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好書啦!這本小說絕對是書荒的終結者。情節緊湊,每個角色都像活在你身邊,每一個對話都能打動你。讀完之後,我只想把它推薦給全世界!相信我,這書絕對會讓你沈浸其中無法自拔,快來一起分享這場閱讀盛宴吧!
第一章寶寶換乳準備與輔食添加
如何選擇嬰幼兒乳制品
1喝鮮奶比喝配方奶粉更好嗎?
不會。3歲以下,特別是1歲以內的嬰兒,配方奶粉是最佳的代乳品。
鮮牛奶蛋白質分子結構大,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嬰幼兒的器官發育還不成熟,會更為加重肝腎負擔。加之磷含量太高,會直接影響鈣吸收。
配方奶粉以牛奶為原料,根據母乳成分進行了調配,改變了牛奶中不適合嬰幼兒生理的成分,並增加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例及DHA、AA、牛磺酸等營養素等,更適合寶寶。
2
有些寶寶喜歡喝酸奶,酸奶能代替配方奶粉嗎?
不宜以酸奶代替配方奶粉,特別是3個月內的寶寶。如果寶寶喜歡喝酸奶,媽咪要限制寶寶的進食量。
酸奶只是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純牛奶,達不到配方奶粉的營養水平,也不符合嬰幼兒的營養需求。有些酸奶會添加穩定劑和糖等成分,3個月以內的嬰兒進食含乳酸多的酸奶後不易消化,可能會引起腹瀉、嘔吐等不適。乳酸菌攝入得太多反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影響消化功能。而且,過早地給寶寶喝酸奶也會養成他們對甜食的偏好。
3乳酸奶與乳酸奶飲料有什麽區別?
乳酸奶是酸奶,是用純鮮牛奶發酵而成的,屬於純奶。乳酸飲料雖含有奶但含量不多,大部份都是糖、香料和水。乳酸飲料或乳酸僅是純奶中的1/3,所以含乳飲料的營養價值是不能與牛奶相提並論的。
4為什麽羊奶粉是很好的選擇?
羊奶有「奶中之王」之譽,其各項營養元素配比與母乳相似,它獨特的促進細胞生長因子(EGF)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促進骨骼生長發育。羊乳的脂肪球細胞小,與母乳脂肪球細胞大小相近,且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易消化易吸收。
目前中國羊奶產業正在不斷發展。全國有奶山羊種羊場大小10多個,有關中、膠東、豫中、唐山、晉中5個奶山羊基地,64個奶山羊基地縣。陜西羊奶制品的年產量已達5萬噸左右,占到全國的70%左右。羊奶粉的配方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針對嬰幼兒大腦發育的品種最受歡迎。例如,「跳跳羊」系列產品的「可靈配方」將膽堿含量提升了6倍,旨在強化大腦的發育。
一、添加輔食的重要性
什麽是輔食
寶寶在生長過程中,當母乳或配方奶等乳制品所含的營養素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時,需要父母在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給他添加乳制品以外的其他食物,這些逐漸添加的食物被稱為輔食。
為什麽要給寶寶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是在寶寶斷奶前,逐漸將母乳或配方乳變成非主食而慢慢增加其他食物為主食的一種必要過程,添加輔食是為了讓寶寶攝取更多營養並適應食物。
寶寶出生後的4~5個月內,母乳和配方奶的營養成分是足夠的,但如果之後還只食用母乳和奶粉的寶寶就會出現體內鐵、蛋白質、鈣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缺乏的狀況。因此寶寶的身體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素來促進生長,維持健康。
另一方面,還要讓寶寶慢慢適應食物的味道,並學習如何咀嚼、吞咽,並使用餐具進食,為寶寶將來接受固體食物做好準備,慢慢接受大人的飲食方式。尤其是有些寶寶,在出生後3~4個月時會進入「厭奶期」,出現不喝牛奶或者喝奶量減少的狀況,所以更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補充所需熱量與營養素,為寶寶的健康打下基礎。
何時添加輔食比較好
通常什麽時候添加輔食呢?只要寶寶達到以下任何一個條件都是可以給寶寶嘗試的時機:
1寶寶月齡達到四個月以上
寶寶的消化能力不斷增強,這時可以逐步添加輔了。
Tips
母乳是6月齡之內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有助於增進母子感情,促進母體的復原。同時,母乳餵養經濟、安全又方便,不易發生過敏反應。因此,應首選母乳餵養寶寶。
2寶寶體重已達出生時的兩倍
寶寶體重已達到出生時體重的2倍,通常為6千克。如出生時體重3.5千克,則要到7千克。出生體重2.5千克以下的低體重兒,添加輔食時,體重也應達到6千克。
3寶寶奶量達到1000ml
即使每天餵奶多達8~10次或一天吃配方奶達1000ml,卻仍發現寶寶有饑餓感或有較強的求食欲,這表明寶寶營養需求在增加,此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4寶寶有進食意向
別人吃東西時寶寶會觀看食物從盤子到嘴裏的過程;小匙碰到寶寶口唇時,寶寶會作出吸吮動作,能將食物向後送,並吞咽下去;寶寶觸及食物或媽媽的手時,露出笑容並張口。這些都說明寶寶有進食意向。相反,試食時,寶寶頭或軀體側轉,或閉口拒食,則表示添加輔食可能為時過早。
添加輔食一般從寶寶4~6個月開始。通常生長速度快、較活潑好動的寶寶要比長得慢又文靜的寶寶早一點添加輔食。此外,人工餵養又比混合餵養及母乳餵養的寶寶添加輔食要早。過早或過晚添加輔食對寶寶的發育都是不利的。如果太早的話,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能夠負擔,會引起寶寶胃腸感染、食物過敏等不良反應;而過晚添加輔食則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添加輔食的原則
1由一種到多種
隨著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的增強,應增加輔食的種類。開始只能給寶寶吃1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4天或1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可再嘗試另一種,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好幾種。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裏就能觀察出來。
2從少到多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物時,一天只能餵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後再逐漸增加。
3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吃輔食時可能還沒有長出牙齒,所以只能給寶寶餵流質食物,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物。
4從細到粗
換乳初期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以鍛煉寶寶的吞咽能力,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一點,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他們的咀嚼能力。
5發現寶寶不適時要停止添加新食物
寶寶吃了新添加的輔食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出現腹瀉,或大便裏有較多黏液,要立即暫停添加該食物,等寶寶恢復正常後再重新少量添加。
6不要讓輔食完全替代乳類
6個月以內,寶寶吃的主要食物應該仍然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因為母乳或配方奶中含有寶寶需要的營養,在此階段添加一些流質的輔食即可。其他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物,不可過量添加。
7添加輔食不等於換乳
如果母乳比較充足,卻因為寶寶不愛吃輔食而把母乳斷掉,這是不應該的。母乳畢竟是這個時期寶寶最佳的食物,所以不要急於用輔食把母乳替換下來。
8吃流質或泥狀食物時間不宜過長
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吃流質或者泥狀的食物,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會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9輔食要新鮮
給寶寶制作食物時,不要註重營養而忽視了味道,這樣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育,而且也為寶寶日後挑食埋下隱患,還可能使寶寶對輔食產生厭惡,影響營養的攝取。在制作輔食時,最好用新鮮的食物。
寶寶食物逐月添加對照表
推遲添加輔食的情況
有家族性過敏史
即使媽媽將輔食做得再好吃,也避免不了寶寶出現嘔吐、腹瀉或者長痱子等過敏反應。此時寶寶腸胃功能尚不夠成熟,如果出現了過敏反應,就不要餵可能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了。
食物過敏的幾種可能表現:脹肚、嘴或肛門周圍出現皮疹、腹瀉、流鼻涕或流眼淚、異常不安或哭鬧。若出現上述任何現象,都應停止添加輔食。
早產兒
早產兒因為他的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發育得緩慢,所以應該相應地推遲添加輔食的時間,否則會造成消化不好,而導致腸胃不適。
需要推遲添加的輔食
有些輔食應該推遲添延長間,有的甚至要推遲到1周歲以後,例如蛋白、鮮牛奶等。
許多寶寶對蛋白或鮮牛奶過敏,因此,媽媽要觀察寶寶對這些食物是否過敏,以免傷害到寶寶的身體。
二、輔食的餵養行程
換乳期的4個階段
食用輔食,應與寶寶身體成長和口腔發育相配合。從寶寶吃東西的樣子,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表現為初期抿嘴期(4~6個月齡)、中期輕輕咀嚼期(7~9個月齡)、後期正常咀嚼期(10~12個月齡)、結束期大口咀嚼期(13~18個月齡)。
初期抿嘴期(4~6個月齡)
當4個月齡的時候,寶寶主要是吸吮。此時是寶寶換乳餵養的準備期。可以用湯匙餵果汁或菜汁,讓寶寶練習從湯匙中吸取輔食。此期主要是讓寶寶熟悉輔食,不要因為餵輔食而影響寶寶喝奶。
5~6個月齡,給寶寶餵輔食的時候。寶寶幾乎是把輔食囫圇吞咽下去,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習慣母乳或奶粉以外的味道。此期寶寶可以喝濃汁狀的、糊狀的、容易吞咽下去的輔食,待寶寶習慣後,可以逐漸減少水分。
抿嘴期前半期(4個月齡)
每天吃一次,以每天增加1匙為好,母乳或奶粉寶寶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和吃是9∶1的量,在寶寶喝奶的時侯,媽媽切記不可以硬餵輔食,以免使寶寶不再喜歡吃輔食了。
抿嘴期後半期(6個月齡)
此時媽媽對輔食的量不要過於敏感,此時寶寶仍然是從母乳、牛乳中攝取主要營養。喝和吃也是9∶1的量,媽媽要選擇寶寶狀態好的時候餵食。
中期輕輕咀嚼期(7~9個月齡)
這個時期,寶寶舌頭不僅會前後運動,還會上下活動,可以用上唇把食物弄碎後再吃下去,能看到上下活動的嘴唇。會把顆粒狀或有形態的食物,用舌頭磨碎後吞咽下去,這個時期寶寶開始真正吃輔食了。
輕輕咀嚼期前半期(8個月齡)
寶寶吃輔食的食量慢慢出現個體差異,媽媽要根據寶寶的食量,給寶寶吃最愛吃的輔食。喝和吃是4∶1的量。如果寶寶在吃輔食時,想吃母乳,可以給寶寶以湯代之。此時寶寶出現對食物的偏好,喜歡吃的就會吃得多。
輕輕咀嚼期後半期(9個月齡)
這個時期寶寶很容易吃到一半就不好好吃了,如果寶寶吃得不多,但身體狀況很好,就不要擔心;如果寶寶吃得很少,就要想辦法刺激寶寶的食欲,如讓寶寶和父母一同進餐。喝和吃是3∶2的量。
後期正常咀嚼期(10~12個月齡)
這個時期,寶寶舌頭能前後、上下、左右靈活地活動,用舌頭無法弄碎的食物,會用舌頭左右來回攪動,再用牙床咬碎後吃進去。此時寶寶已經能很好地吃輔食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輔食和奶的選擇似乎比較隨意。有的寶寶吃完自己的食物,還想吃成人的飯菜;有的寶寶對食物比較敏感,愛吃的就吃很多,甚至媽媽做多少吃多少,不愛吃的幾乎一口也不吃。喝和吃是3∶7的量。
結束期大口咀嚼期(1~1.5歲)
寶寶能夠用牙齒很好地咀嚼食物,幾乎能夠吃所有的食物了,包括大人的食物也都能吃了,這預示著換乳期的結束。
這個時期的寶寶,吃完輔食後,幾乎不再喝奶了,寶寶可以吃所有種類的食物了,每天的奶量可減少到300ml。
喝和吃是1∶3的量。這個時期寶寶飲食量、飲食偏好越來越明顯,有的寶寶只吃幾種食物,有的寶寶什麽都想吃。媽媽不要過於敏感,寶寶的飲食習慣需要慢慢建立起來。這個時期,除了一天三餐外,還可以給寶寶添零食,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吃點喜歡吃的零食,但是不要太多。
各類輔食的添加過程
1添加水果
從過濾後的鮮果汁開始,到不過濾的純果汁,然後到用匙刮的水果泥再到切的水果塊,最後整個水果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2添加谷類
這個過程從米湯開始,到米粉,然後是米糊,再往後是稀粥、稠粥、軟飯,最後到正常米飯。面食是從面條、面片、疙瘩湯,再到餅乾、麵包、饅頭、餅。
3添加蔬菜
從過濾後的菜汁開始,到菜泥做成的菜湯,然後到菜泥,再到碎菜或菜湯煮、菜泥燉、碎菜炒。
4添加蛋類
從雞蛋黃開始,到整個雞蛋。
5添加肉類
先從肉質細嫩、容易消化的魚肉加起,再到雞肉、豬肉、羊肉、牛肉。
添加輔食的順序
一般說來,先給寶寶添加蛋黃、谷類等食物(比如從米粉、蛋黃這兩樣東西開始),每隔一到兩周給他添加一種新的食物品種。在這期間,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添加之後,觀察他是不是對這種輔食適應,比如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況,有沒有發熱、拉肚子或者不舒服等;大小便是否正常。
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那麽隔一到兩周後再添加新的食物品種。在蛋黃、谷類添加完之後,依次添加蔬菜、水果、肉類等,大人能吃的食物。也要逐漸添加上去。註意不能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只讓寶寶吃魚、吃肉,這樣會引起消化不良,因為胃腸道產生消化酶也是一個逐漸發育和完善的過程。不同月齡的寶寶,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序添加輔食。
4~6個月齡
第一次餵的食物最好是米糊,此階段的寶寶可以吃米糊、米粉、爛粥等,每天煮米粥時應適當增加米量,讓寶寶漸漸適應,出生6個月齡後的寶寶可以餵稍微稠點的粥。餵水果的時候,要親自動手搗碎後再餵。
7~9個月齡
如果初期換乳食譜以谷類為主的話,現在開始就可以食用肉類和蔬菜了,特別是肉的攝取,出生6個月齡之後,寶寶體內幾乎沒有出生時所貯存的鐵的含量,所以一定要透過食物來補充。
這時期可以餵含鐵豐富的牛肉和雞肉。這時期寶寶的舌頭已經能前後上下活動,它會用舌頭和上顎來夾食物,將食物壓碎。壓碎食物後,寶寶的嘴巴會向左右伸縮扭動。
這就要求食物要十分軟爛,能用舌頭壓碎。食物的軟硬度,差不多是媽媽用手指能很輕松壓碎的程度。為了讓寶寶容易吞咽,最好煮得像泥狀一般軟爛再餵食。
1 0~12個月齡
從現在開始,寶寶可以吃的食物種類有很多,大部份的谷類和蔬菜都可以吃,也可以放心地吃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如牛肉、雞肉、魚肉等。為了不讓寶寶偏食,可以選用多種食材,並在烹飪方法上下工夫,做好輔食。
此時寶寶已會用手抓取食物,可以設法切成寶寶容易抓食程度的大小。
1~1.5歲
這時因為寶寶的舌頭、嘴唇、下顎已經能夠自由活動,隨著牙齒的生長,寶寶已經能用前牙咬斷食物,或用臼齒咬碎食物,咀嚼力也漸漸變得像大人一樣,所以食物要煮得軟硬適中。從這個時候起盡量不要餵稀粥了,可以餵一些軟米飯。米飯可以按1∶2來蒸熟,其他食材可以切成1厘米大小之後再進行烹製。過完周歲,則可以讓寶寶早、中、晚都以飯菜為主食。
添加輔食的量要合理
因為寶寶輔食需要的量很少,所以不好計量。其實每次使用秤來計量20g的材料是很麻煩的。下面以經常使用的材料為例介紹一下不用秤也可以大概計量的簡單方法。
谷類的大概量法
大米10g=1大匙(泡過後)
小米10g=1大匙(泡過後)
面條30g=60根左右烏龍麵
面粉30g=一手捧起不溢位
液體和調料的大概量法
200ml=普通牛奶一杯
15g=盛滿飯勺,1大匙
7.5g=不到飯勺的邊緣部份,1小匙
15ml=1飯勺,1小匙
15ml=1飯勺,1大匙
5ml=1/2飯勺,1小匙
鹽或白糖少許=拇指和食指夾的量
鹽或白糖一把=拇指、食指和中指抓的量
胡椒粉等調味料少許=2~3抖胡椒罐的量
蔬菜的大概量法
馬鈴薯50g=比雞蛋稍大的馬鈴薯1/2個
黃瓜30g=中等大小的黃瓜1/3個
紅薯50g=中等大小的紅薯1/4個
高麗菜30g=外包葉2/3片
南瓜50g=厚4厘米的南瓜塊1塊
花椰菜30g=小朵的花椰菜3朵
胡蘿蔔30g=中等大小的胡蘿蔔1/2根
金針菇30g=金針菇1/3小袋
白菜30g=一片白菜葉的1/3
韭菜30g=6~7棵
香菇30g=中等大小的香菇2個
青椒30g=中等大小的青椒1/3個
菠菜30g=3棵左右
豆芽30g=一大把的2/3
肉蛋類的大概量法
雞肉20g=2塊1×1厘米的肉塊
豬肉20g=3塊1×1厘米的肉塊
雞蛋20g=打散後2大匙
豆腐20g=搗爛後3大匙
牛肉20g=3塊1×1厘米的肉塊
肝臟20g=1/5個雞蛋大小的塊
海產品類的大概量法
鱈魚30g=2大匙魚肉
海帶20g=10×1厘米的海帶2.5塊
小銀魚30g=3大匙左右
紫菜10g=10×10厘米的紫菜2塊
添加輔食要選擇健康食材
一定要註意新鮮,最好是當天買當天吃。存放過久的食物不但營養成分容易流失,還容易發黴或腐敗,使寶寶感染上細菌和病毒,有的還會產生毒素,危害寶寶的健康。另外就是註意選擇皮、殼比較容易處理的食物,盡量減少使寶寶攝入殘留農藥和其他病原體的機會。
在烹煮的過程中要盡量采用自然食物,最好不要加調味料。像蛋、魚、肉、肝等食材一定要煮熟。寶寶的食物裏面盡量少放鹽,不要放糖,並且不能太油膩。
0~1歲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免疫力也比較低,媽媽們在給寶寶制作輔食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盡量避免一切使寶寶的腸胃受傷害的因素。
三、輔食制作技術指導
寶寶輔食的烹調要領
制作前的準備
首先是要註意衛生。制作前必須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復洗手;患傳染病或手部發炎時,不要為寶寶做食物。用來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種工具要提前洗凈並用開水燙過;過濾用的紗布使用前要透過煮沸消毒。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都要反復清洗,並用開水燙一遍,以保證寶寶吃的東西不會被細菌汙染。
其次是要為寶寶準備一套專用的工具,如榨汁機(榨汁、幹粉、壓汁全帶的那種最好)、研磨器、幹凈紗布等。一來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二來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烹調時的註意事項
要註意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調節食物的性狀和軟硬度。開始時將食物處理成湯汁、泥糊狀,慢慢地過渡到半固體、碎末狀、小片成形的固體食物。
給寶寶的食物不要用銅質、鋁質的炊具來烹煮,因為銅能和一些食物中的維生素C產生氧化反應,破壞維生素C的作用;而鋁則會在酸性環境下溶解在食物中,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蒸有皮的食品要連皮蒸,蒸完後再剝皮。用蒸、加壓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要盡可能減少蔬菜與光、空氣和水的接觸。給寶寶制作食物時最好不要添加蘇打粉,否則會造成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損失。
還要註意控制食物的溫度。最好不要在微波爐中加高溫,以免破壞食物中的營養素。
營養巧搭配
不同型別的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一樣,這些不同的營養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時候還會產生互補、增強和阻礙的作用。如果能註意到食物中的營養差別,給每一種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檔」,就能提高食物的整體營養價值,為寶寶的輔食加分。
比如:動物性的食物和植物性的食物、粗糧和細糧相搭配,其中的蛋白質能起到互補作用,提高各自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率。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供給充足的熱量,和雞蛋、牛奶、肉類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搭配,能使寶寶吃進去的蛋白質充分發揮修補組織的作用,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水果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1果汁
為寶寶制作果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新鮮、無裂傷、碰傷並且熟透的水果。一些汁水豐富的水果,像蘋果、梨、桃、橙子,都可以成為制作時的首選。制作的時候可以選擇新鮮的水果用榨汁機直接榨汁,也可以把水果放到鍋裏煮成果水,給寶寶飲用。
2果泥
在4~6個月時,可以先給寶寶吃用蘋果、葡萄、梨子等不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制成的果泥,滿6個月後再給寶寶加柑橘類水果制成的果泥。
果泥的制作很簡單:有的水果可以直接用小勺刮出泥給寶寶吃,如蘋果、香蕉等。把蘋果或香蕉洗凈,蘋果是一切兩半,香蕉是剝去一邊皮,用小勺輕輕刮成泥,隨刮隨餵,既衛生又方便。還有一種做法是先把水果做熟再制成泥。做的時候把水果洗幹凈,去皮、去核,切成碎塊,加上適量的糖隔水蒸爛,攪拌成泥就可以給寶寶吃了。
制作果泥前水果的清洗十分重要。因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水果絕大部份都用過農藥,一定要充分沖洗才能保證寶寶不至於把殘留的農藥吃進肚子裏去。對蘋果、梨子等容易去皮的水果,洗的時候只要先洗凈再用清水浸泡15分鐘就可以了;對皮薄或無皮的葡萄、草莓、楊梅等小水果,最好是先用清水浸泡15分鐘,再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左右,最後用清水沖洗幹凈。
給寶寶制作果泥的時候,一定要註意衛生。所有工具使用前都必須充分消毒,使用的過程中也要註意不要被其他地方的細菌所汙染。
盡管市場上有現成的果泥出售,從營養和衛生的角度來看,還是自己制作、現做現吃比較好。
蔬菜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1
菜汁
可以用來為寶寶制作菜汁的蔬菜有很多,像胡蘿蔔、黃瓜、西紅柿、油菜、菠菜、小白菜等都可以選用。只要是用新鮮的蔬菜做出來的菜汁,寶寶一般都會喝。
但是要註意一點:不能用大蒜、香菜等味道太濃烈的蔬菜做菜汁,即使作配料也不行,因為它們對寶寶的胃腸刺激太大,會妨害寶寶本來就沒有發育完全的消化系統的功能。而菠菜、苦瓜之類味道苦澀的蔬菜也不適合用來做菜汁,因為寶寶可能會不喜歡它們的味道。
2菜泥
蔬菜可以使寶寶獲得必須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並能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以前媽媽們可能已經給寶寶添加過了新鮮的菜汁和蔬菜水,現在可以給寶寶加一點蔬菜泥,讓寶寶嘗試一下蔬菜的新吃法。可以用來做菜泥的蔬菜品種繁多,各種常見的蔬菜,如新鮮的綠葉蔬菜、胡蘿蔔、馬鈴薯等,都可以用來作為制作材料。
制作方法也很簡單:把選好的新鮮蔬菜洗凈切碎,加上水,煮沸15分鐘左右,取出來用湯勺碾碎,筷子揀出粗纖維,或用濾網過濾,就得到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泥了。
肉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1肉泥
進入第6個月,可以給寶寶開開「葷」了。這時候的寶寶還沒有長牙,消化功能也很弱,所以不能弄成塊的肉給他(她)吃——寶寶咬不動、吞咽起來有困難,也消化不了。那該怎麽辦呢?別急,只要我們把肉打成泥,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一開始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肉質細嫩並且容易消化的魚肉泥,等寶寶適應了以後,再給寶寶添加豬肉、雞肉、牛肉等各種肉泥。
2
肉末
7~8個月的寶寶咀嚼能力還比較低,大多數還吃不了肉丁、肉絲,要想透過吃肉給寶寶補充營養,制作肉末的功夫是一定要學好的。
把買來的瘦肉(豬裏脊肉或羊肉、雞肉都可以)洗幹凈,先剁成細末,再稍微加一點水澱粉和調味品調勻,就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做法做給寶寶吃了。也可以從煮熟的肉塊上直接取肉給寶寶做肉末,但是要註意煮的時候不要加太多調料。
如果放到蒸鍋裏蒸,就成了蒸肉糕。如果加上菜泥一起炒,就成了蔬菜炒肉未。如果加到粥或面裏一起煮,就成了肉末粥(面)。
3
肝泥
動物肝臟營養豐富,含有優質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豐富的鐵,有利於滿足寶寶對鐵的需要,幫寶寶預防缺鐵性貧血。每星期給寶寶添加1~2次肝泥(每次約25g),就能有效地預防缺鐵性貧血。
各種動物肝臟中最好的是雞肝。因為雞肝質地細膩,味道比別的肝類鮮美,寶寶容易接受,也比較容易消化。豬肝比較硬,即使搗碎了也會有顆粒,吃起來口感不太好,也容易出現積食,一般不作為給寶寶添加肝臟類食物的首選。魚肝、狗肝含有毒素,不能給寶寶吃。
想給寶寶做出好吃的肝泥,關鍵在於掌握好刀法。正確的刀法是:不要剁,要刮。先用斜刀將肝剖成兩半,再用刀在肝的剖面上刮出醬紫色的糊樣細末(比較關鍵,一定要註意),再加入一點點水、香油和少量的食鹽,把刮出來的肝末調成泥狀,隔水蒸8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還有一種做法是把刮出來的肝末用水、鹽調成泥狀,再用植物油急火炒熟。炒的時候容易流失維生素,所以要先加點水澱粉拌一拌,還能改善肝泥的口感,使它軟滑可口。
給寶寶添加肝泥的時候要註意一點:肝泥質地較幹,容易使寶寶噎到,最好是加到粥裏或用牛奶調成糊狀餵給寶寶,不要直接給寶寶吃肝泥。
Tips
給寶寶做肝泥的時候,要選擇顏色新鮮、表面有光澤、聞起來沒有異味、用手壓的時候彈性好的肝臟。買來肝臟,清洗幹凈後,要先在表面劃上幾刀,在水中泡上30分鐘,再開始制作。
蛋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蛋黃泥
寶寶4個月後,就要開始考慮添加蛋黃。這時候寶寶從媽媽那裏得到的鐵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必須透過吃富含鐵質的食物進行補充。蛋黃含有豐富的鐵質、蛋白質和脂類,又容易消化,經常被媽媽們選擇作為最早添加的蛋白質類輔食。
蛋黃泥的制作也很簡單:取一個新鮮的雞蛋洗凈,放到加了冷水的鍋中煮10分鐘左右,取出來剝去蛋殼,去掉外面的那層蛋白,把蛋黃(根據寶寶的食量,一般從1/4個蛋黃開始添加)放到一個小碗裏研碎,再加入少量的開水或牛奶(米湯也可以),用小勺攪勻就可以了。
在制作的時候需要註意的是:涼水下鍋,這樣不易煮壞;煮好後立刻用涼水浸泡,這樣容易剝去蛋殼。給6個月以內的寶寶制作蛋黃泥的時候一定要把蛋白挑幹凈,因為蛋白是很容易過敏的東西,這個時候還不能給寶寶吃。
蒸蛋
蒸雞蛋羹很容易,只要把新鮮雞蛋洗幹凈,打到碗裏攪散,在蛋液裏加入適量的涼開水,再放到鍋裏蒸5~10分鐘就可以了。
但是要註意的是:一定要在蛋液裏加涼開水,不能加生水和熱開水。因為生水中有空氣,在蒸制的過程中會使蛋羹出現小蜂窩狀的氣泡,使蛋羹不夠嫩滑,營養成分也會受損;熱開水會使雞蛋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也不宜用來蒸蛋羹。
如果對蒸蛋羹沒有經驗,可以在時間差不多的時候,用幹凈的筷子挑開蛋羹的表面,看看裏面的蛋液凝固了沒有。如果凝固了,說明蛋羹已經蒸熟,就可以熄火了。如果還沒有凝固,就需要再蒸2~3分鐘。
粥飯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1公尺糊和稀粥
米糊就是煮粥的時候漂在最上面的那一層白色的糊,因為口感細膩、富於營養,通常被認為是給寶寶添加輔食時的首選。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配制好的米糊出售,如果不喜歡用,也可以自己制作。
具體做法是:取適量的大米用冷水泡至米發漲,用料理機把泡好的大米打成粉,再加水(米和水的比例是1∶10左右),用小火煮成粥就好了。自己做的米糊最大的特點就是新鮮,營養流失少,而且絕對不含添加劑,寶寶吃得比較放心;煮粥的時候還可以加上各種菜汁和果汁,增加米糊的營養。而市面上出售的成品米糊因為經過很多道加工,營養流失得比較多;而且為改善口味,絕大部份都加了白砂糖,吃多了對寶寶的大腦細胞發育不利。
Tips
稀粥的做法很簡單。把大米淘洗幹凈,加適量的水煮成粥就可以了。要註意,開始的時候不要餵米粒,寶寶會被噎到的。至少要到半個月後,寶寶適應了才可以餵煮得很爛的米粒。
2肉末蔬菜粥
進入第七個月,寶寶開始長牙了。這時候如果只給寶寶喝流質或半流質的稀粥,不利於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在粥裏添加一些蔬菜、肉末等需要咀嚼的東西,不但能幫寶寶鍛煉咀嚼能力,還增加了粥的營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肉末蔬菜粥的做法並不復雜,只要先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粥快好時加入切碎的蔬菜和事先準備好的肉末,將肉末、菜末和粥一起煮熟就可以了。
3蒸軟飯
既然叫做「飯」,就要有一定的黏稠度,不能像粥一樣稀,那樣水分太多,不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但也不能直接把大人們吃的米飯給寶寶吃,那樣的米飯太硬,寶寶難以咀嚼和消化。給寶寶吃的軟飯應該介於粥和米飯之間,關鍵在於掌握好米和水的比例。
一般來說,米和水的比例應該是1∶2,如果想用2勺大米蒸軟飯的話,只要加上4勺水,再用電飯鍋燜熟就可以了。
如果覺得白米飯太單調,還可以加上各種蔬菜和肉末,做成花樣豐富的菜肉軟飯,既能提起寶寶的興趣,還可以為寶寶補充豐富的營養。
做菜肉軟飯,首先是按米和水1∶2的比例,蒸出比較軟的白米飯;然後把想放到飯裏的各種蔬菜洗幹凈(可以根據時令的變化和營養的需要調整蔬菜和肉末的種類),切成碎末;再把肉洗幹凈,切鹹肉末,下到鍋裏用油炒散;最後加入準備好的米飯、蔬菜末、少許鹽和一點點水,燜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面點類輔食的制作要領
蒸饅頭
1.開始和面的時候揉成的面團要偏硬,不要太軟。因為面團發起來後會變稀變軟,開始揉的面團太軟,後來就沒法揉,做的饅頭也會往下塌,吃起來也不好吃。
2.和面的時候水的溫度要隨著季節和氣候而變化,一般冬天宜用溫水,夏天宜用涼水。
3.做饅頭的時候需要加入食用堿,有幾個辦法可以幫助檢測加的堿是不是合適:①用手拍面團。如果聽到「嘭嘭」聲,說明酸堿度合適;如果聽到「空空」聲,說明堿放少了;如果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說明堿放多了。②切開面團來看。如果切面上有分布均勻的芝麻粒大小的孔,說明堿放得合適;如果孔比較小,呈細長條形,面團顏色發黃,說明堿放多了;如果面團顏色發暗,出現不均勻的大孔,說明堿放少了。③扒開面團嗅味。如果有酸味,說明堿放少了;如果有堿味,說明堿放多了;如只聞到面團的香味,說明堿放得正合適。④揪下一點面團,放到口中嘗味。如果有酸味,說明堿放少了;如有澀味,說明堿放多了;如果有甜味,說明堿放得正合適。
4.蒸饅頭時,鍋裏必須加冷水,再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不要為了圖快,一開始就用熱水或開水,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容易夾生。
5.饅頭蒸熟以後不要急於卸屜,先把籠屜的上蓋揭開繼續蒸3~5分鐘,待最上面一屜饅頭幹結後再卸屜翻扣到案板上,取下屜布。這樣就會使蒸出來的饅頭既不粘屜布也不粘案板。
Tips
蒸出來的饅頭,如果因為堿放多了變黃,可以在蒸饅頭的水中加入1 00~1 60g食醋,再把饅頭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饅頭就會變白,而且沒有堿味。
蛋糕
雖然現在可以很方便地買到各種各樣的蛋糕,要想給寶寶吃的話最好還是自己做。因為蛋糕房做的蛋糕大部份都添加了泡打粉、色素、香精等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不利的東西,自己做的話就可以避免了。
1.不能用剛從冰箱裏取出的雞蛋和牛奶做蛋糕。雞蛋越新鮮,發泡力越強。如果用從冰箱裏儲存的雞蛋來做,至少要在外面放到雞蛋恢復到室溫時再用來做。
2.一定不要用高筋面粉,否則蛋糕將發不起來。最好是用低筋面粉。如果沒有低筋粉,用普通面粉加澱粉即可(普通面粉大部份是中筋粉)。
3.澱粉要用玉米澱粉。因為玉米澱粉裏的凝膠物質對做蛋糕很有好處,是別的澱粉所不能替代的。
4.用來裝蛋清和蛋黃的碗裏不能有水和油,手上同樣也不能有水和油。
5.將雞蛋的蛋清、蛋黃分離時,蛋清裏面一定不能有蛋黃,否則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把蛋清打到起泡。
自制蛋糕的做法
首先是準備做蛋糕的原料:雞蛋4個,低筋面粉1飯勺(80g左右),牛奶150g左右,白糖適量(可以根據寶寶的口味添加,最好不要太多),鹽少許,沙拉油少許。
準備好原料後,先要把雞蛋洗幹凈,打到一個幹凈的碗裏(碗要保持絕對的幹凈,既不能有水也不能有油),把蛋黃和蛋清分開。
在蛋清裏加入一點點鹽和1湯勺白糖(15g左右),然後用三根筷子沿著一個方向將蛋清打到起泡,再加入一湯勺白糖繼續打,一直把蛋清打到發硬,即使把碗倒過來蛋清也不會流下來的時候就可以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15分鐘)。
然後,在蛋黃裏加入30g白糖和準備好的面粉,再加入牛奶(如果沒有牛奶,也可以用沖調好的配方奶或鮮榨的果汁),用幹凈的筷子攪勻。
先取1/3打好的蛋清,放到攪好的面粉糊裏,用勺子上下攪拌均勻;再分成兩次把剩下的蛋清加到面粉糊裏,分別攪勻。
把電飯鍋插上插頭,按下「煮飯」鍵,進行一下預熱(註意不要加水,可以用筷子壓住鍋底,加熱1分鐘)。在鍋底和鍋壁塗上一層沙拉油(防止蛋糕糊在鍋底倒不出來),把調好的面糊倒進鍋的內膽裏,用雙手端著鍋,在桌子上震幾下,把裏面的大氣泡給震出來。
然後把鍋膽放進外鍋,按下「煮飯」鍵進行加熱。當電飯鍋跳到保溫狀態後用布把電飯鍋的上面的出氣孔堵上,燜20分鐘;再一次按下「煮飯」鍵,等電飯鍋跳到保溫狀態後再燜20分鐘(如果電飯鍋的功率比較大的話,可以縮短燜的時間)就可以了。
出鍋的時候只要準備一個幹凈的盤子,把蛋糕扣在盤子裏,就可以切開給寶寶吃了。這樣做出來的蛋糕,雖然樣子沒有蛋糕房的好看,雞蛋味卻要濃郁很多,吃起來口感也更松軟。更重要的是,它絕對不含香精、色素等化學成分,寶寶吃的時候可以放一百個心。
寶寶換乳期的關鍵營養素
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寶寶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媽媽們透過添加輔食和減少母乳餵養量為寶寶實行換乳的階段。這就需要註意一點:必須透過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為寶寶提供充足、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為寶寶日後的進一步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寶寶在這個時期需要的營養主要有能量、蛋白質、脂肪、水、維生素、礦物質六大類,不同的生長階段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數量和比例也各不相同。
水
1歲以內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熱能消耗多,對水的需要量也大。一般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100~150ml水。因為母乳中有比較充足的水分,母乳餵養的寶寶基本上不需要額外餵水;人工餵養的寶寶則需要在吃奶以外加餵一定量的白開水,以防止寶寶上火。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就是醣類,主要功能是為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母乳和牛奶中的乳糖、配方奶粉中的蔗糖、葡萄糖、玉米糠漿含有澱粉中被人體內的澱粉酶分解後產生的麥芽糖和葡萄糖,都是寶寶可以獲得和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4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100~120千卡的能量,主要從母乳、牛奶或配方奶中獲得。4~12個月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90~100千卡的能量,除了母乳、牛奶或配方奶,還可以透過米粉、米糊、麥糊、粥、軟飯等含澱粉的食物來獲得。此外,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水果,胡蘿蔔等蔬菜裏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最重要的營養素。寶寶體內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份都有蛋白質參與。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維持新陳代謝的正常執行。
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肉、蛋、奶和各種豆類食品。剛出生的寶寶,母乳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不吃母乳的寶寶可以從牛奶、配方奶粉、雞蛋、肉類、豆制品和芝麻、核桃等各種幹果裏獲取所需要的蛋白質。
相比較而言,動物性食品裏所含的蛋白質品質更高一點。因為它們含有比較全面的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蛋白質裏通常會有1~2種必需的胺基酸含量不足,需要和含有其他型別蛋白質的食物搭配起來,才能保證比較全面的營養。
寶寶對蛋白質的需求與餵養方式有關,並且隨生長階段的變化而有所不同;1個月以內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2g蛋白質,牛奶或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3.5g蛋白質,用豆奶等大豆制品餵養的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4g蛋白質。
1~6個月以內的寶寶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大約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4~2g的蛋白質補充。這些蛋白質主要從母乳、牛奶或配方奶中獲得。每100ml母乳含有1g左右的蛋白質;配方奶粉所含的蛋白質較多,大約是母乳的兩倍,每天吃7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基本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6~12個月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5~3g的蛋白質,除了吃母乳或配方奶,還可以透過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魚、肉、蛋、奶、海鮮等,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當然,母乳和配方奶仍是寶寶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脂肪
脂肪不僅能為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一定的能量,也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比如磷脂,就是構成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脂肪還能為寶寶提供人體必須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還具有保暖、緩沖外界壓力、保護內臟的作用。含脂肪豐富的食物主要是食用油、肉類、蛋黃和堅果。相比較而言,畜肉含的脂肪比較豐富,但多數是飽和脂肪酸;家禽、魚類的肉含脂肪比較少,但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很多,比較適合寶寶的需要。
蛋黃的脂肪含量比較高,約為30%左右,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此外,母乳和牛奶等乳制品裏也含有脂肪,並且母乳裏面所含的大多數是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是1歲以內寶寶獲取脂肪的最好來源。1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15~18g的脂肪,主要透過母乳、牛奶或配方奶獲得;1~12個月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攝入4g左右的脂肪,除了母乳、牛奶(或配方奶)和魚肝油,還可以從植物油、肉類以及花生、芝麻等富含脂肪的雜糧裏獲得。
維生素
維生素的主要作用是維護機體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在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中,以對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C的需要最為突出。
鈣
鈣是組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元素,此外還有調節神經、肌肉的應激性,降低神經和肌肉興奮程度,啟用並調節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凝固、調節人體內滲透壓、維持人體酸堿度平衡的作用。
如果寶寶缺鈣,首先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使寶寶出現佝僂病、方顱、骨骼變形、牙齒不齊等骨骼病,其次還會出現多汗(常常會導致枕禿)、夜哭、夜驚、免疫力低、容易煩躁、食欲不振等癥狀,還可能延緩寶寶的發育。
1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400~600毫克鈣。1~6個月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大約需要300毫克的鈣,人工餵養的寶寶每天大約需要400毫克的鈣。6~12個月的寶寶每天對鈣的需要量是600毫克左右。母乳、牛奶、雞蛋、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食物裏含有豐富的鈣,特別母乳和牛奶,含鈣量比其他食物要高出很多。
但是需要註意:在透過添加含鈣豐富的輔食時,要避免吃太多含磷酸鹽、草酸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免吃進去的鈣和這些物質產生反應,生成不容易消化的沈澱物,影響鈣的吸收。在補鈣的時候還要註意為寶寶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在很多時候,寶寶缺鈣不是因為攝入的鈣質少,而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D,鈣的吸收和利用率不高造成的。
鐵
鐵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之一。它不但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還具有促進血液向組織輸送氧氣、調節呼吸和能量代謝、促進β-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增強人體免疫力的生理功能。如果寶寶缺鐵,最直接的後果是出現缺鐵性貧血,還會損害寶寶的認知能力,造成心理活動和智力發育異常,降低寶寶對各類疾病的免疫力,使寶寶出現倦怠、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但是也不能給寶寶補充太多的鐵。血液中的鐵質過多,不但不能增加寶寶的免疫力,還會因為被細菌吞噬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增加寶寶受到細菌感染的機會。寶寶剛出生時,會從媽媽那裏得到一部份鐵,以滿足自己生長發育的需要。4個月以後一般就要考慮給寶寶補鐵,避免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一般寶寶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1毫克左右的鐵,早產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2毫克鐵,最多每天不要超過15毫克。
各種動物血、動物肝臟、瘦肉、雞蛋、黑木耳、海帶、發菜、紫菜、香菇、黃豆及綠色蔬菜等食物裏都含有比較豐富的鐵,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添加。一般來說,動物的肝臟、肉類、動物血和黃豆等食物中所含的鐵比較高,可以達到15%~20%,谷物、蔬菜、水果裏所含的鐵的吸收率則比較低,僅為1.7%~7.9%。
鋅
鋅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寶寶體內一百多種酶的組成成分,這些酶對寶寶的身體組織呼吸和蛋白質、脂肪、糖、核酸等物質的代謝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此外,鋅還是唾液蛋白、維生素A還原酶和視黃醇結合蛋白合成過程中的重要物質,並具有促進味覺發展、促進維生素A的運輸和利用、保護皮膚健康、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還有助於抑制癌癥的發生。
寶寶缺鋅的最初癥狀是消化功能減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由於缺鋅會影響舌黏膜的功能,使味覺敏感度下降,容易使寶寶厭食,有的還會出現異食癥(如喜歡吃泥土、煤渣等)。缺鋅還會使寶寶免疫力降低,容易受病菌感染,傷口愈合緩慢,出現口腔潰瘍反復發作、舌黏膜成片剝脫的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地圖舌」)。另外,缺鋅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使寶寶患上缺鋅性侏儒癥,或造成寶寶智慧發育落後。
寶寶從母體裏帶來的鋅儲備很少,出生後幾乎全靠從食物中獲得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鋅。如果媽媽的體內不缺鋅,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鋅。吃牛奶、缺鋅或低鋅的配方奶粉的寶寶經常出現缺鋅的情況,需要透過添加含鋅量比較高的輔食進行補充。
動物肝臟、貝殼、魚類、牡蠣、瘦肉、堅果、蛋和豆類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鋅。
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應該攝入3毫克鋅,可以透過母乳或對鋅進行強化的配方奶來獲得;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攝入5毫克左右的鋅,除了母乳和配方奶,還可以從營養米粉、魚、蛋、肉、谷類食物、肝等輔食裏獲得。
磷
磷也是人體內極為重要的元素。它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還是所有細胞中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的構成元素,對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協助身體分解脂肪和澱粉,為寶寶提供能量,調節人體內的酸堿度平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了磷,寶寶的骨骼和牙齒首先要受到影響,出現骨質疏松、軟骨病、牙齒發育異常等病癥。
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大約需要300毫克的磷;6~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500毫克的磷。除了母乳、牛奶和經過磷強化的配方奶,蛋黃、魚、瘦肉、動物肝臟、動物腎臟、蝦皮、海帶、紫菜、香菇、銀耳、花生、核桃肉、南瓜子等食物裏都含有比較多的磷,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為寶寶補充磷。
鈉
鈉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寶寶的正常血壓,調節寶寶尿液中礦物質的排泄,維持寶寶體內酸堿度的平衡。此外,鈉還是胰汁、膽汁、汗和淚水的組成成分,並具有增強寶寶肌肉和神經的興奮性的作用。
鈉的主要食物來源是食鹽。4個月內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每天大概需要23毫克的鈉,完全可以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不必額外補充。這時候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完全,攝入過量的鈉反而會對寶寶的腎功能造成損害,所以,4個月以前的寶寶應該嚴格限制鈉的攝入量,禁止給寶寶添加任何含鹽的食品和飲料。5~6個月的寶寶仍要嚴格控制鈉的攝入量,每天應該不超過200毫克,換算成食鹽量就是0.5g(包括寶寶一天中吃到的所有食物的含鹽量)。
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一些營養米粉和蔬菜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鈉,基本不需要再額外添加食鹽。7~12個月的寶寶可以少量地吃一點食鹽,但仍需要控制攝入量。這時候的寶寶每天對鈉的攝入量應該不超過400毫克,換算成食鹽量就是1g(這包括寶寶一天吃到的所有食物中的含鹽量)。在給寶寶加鹽的時候,不要以媽媽的口味為標準,只要加上極少的一點點,使食物稍微能感覺到一點鹹味就足夠了。
碘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除了促進寶寶身高、體重、骨骼、肌肉方面的生長和發育,碘還具有調節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促進糖和脂肪代謝、調節體內的水鹽平衡、增強寶寶體內一百多種酶的活性、調節能量轉換的作用。
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對碘的需要量大概是40微克左右,7~12個月的寶寶每天對碘的需要量大概是50微克左右。加碘奶粉、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菠菜、芹菜等食物的含碘量比較豐富,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寶寶添加這些食物。
其他微量元素
到目前為止,科學界確認的和人的生命健康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除了前面提到的鐵、鋅、碘等,還有銅、鉆、錳、鉻、硒、鎳、氟、鉬、釩、錫、矽、鍶、硼、銣、砷等。這些微量元素都自己獨特的生理功能,盡管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對維持人體的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卻十分必要,一旦缺乏就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由於各種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種類和數量有很大的差別,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粗糧、細糧結合,葷素搭配,才能滿足寶寶的基本需要。
Tips
嬰幼兒食用保健食品需征求醫生意見,按不同年齡、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缺什麽補什麽,並要合理搭配,不可盲目食用。
四、輔食的制作工具
做輔食常用的烹調工具
1食品分類容器
適合按照每天的份量給寶寶儲存小塊或粉狀食品。
2菜板
為寶寶制作輔食的必備工具。最好為寶寶準備一個專用菜板。
使用要點一:定要經常消毒。最好每次用之前先用開水燙一遍。
3刀具
包括菜刀、刨絲器等。避免跟大人混用。
使用要點:切生熟食物的刀一定要分開。每次使用後都要徹底清洗並晾幹。
4蒸鍋
用來為寶寶蒸食物,像蒸蛋羹、魚、肉、肝泥等都可以用到。
使用要點:可以使用小號的蒸鍋,既節能又方便。
5湯鍋
用來為寶寶煮湯,也可以用來燙熟食物。
使用要點:可以使用小號的湯鍋,既節能又方便。
6榨汁機
用來為寶寶制作果汁和菜汁。最好網眼特別細,可以分離部件清洗的。
使用要點一:定要清洗徹底。使用前最好用開水燙一遍。
7研磨器
用來將食物磨碎。制作泥糊狀食物的時候少不了它。
使用要點:一定要清洗徹底。使用前最好用開水燙一遍。
8過濾器
用來過濾食物渣滓,給寶寶制作果菜汁的時候特別有用。網眼很細的不銹鋼濾網或消過毒的紗布都可以。
使用要點:使用前用開水燙一遍,使用後要清洗幹凈並晾幹。
9擦板
寶寶的食物要求細碎,有了它,可以方便地將各種果蔬擦成細絲,還可以用來擦起司。
10攪棒
用來攪拌泥糊狀食物。如果不想用市場上出售的電動攪棒,也可以用幹凈的筷子代替。
11計量器
用來計算輔食的量。可以用一個事先量好重量和容積的小碗充當。
使用要點:註意清潔。使用前先用開水燙一遍。
寶寶專用餐具
1叉子、安全湯匙
餐具的粗細要適
合寶寶抓握。叉子尖端有圓形設計,能夠避免寶寶使用時刺傷喉嚨。
2附吸盤餐碗
具有底部附吸盤的餐具,能牢牢地固定在桌上,避免寶寶打翻餐具,傷到寶寶。
(點選下方免費閱讀)
關註小編,每天有推薦,量大不愁書荒,品質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書,也可以在評論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共享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