸的,兒子越來越能體諒到自己的辛苦,平日在家,他也會幫媽媽分擔許多家務。

教育家盧勤說:「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麽偉大,於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

所以,父母要適當示弱,給孩子一個承擔責任、關心父母的機會。

孩子才能有進一步的機會去給予和付出,從而獲得「愛」的能力。

楊絳先生說過:

「這世界上所有關系,都是相互的。你給我一顆糖 ,我會給你小蛋糕,你拉我看小星星 ,我就會帶你曬太陽。」

任何關系都是相互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

父母給予孩子「愛」的機會,才能在日積月累之下,在親子之間形成一條流動著愛的河流,川流不息,迴圈往復。

孩子才能因愛而感恩,因感恩而知足,因知足而快樂,因快樂而幸福。

點個贊吧,與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