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生完孩子後,如何處理因育兒觀念不同而導致的家庭矛盾?

2021-06-11親子

我和我媽

1. 我:讓他自己在桌子上吃飯,不要餵他。
我媽:他自己不吃啊,還搞的到處很臟。
2. 我媽:他咳嗽了,趕緊給他買點止咳藥。
我:小朋友不能吃止咳藥,裏面有癮性成分,醫院也不會開的。
3. 我媽:你看誰誰誰,很聽話,回家就洗手,該洗澡就洗澡,該睡覺就睡覺。他現在一點也不聽話,以前1-2歲的時候很聽話。
我:這些生活習慣都不是一天養成的,要一開始,一點點的引導。現在大了,有自己想法了,更要理解和耐心的引導。

我和他爸

1. 他爸:發燒量體溫,不要用耳溫槍,不準,要用水銀體溫計。
我:水銀體溫計要等時間,他又不配合,怎麽量?
2. 我:酒窩在等你玩車。
他爸:等一下,我還有點事。(然後繼續刷抖音。)
我:刷抖音是有事嗎?小朋友的需求要馬上回應,就算有事,也要口頭先回應,然後說到做到。
3. 我:酒窩主動說要學鋼琴,也試課了,特別喜歡。
他爸:我們家沒有彈鋼琴的基因,也沒有人會彈鋼琴,他也學不好。
我:彈琴是講究基因嗎?講究的是堅持和審美。以前是沒有這個條件,沒人引導,是根本沒有機會接觸。

這種 以愛之名的矛盾 估計家家都不能幸免 。而且不能上綱上線,也不能隨意評論,讓人很無奈。養娃四年,說說處理的小心得吧。

1. 轉移「戰線」

這個很有效。 有些事情,從別人嘴裏隨便一說出來,比我們苦口婆心的說很久都有用。

特別是在跟老人有育兒沖突的時候。一起在小區帶娃裏,有年輕媽媽,也有老人們,一般年輕媽媽都更能接受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如果有 相熟的年輕媽媽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訴她,讓她在遛娃的時候,跟老人一說,很可能回家你就看到欣然接受的愉快場景了。

對於爸爸們,他的同事們,朋友們,都是不錯的選擇。偶爾的一次朋友聚餐,有小朋友的家庭都繞不開養育話題,正是接受科學育兒的好時候。

如果別人說的也不行,就 用專家和專業書籍 來說吧。這一點,對於老人和難搞的隊友,都有不錯的效果。

【崔玉濤育兒百科】- 中國擁有730萬粉絲的兒科醫生的育兒科普經驗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權威的科學實用的育兒百科
【正面管教】- 如何不懲罰,不嬌縱的有效管教孩子

這些有著直接的方法論書籍,完全可以直接翻到那一頁給他們看。指哪打哪,直中紅心。說不定還讓他們有了求知之心,主動的學習科學理論,不是更一勞永逸。

2. 適當保持距離

相比於和爸爸之間的育兒矛盾,與老人之間的矛盾更容易觸發激烈的矛盾。就連我自己的親媽,也曾不止一次的說,「不想給你帶了,我要回家。」更不要說婆媳之間,一個處理不好,就是大戰一觸即發的感覺。

所以 適當的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

從我內心深處是希望可以親內建娃,可以更好的陪伴,培養,發現,引導孩子。但是和大多數的家庭一樣,有很多無奈。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可以全職帶娃。就在今年4月,我媽迎來了首次「放假」,我可以強烈的感覺到她的喜悅。

確實年紀漸長,而帶娃並不是件輕松活,再加上家務,在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我在近期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帶娃的累,白天晚上連軸轉,碰到孩子生病需要在家休息,更是24小時無休。

最重要的是, 帶娃並不是老人的義務,而是當父母的責任

老人該有自己的生活。被「放假」的我媽,逛街,打麻將,聚會,玩的不亦樂乎。

保持距離,並不是推開老人,更不是嫌棄老人,他們的生活經歷給了他們很多的正確的經驗,但也因為年紀的關系,不那麽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非週期性或者定期的讓老人幫忙,可以緩解作為父母的各種壓力,也能讓思念孫輩的老人們一解「相思之苦」。

3.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因為是家人,是親人,這是我們 必須要遵循的處理方法,無論收益多少

我們不能忘記,

很多老人,拋棄熟悉的人和事,不遠千裏的來到孩子的居住地,人生地不熟,是因為愛。

無論他們多麽的固執己見,他們的初心也都是為了孩子。能吃的更多一點,少生一點病,病好的快一點。

只是他們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那麽正確了。 我們應該尊重,也可以解釋,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都可以適當放手。

理解老人的不易,適當的讓他們「放假」。對於在 老人不在期間,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讓孩子養成的好習慣/行為,老人們也是喜聞樂見的。

4月以來,我們酒窩養成了早晚刷牙,自己上桌吃飯,主動洗澡的生活習慣。在視訊通話裏,我媽看到他坐在桌子旁,手拿的筷子,自己夾菜,自己吃飯。也是滿心歡喜,直言再也不用餵飯了。

我想, 更多的讓老人們看到孩子的變化,孩子的成長,也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的育兒理念

我是酒窩嘛grace,80後寶媽,家有高顏值小暖男。利用英語專業的優勢,創造溫馨愉快的家庭英語環境,分享中英雙語家庭育兒方法。關註 @酒窩嘛Grace,學習更多育兒知識,與孩子共成長。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