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可能是 :
孩子沒有真正懂,沒有真正理解,可他又不想繼續聽你講了。
或者你講的方式讓他接受起來有些困難,可他又不想告訴你。
他覺得你給他輔導,很辛苦,他也很希望你一講他就會了。
如果他沒懂,他很是有愧疚或者覺得過意不去,他也不想你講了半天,他還不懂不會,可是他這些內心想法呢,他不願意直跟你說。
你所以,當你問他聽懂了沒有的時候,他就說懂了會了。
其實,就是他希望你不要再繼續給他輔導了。
這時候,你不如就先暫時放下,讓孩子自由安排一下,不要一直講了。繼續講下去,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如果孩子不是自己主動想要讓你給他輔導,你就不要一直堅持。
停一停,放一放,等孩子想讓你輔導的時候,你再去講,效果回更好。
還有一種可能是 :
孩子大致明白了,比你不輔導的時候,他理解的更深入了一些。但你要他能夠講出來,他還沒達到這個程度,可能要求有些高了。
在你的認知中,理解了,就應該可以復述出來。但其實不一定。
有很多東西,我們知道,能聽懂,但是要再能講出來,還是有困難的,或者只能將出一部份。
聽懂了,和能夠講出來,這之間還是有距離的。
就像,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做題也都會,但是你讓他給別人輔導,他還是做不到的,或者不一定能做好。
懂了會了,和能夠講出來,復述出來,這兩者之間不能畫等號。
不然老師為什麽還要學教育心理學呢,學習和講述,是站在不同的出發點去做的事。
還有為什麽人常說,你要講出一杯水的知識,你的儲備一桶水的學問。
就是說,能夠講出來的,可能只是人的知識儲備中的很少的一部份。
還有的人就是悶葫蘆,滿腹學問,卻講不出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孩子可能大致懂了,只是還需要時間慢慢再消化,你也不必要求他一定要復述出來。
他說懂了會了,你就點到為止。把時間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去安排好了。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