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兒子 14 歲,初二上期突然鬧著休學,我們拗不過只能答應。可接下來半年, 他沈迷遊戲、日夜顛倒、拒絕溝通,復學遙遙無期,我真的快崩潰了!
回想前 14 年的教育歷程,我想不通兒子為什麽會變成如今的模樣?
一直以來,我和老公對兒子要求不高, 不指望他考名校光宗耀祖,只求他做事態度端正,所有事能盡力而為就行。
可就連這小小的要求,他都做不到。
上小學時,兒子的學習態度就很差, 作業全靠催,上課不認真,把老師的話當耳旁風 ,而這恰恰是我們最不能忍受的。
我和老公都覺得孩子不能太慣,為了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輪番上陣,一邊跟他講道理:
「我們不求你考前幾名,但學習就要有個學習的態度,作業要認真完成,老師教的知識要盡力掌握。你現在應付學習,將來應付工作,怎麽成為靠譜的人?」
一邊嚴抓習慣,我給他制定了嚴格的學習時間表,只要沒按照計劃做,批評打罵毫不手軟。
可嚴格管理幾年,兒子不僅沒改掉態度懶散的毛病, 還想方設法偷懶,故意隱瞞作業,被老師罰站也毫無羞恥心。
本來小學就夠令人頭疼了,上了初中更不得了。
以前雖然不情願,但他還要按我們的要求做,可上了初中,我們只要在學習上提點什麽要求,他就捏著拳頭吼: 「煩死了,給我閉嘴!」
在兒子面前,我們 毫無威信可言 ,說又聽不進,管又管不到。
初一下期,兒子考了全班倒數第 10 ,我跟老公是真慌了, 考不上高中,學歷就會成為他一輩子的硬傷。
老公本想跟他講道理,但兒子一句 「還有比我更差的」徹底把老公惹怒,隨手拿起衣架就狠狠把他打了一頓。
02
那天,兒子雖然被揍得全身青紫,但他卻毫不悔改,甚至惡狠狠地跟我們放狠話: 「行,你們讓我學,我偏不學!」
從那以後, 他完全躺平了,補課不去、作業不做,黑白顛倒,經常遊戲玩到早上 6 點,再一覺睡到下午,家裏做的飯一口不吃,只吃外賣。
我不給錢就像瘋了一樣吼叫,把房間亂砸一通。
開學也不返校,鬧著休學。
老公徹底放棄: 「我們盡力了,人各有命,他就不是學習那塊料。」
我不甘心放棄,但又迷茫無措。
沒辦法,我開始學習育兒知識,當我看到很多父母透過改變方法,讓孩子重返學校時,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2 個月時間,我的筆記本寫了滿滿 2 大本,才終於搞懂,兒子走向休學,竟我和老公一步步推動的。
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 最愚蠢的教育,就是父母 「沒威信」,孩子稱霸王。
其實,兒子上小學時,我和老公就意識到威信的重要性,我們覺得他態度不端正,才把我們的話當耳旁風,就是因為不怕我們。
為了增加威信,我們變得很嚴格,還制定各種規則,只要沒做好,我們就嚴厲批評,打手板、罰寫都是家常便飯。
我們以為嚴格管控能幫兒子樹立良好的行為規範,但我們錯了!
小學時, 我們在力量上有絕對優勢,兒子表面屈從,但這不是威信,恰恰相反,他不認為我們是為他好,而是在控制他。
於是, 對立厭惡的種子埋下了。
上初中後,隨著身體力量的成長,他有能量跟父母爭奪權利。
這時,我們讓他幹什麽,他就偏不幹什麽。 他還要逼我們認錯,不惜用學習當籌碼來報復,透過不學習逼我們妥協。
孩子的壞習慣確實令人頭疼,但必須承認,我們的 過度管控激化了矛盾 ,讓孩子跟我們對立,沒有誰會聽從一個自己討厭的人的話,這才是我們威信全無的根本。
事實上, 威信不是令人害怕恐懼,而是讓人敬重信任。
當孩子相信父母會無條件跟他站在一邊,尊重塔克辛任他時,他才會相信父母的建議安排是為他好。
有信任,才有配合。
那麽,針對已經叛逆厭學的兒子,我到底該怎麽做呢?
透過學習實踐,我總結了 3 個方法,在長達 6 個月的堅持後,我終於成功將兒子送回學校,並激發了他對學習的自覺性。
下面是具體的方法。
03
(1) 父母做事松弛體面,孩子才會尊你敬你
帶入一下:
一個整天盯著你、揪你錯處,稍不註意就批評打壓、破口大罵的領導,你不會覺得他是想提升你的業務水平,只會覺得他故意針對。
這樣的領導沒有威信,只會令人厭煩討厭。
同理,父母整天嚴格管控,發飆打罵,也很難讓孩子信服。
所以, 把自己變得體面,學會控制情緒,改善在孩子心目中的暴躁形象,孩子才會尊你敬你。
再看兒子日夜顛倒玩遊戲我通透了,既然他故意用擺爛不學習來氣我,我就一定要表現淡定。
我不再把心思放他身上,先保證自己過得開心。
晚上吃完飯,我和老公就去散步逛街;周末,我們約著朋友一起玩。對兒子,我們不再表現出急迫。
果然,我們松弛了,情緒穩定了,跟兒子的沖突就少了。
以前家裏充滿火藥味,一句話就能挑起爭端。
現在,我們樂樂呵呵地吃飯, 兒子感受到的是和諧歡快,知道我們不會為難批評他,也變得松弛了。
他不再整天鉆在房間裏玩手機,吃飯也願意上桌了,有時我跟老公聊到有趣的話題,他還會主動參與。
覺得玩手機無聊,他還會跟著視訊做做菜,我們及時給出認可鼓勵,關系親密後,看我們的眼神都變了。
(2) 不自覺不是習慣差,而是沒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成功,把 「我不行」變成「我能行」,態度就積極了。
以前,我和老公的教育手段都很單一,覺得要打服罵夠,兒子才會對自己提高要求。
但其實,態度差不自覺是沒足夠的成就感,如果每件事都做不好,他就沒有繼續的勇氣。
所以, 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先要讓他成功,當他有 「我能行」的自信時,態度就積極了。
改善關系後,兒子還是願意配合我們。
我們定了一個目標 ——每天學習 2 小時。
一開始,兒子完成得很差勁, 太久沒碰書了根本學不進去,看個 10 分鐘就把手機拿出來瞅一眼,一看就沒專註。
要是以前,我肯定很失望,指責他這麽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但現在,我知道 我的目標不是找問題,而是找進步 。
我認真記錄著他的改變。
第一天, 我告訴他: 「你今天不僅完成了 2 小時的學習,而且 一直在克制手機的誘惑 ,太令我意外了! 」
第二天, 我告訴他: 「今天你看書 最長一次性堅持了 32 分鐘沒看手機,比昨天專註了 ! 」
第三天, 我告訴他: 「今天你看書的時候 用筆做了記號,學習方法值得稱贊,而且你重新規劃了時間,先學習再玩的手機,時間安排很合理。 」
……
我堅持 有理有據地說進步、給鼓勵 ,兒子滿臉喜悅,於是更加賣力。
他不僅把每天 2 小時的學習目標完成了,還主動把時間提升到 3 小時甚至更多。
這種積極向上的狀態,讓我欣慰又感動。
( 3 )持續的動力源於絕對自信,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毫無畏懼一往無前
透過給幫兒子獲得成就感,他很快完成每天學習 4 小時的目標。
但超過 4 小時,他的學習狀態直線下降,要麽拖拉,要麽焦躁。
要是以前,我肯定會給他制定規則。
但這次,我決定引導他自己想辦法。
我先給他 情緒上的理解 : 「你最近遇到了瓶頸,超過 4 小時後就沒什麽動力了對吧?」
兒子點點頭,我 繼續引導 : 「你覺得是什麽問題呢?」
兒子說: 「我也不曉得怎麽回事,心裏想再學習一下,但又控制不住玩了一局又一局,結果時間不夠了,想著明天再改,結果第二天還是一樣。」
兒子的反思很深刻, 我忍不住給他一個贊許的眼光,然後繼續引導他思考方法 : 「那你有什麽辦法嗎?」
我的贊許給了兒子安慰,他開始認真思考:
「要不早上你們把我手機拿走,中午你們再還給我!」
按照這種方法,兒子一下子實作了每天 6 小時的學習目標。雖然前期沒有手機他表現的坐立難安,但經過 1 周的戒斷,他逐漸適應沒手機的狀態,學習認真了不少。
他自己思考問題,找解決方法,並堅定實施,最終證明了方法的有效,這給了兒子巨大的自信。
他甚至把手機戒斷變成一種挑戰,每增加 1 小時的學習時間,他都會無比興奮。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繼續強化了他的信心,面對學習他不再恐懼厭煩,反而充滿挑戰欲。
以前他討厭作文,但現在他開始研究優秀範文並模仿,一個多月就找到了寫作技巧。
以前他討厭記單詞,但現在他透過看 「最強大腦」總結了一套自己的記憶方法,每天都在挑戰記更多的單詞。
……
他的口頭禪都變成 「這簡直小菜一碟」。
休學整一年,兒子成功返校,連老師都驚訝他的改變。
更令我意外的是,當我們不再過度幹涉他,而是選擇尊重他,並用恰當的方式支持他後,權威悄然建立,他非常在意我和爸爸的意見,自己搞不定就會來問我們。
中考,兒子自己想了一個學校,我們也有心目中合適的學校,在跟我們商量後,他采用了我們的方案。
整個過程順利得不可思議。
如今,兒子已經上高一了,學習上他不再需要我們操心,他給自己定好目標,考完試自己分析原因,甚至主動要求補課。
老師說他學習積極,是班級培養的重點物件。
經此一事,我才真正明白: 學習是孩子的事,父母不過度幹預,早早消耗孩子的學習熱情,把精力放在建立權威上,根本不會有所謂的叛逆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