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面對別人小小的請求時,即便他內心不願意去做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拒絕;也有些孩子特別敏感,對路人無意識的目光過度解讀——「那個人為什麽要看我」,「他對我什麽看法」。追根究底,說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價值感低。可為什麽,孩子一到青春期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呢?
圖片與本文無關
紐扣家庭教育喬靜靜老師透過科學的方法分析得出:這實際上是內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結果。
1、青春期本身的特點
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增強,他們很想擺脫父母的羈絆,擁有獨立自主的決定權。事實上,在面對許多復雜的矛盾和困惑時,他們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生理上的突飛猛進與心理上的相對滯後,導致青少年很容易陷入糾結矛盾當中。另外,青少年「一半是兒童,一半是青年」的特征讓他們處於邊緣地位。他們心思敏感,情緒起伏大,想法復雜多變,所以當父母、老師和其他人對自己稍有不滿時,他們便會放大這部份情緒,內心壓抑,心靈趨向閉鎖。
2、專斷型父母對孩子高壓管控
專斷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希望子女按照父母設計的發展藍圖成長,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保護和監督。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很高,會為孩子制定一系列規則,並且還會采用限制性的方式。如說教、命令、批評、貶低、懲罰等迫使孩子服從,代替其做決定,不容許孩子對規則提出異議。他們不擅長鼓勵和表揚孩子,也不太註重孩子的反饋,很少傾聽,不關心孩子的需求和興趣。然而,渴望獨立的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並不希望父母用這種方式對自己嚴加管教。一旦父母用各種條條框框限制住孩子,孩子強烈的自我意識會沖破父母管制的藩籬。沖破成功就意味著親子之間會爆發矛盾,沖破失敗就會導致孩子內心喪失力量,內心閉鎖。
實際上,每一個孩子本來都很好。但是更多的父母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評判孩子是好還是不好,都是站在自己觀點之上,做「自己觀點絕對正確」的捍衛者,從而忽視了孩子的情緒、情感。但如果家長能夠善於去傾聽,在發生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給孩子及時的一些溝通,可能很多事情沖突都會避免。所以,困在過去,憂於未來都不好,最好的狀態是安住當下,也就是說,要把握住現在。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將來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在一樁一件的小事中磨礪自我,強大內心。
閃電新聞記者 郝彬潔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