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說的難不成是我家兒子。
最近,我家兒子邁入了他人生的兩歲半。每天,他都會有一次崩潰,而且每天都要無數次「媽媽,抱一抱」。作為媽媽,我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難道是坊間傳聞的可怕的兩歲和三歲嗎?難不成我之前一直質疑這可怕的兩歲或三歲居然降臨到我頭上?
作為和孩子們打了無數次交道,又在兒子下了不少血本(超多心神)。兩歲到三歲階段的孩子其實在經歷一次自我與世界關系的整合。
哭是我試探事物的邊界
小時候,兒子的哭與笑都是特別單純,屬於內在自發系統,特別單純的情感流露。
我沒想到小家夥長得那麽快,他一腳邁入了兩歲半。每一次,我拒絕他,他都會小聲哼唧,再看我反應,之後再決定這場悲傷到底是否要繼續。
以前,他從來不會撒潑打滾,只會傻傻地接受。現在,他學會用哭來爭取以及試探我對事情的邊界範疇和反應。
面對孩子的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非常敏銳去捕捉孩子哭背後的表達和訴求,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太累而模糊了界限。
如果自己的確很累,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也很想要,我的拒絕讓你很難過。但是這件事情的確不行,媽媽抱一抱你吧!
孩子其實會慢慢平復下來,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事情讓孩子從剛才的事情中走出來。
抱一抱是安全感退行期,人格邁向獨立的鋪墊期
昨天,我帶兒子去九眼橋散步。我們沿著江邊玩耍,由於我忙著工作資訊的回復,我有些忽略了他。
兒子沒一會兒就喊我,「媽媽,抱一抱!」
說句實話,我真的不想抱他,因為實在太沈了。
兒子見我沒回應他,他哭了起來。我趕忙蹲下來,把他擁入懷中:「是因為媽媽沒理你,你很傷心是不是?」
「是!」兒子帶著哭聲回應著。
「你太重,媽媽不想抱怎麽辦?」我特麽實誠地說
「哇」一聲,兒子哭得更大聲。
「兒子,要不我們這樣,媽媽抱你一段,然後你下來走一段,媽媽再抱你一段,你再走一段。你看行嗎?」我擁抱著兒子。
兒子點了點頭,我一把抱起了他,他摟著我脖子和我親昵。過了一會兒,兒子喊著下來,自己走。
有時候,兩歲半的他非常獨立,一度給我一種幻覺,他是個大孩子了。我終於有時間自己做事情了。有時候,他突然間特別依賴我,事事喊著我幫忙。
我觀察到兒子其實是在獨立和依戀的兩極遊走,他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沒有理解到,幫他做了,他就會特別難過。但是他又害怕爸爸媽媽因為他的獨立陪他更少,害怕自己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在他身邊。
我認真思考孩子們的成長歷程,這不正是一個人獨立過程的反復嗎?在每一次安全感的確認下,我們才敢往前邁出一步,害怕的時候,我們都會躲回安全地帶。
如何面對孩子2~3歲的成長過渡期
努力理解孩子情緒崩潰的原因
任何階段的孩子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情緒崩潰。
(例如,我兒子經常會對我說,媽媽,不能穿拖鞋出門。我要穿拖鞋出門,他就爆哭)
當然,每一個孩子的哭泣都有他們背後的訴求,這都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細心觀察和孩子一次一次確認的過程才能真正了解。
讓抱一抱成為遊戲
孩子大了,我們的確也抱不動了,因為真心重呀!
我是這樣面對擁抱這件事情,每天的確需要和孩子肌膚之親,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其實,孩子們有時候想要抱一抱並不一定要真抱,他們希望的是爸爸媽媽能夠關心一下他們,能夠蹲下來輕輕擁抱他們,回應他們。
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回應
2歲~3歲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其實處於一段需要更多關心和回應的成長階段。
因為他們在對世界有更多的探索,他們好奇卻又害怕。他們既想要獨立,但是有時候需要來自於我們的幫助。
當我全身心去陪伴孩子,兒子的狀態立馬切換成大孩子,他自己會出謀劃策告訴我事情該怎麽做。有時候,他還會反過來安慰我。
由於最近工作和學習特別忙碌,我對兒子有些照顧不周,他就會變成特別粘人的小哭精,需要我去照顧他想要媽媽陪伴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哭泣或者情緒不穩定,我們要蹲下來和他們的感受在一起,然後轉譯孩子們的感受,陪孩子一起想辦法。
@知乎親子
如果你願意用藝術化的方式,願意用生命溫暖生命,我們可否一起同行,一起唱歌謠,講故事,角色扮演,一起快樂地玩耍,一起溫柔對待自己和孩子們,讓這日日夜夜多一份美好。我是 @藝術治療師李佳瑩 ,期待與您的相見。ps:感謝您的點贊三連給予我的肯定,我會加油創造更好的作品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