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阿德勒講過:「幸運之人憑借童年就能讓一生受益,不幸之人得用一輩子去彌補童年。」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是幸運兒。
懷著美好的期許,做父母的得學會把自己的格局放大,把家庭的格局改變。從孩子一出生,就得琢磨孩子的將來,別因為格局不大,耽誤了孩子一輩子。
有一種動物叫「螞蟻」,這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它們力量不大,卻能遍布世界各處。而且螞蟻能舉起來的東西,比自身重量重好多倍,從另一個角度看,算是「大麗仕」。人們觀察分析後,得出了不少螞蟻的生存法則。
透過「螞蟻定律」來剖析家庭教育孩子的各類情況,能得到很大的啟示——那些長大後表現平平的孩子,大多他們的家庭存在下面這三種格局,明智的父母會不走這樣的路。
家庭分工要是不清晰,是養不出「目標明確」的孩子的。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前進演化生物研究小組搞了個實驗,多次觀察螞蟻的活動情況,結果看到在一群螞蟻裏,多數螞蟻幹著清理、搬運、照顧、建房子之類的活兒,只有少數螞蟻在旁邊看著。
勤勞的螞蟻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吃喝不愁。在一旁看著的螞蟻,也並非無所事事,它們在思考、偵察,發現情況,領著大家避開災禍。
這就是「懶螞蟻定律」。家庭發展,分工協作那可是相當重要的。
在夫妻關系裏,我們向來是男的主外,女的主內;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父母負責賺錢,孩子負責學習。要是誰越位了,家裏就亂了,也沒法和睦。
經常能看到有些女人,得管孩子、操持家務,還得掙錢,可男人整天就在家裏吃了睡睡了吃,啥都等著伺候。
女人總忍不住抱怨:「為啥我得這麽累,養著個沒用的男人?」時間長了,女人就會琢磨著離開這個家。
父母整天遊手好閑的,孩子從十幾歲起就得自己掙錢讀書。讀書跟掙錢,根本沒法都顧上,結果孩子啥也沒幹成。
不但實際工作分工不清楚,而且在育兒上也毫無頭緒,讓孩子都不明白讀書到底是為啥。
有的家庭裏,孩子考上大學了,可父母覺得讀那麽多書沒啥用,還不如出去打工呢。特別是女孩子,老是被父母逼著不再上學,早早地就嫁人。
【鬼谷子】裏講:「欲望多了,心思就會分散;心思分散,誌向就會衰弱;誌向衰弱,思考就不順暢。」
家庭團結,分工明晰,孩子專心讀書、找工作,人生的目標自然就清楚了,未來有盼頭。但要是家長沒做好,孩子就會犯迷糊,再努力也沒啥成果。
2
不安分過日子的家庭,很難養出「能夠堅持深耕」的孩子。
著名的數學家、經濟學家,榮獲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奈許,提起他身上的光環,誰都羨慕,然而他的成長歷程,特別痛苦,還少有人知道。
他爸是個老兵,他媽是個老師,家裏條件挺好。可他呢,老師覺得他學習成績比不上智力測驗的水平。
他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數學方面也取得了些成績,可沒想到竟得了強烈的精神分裂癥,老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幻覺和幻想。
有一回,他打扮得跟嬰兒似的,現身在了晚會上。
在辦公室裏,手拿著報紙,跟身邊的人講,自己具備神秘的能耐,能夠知曉外星人的密碼,結果惹得大夥一陣哄笑。
面對痛苦,他覺得自己都快垮掉了,沖著母親大哭起來。
母親說了個小故事:「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有個大裂谷,東邊有獅子,西邊沒有。不過東西兩邊,都存在螞蟻。」
接下來,母親認真地說道:「生物學家研究後發現,那裂谷特別寬,獅子都跳不過去。可螞蟻卻能緩緩到谷底,再慢慢爬上來,還能隨便穿梭。螞蟻能做到的,獅子不一定能行。你為啥要自卑呀?」
母親的一番話,使他恍然大悟,再也不因自身的病痛感到自卑了,老是低著頭搞研究,在賽局論等領域有了貢獻。
三國時期的曹操講過:「騏驥縱身一跳,也超不過十步;劣馬走十天,成功在於不放棄。」
如今有一種特別管用的成長辦法,叫「深耕」。意思就是,每天都實實在在的,每一步都穩穩當當的,時間一長就能達成目標。
可惜呀,好多大人老是追求「速成班」,想著賺錢得快,最好能中大獎;盼著孩子進步特別快,上一節課就能啥都懂。
也有些大人,給孩子安排了好幾樣愛好去學,可在這一通忙碌裏,啥都沒學好。
優秀的孩子,往往只是在某一個方面出色,而且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說不定是很晚才能成才。
人生就像大樹一樣,別光瞧著它枝葉繁茂,得多多想想埋在泥土裏的根須。這便是家庭應有的大格局。
3
整天絮絮叨叨的家庭,很難養出「寧靜致遠」的孩子。
有這麽一句諺語:「寧願做螞蟻的腿,也別做麻雀的嘴。」
孔子也曾講:「君子要在言語上遲鈍些,在行動上敏捷些。」
嘰嘰喳喳的麻雀特別招人煩,哪怕在屋檐下,都會被人給趕走。
螞蟻在屋檐下呢,它們在地下慢悠悠地生活,也不招惹主人,所以就沒被趕走。
要是有一座堤壩。螞蟻群逐漸變大,沒察覺的時候堤壩就塌了。所以才有了「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個說法。
螞蟻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這得了解一下。要是人能一直默默前行,也能擁有強大的力量。
明代的作家馮夢龍塑造了一位叫過善的父親,天天逼著兒子過遷讀書,甚至還跟蹤兒子到學校,去打聽相關情況。
只要兒子不聽話,父親就會訓他。
過遷受不了父親的管著,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整天跟一幫壞孩子瞎混。
後來過遷長大了,啥也沒幹成。
過遷的姐夫張孝基瞅見這情況,讓過遷去種地,不再多管。
種地的時候,過遷嘗到了辛苦的滋味,於是開始明白人生,變得成熟起來。
說教、責罵,根本比不上大人以身作則,透過行動去引導,拿成績來證明自身。至於孩子以後咋樣,以後就知道了。
安靜的家庭環境,父母默默付出,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更有好處。
4
唐朝詩人羅隱曾講:「能讓人活著,卻不能讓人富裕;能讓人富裕,卻不能教導他們。讓人死而復生,讓人由貧變富,讓人從小人變成君子。」
生兒育女,可不只是給家裏添個人這麽容易,得清楚咋教育,咋能讓孩子的內心充實起來。
誰都盼著孩子有大出息,像獅子老虎那般厲害,具龍鳳的魅力,可還是得面對實際,學學螞蟻的生存之道,勤勞肯幹、分工合作、安安靜靜、實實在在,路線明確。
最終會明白,孩子真正的優秀,並非一定得成為大人物,而是能平平常常、從從容容地度過一輩子,不驚不喜地過完這一生。
有格局的家庭,既容得下科學家,也能容得下普通的打工者。
文中的配圖是從網路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