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見人不打招呼,甚至躲起來,可能會被貼上「害羞」、「膽小「、」悶葫蘆「等標簽。
網上還流傳,孩子膽小害羞是家長帶孩子方式有問題導致的。而害羞的孩子會缺乏自信、疑惑不安、孤單難交朋友等,既影響孩子社交發展,還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這是不是真的?孩子害羞如何正確看待?如何正確應對?這篇來聊聊。
01
孩子害羞
真的問題嚴重?
是家長帶娃不對導致的?
對嬰幼兒及兒童來講,害羞是正常的。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害羞表現會稍有不同,比如:
嬰幼兒時期 ,害羞可能會表現出黏著父母,人多了或者看到陌生人會哭,或者看到人就把頭轉開、埋起來或者把小眼睛閉上。
3-5歲的孩子 ,害羞可能表現為不搭理不熟悉的人(比如大家經常提到的不願意叫人),躲在媽媽身後,或者不與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等。
學齡兒童 ,害羞可能表現為課堂上不願意回答問題,不容易交朋友,不主動參與集體遊戲或活動,或者拒絕參與新的活動等。
孩子害羞,不願意叫人,不是沒禮貌,孩子害羞也不是什麽問題,因此也沒必要去糾結是誰的「問題「導致孩子害羞。
02
孩子害羞
錯誤的應對方式
錯誤一
貼標簽
為了避免尷尬,家長可能見人先說「我家孩子害羞」。「害羞」的標簽,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種錯。
其實,害羞的孩子來到新環境或見陌生人,一般是開始的時候最嚴重,之後熟悉了也就慢慢好了 。因此,孩子害羞,我們可以描述為「慢熱」,也就是需要一點時間來熟悉和適應,之後就慢慢變得放松和自然了。
所以,如果孩子害羞,我們最好說孩子有點「 慢熱 」,而不要說「害羞」。因為直接說孩子害羞,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問題,或者讓孩子覺得害羞是沒辦法克服的問題。
錯誤二
過度保護
嬰幼兒害羞,可能表現為哭鬧或看上去很害怕的樣子,家長可能因此而神經緊繃,生怕讓孩子不舒適,於是刻意讓孩子與外界少接觸。
這樣過度的保護,可能讓孩子誤以為出去見人或到新環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反而強化了孩子的害羞。
錯誤三
做比較
害羞也好,自來熟也好,都是孩子們的特性,沒必要進行好壞優劣的對比。只要我們正確引導,孩子們越來越自信了,害羞的行為也就越來越少了。
錯誤四
任由他人貼標簽
如果有人當著孩子面說:「你怎麽這麽害羞」、「膽子太小了」、「原來是只悶葫蘆」、「沒見過世面」等,家長要及時提出糾正。比如,向對方強調一下,孩子只是有些慢熱,等稍微熟悉一會,就好了。
這樣的說明能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也讓他們慢慢有信心自己能處理好害羞的行為。
03
孩子害羞
如何應對和支持?
害羞的特質不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就自行消失。但是,孩子可以慢慢學會更舒適和自信地與他人相處。我們該如何支持和應對孩子害羞,根據不同年齡,以下建議供參考。
嬰幼兒
1. 不要強迫孩子立刻去接近他們不熟悉的人,而是給孩子一些時間。可以讓不熟悉的那位大人試著跟孩子稍稍互動,比如一起玩玩具,並且用平胡的語氣與孩子說話等,讓孩子慢慢感覺舒適和接受。
2. 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或者有其他孩子或大人在場的社交場合時,盡量陪在孩子身邊,同時鼓勵孩子獨立去摸索以及與參與其他孩子的互動等。當孩子慢慢感覺熟悉一些了,再試著短暫「撤回」一下,比如與其他孩子的父母坐在一起,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互動玩樂。過程中,如果孩子需要,就及時出現在孩子身邊。
3. 讓孩子知道,當與其他不熟悉的人相處時,感到不太適應或者有點害怕的感覺是正常的,並且告訴孩子「媽媽/爸爸會陪著你一起」。
4. 不要過度關註或過度安撫孩子。因為過度安撫,可能反而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面對的人或者環境就是十分可怕的。另外,家長過度關註或擔心害羞這個行為,也可能反而強化了孩子害羞的行為。
5. 及時表揚孩子「勇敢」的嘗試。比如,與不熟悉的人(比如家裏不經常走動的親戚,或者爸爸媽媽的朋友同學同事等)對話,或者眼神交流;或者自己嘗試新的遊戲或者能夠獨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表揚孩子的時候,要記得具體,比如,「媽媽非常喜歡你今天主動和阿姨打招呼的樣子。而且媽媽也看到阿姨也非常開心,你跟她打招呼了。」
6. 家長以身示範。大人在社交場合裏表現的自信、舒適,孩子也會看在眼裏,慢慢模仿。比如有朋友向媽媽打招呼的時候,媽媽都會回應。
7. 假如其他人給孩子打標簽,比如「不禮貌」、「害羞」等,記得要當著孩子的面,糾正其他的人的說法。可以告訴其他人:孩子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熟悉一下,熟悉之後就好了。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媽媽/爸爸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明白等自己覺得可以了、準備好了,就會處理好這種情況。
學齡兒童
1. 試試playdates,其實就是相約去其他小朋友家一起玩,或者邀請其他小朋友來自己家裏玩。如果是其他小朋友約了孩子去TA家玩,一開始可以多陪在身邊,然後慢慢的可以減少陪在孩子身邊玩的時間,而是讓孩子和自己的朋友互動玩樂。
2. 在家練習演講。家裏練得多了,可以讓孩子慢慢適應在課堂上發言。
3. 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尤其是促進社交行為的課外活動,比如需要團隊合作的球類運動等。
4. 在參加家庭聚會、朋友聚餐等社交活動前,可以在家先提醒、練習和預熱。比如,與人交流對話的時候,記得要看著對方,否則人家可能會以為你沒在聽。
5. 不要做比較。比如不要把自家「害羞」的孩子與其他「社交牛掰癥」的孩子進行比較。
6. 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孩子任何好的表現,比如社交過程表現的比以前好了,就要具體而及時地表揚孩子。
總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有的開朗活潑、有的安靜內斂,各種特質沒有好或壞、對或錯,這些特質只是代表孩子與周圍世界交流互動的風格而已。對於不同特質的孩子,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方式去支持孩子,而不是隨便給孩子貼標簽。
04
有一類「害羞」
要引起警惕
孩子害羞、認生、不愛跟人接觸等,雖然大部份情況下是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階段或者個人特質,但是有的「認生和害羞」,並不是我們常規定義下的認生與害羞,而可能是有背後更復雜的健康原因。
比如,以下「認生和害羞」的表現,與平時說的人生和害羞並不同,它們 可能是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訊號 :
當然,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診斷需要經過專業的、詳細的、全面的評估,並不是簡單幾個表現就認為孩子有自閉癥了。如果發現孩子與人交往、共處過程,明顯與同齡人不同;表現出來的「認生或害羞」也超出了常規能理解的狀態,那要及時找專業人士評估和排查一下。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請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家長一起閱讀和了解。
我是珊珊,關註我,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