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必要!
「兒童每天使用詞匯的86%-98%都與父母一致,父母的每一句話,漸漸變成孩子將來的模樣」
我相信大部份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位 情感豐滿,善於表達,學習力好 的孩子。
不要以為只要滿足嬰兒吃喝拉睡幾項大事就足夠了。
不是的,吃喝拉睡只是小寶寶最基本的需求,除了滿足寶寶生理的需要外,還要滿足寶寶心理的需要。
如果你是一位細心的媽媽,約寶寶兩個月時,你逗他對他笑,你會發現他會用肢體語言咿咿呀呀地回應你,甚至也會對你笑,會觀察你的反應。根據美國兒科協會寶寶到了第二個月,他會每天花更多的時間觀察和傾聽周圍的人,他知道大人會娛樂他、安撫他,餵他,讓他感覺舒服。
除了來自生理需求的滿足,讓他感覺滿足和快樂外,寶寶聞到父母的味道、聽見熟悉的聲音、看到熟悉的相貌都會讓他感覺很快樂很有安全感。
和寶寶說話是你與寶寶建立連線非常好的方式,增強你與寶寶的親子關系。
寶寶一出生每1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線,其帶來的讓人難以置信、錯綜復雜的大腦回路便是大腦的構造,影響孩子的所有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力、情感、動手能力,當然還有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將為孩子日後的社交、情商和認知能力的開發奠定基礎。 [1]父母早期的語言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因素,父母對孩子說了多少話以及如何對孩子說話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在【父母的語言】3000萬詞匯塑造更強大的學習型大腦一書中,談到一項研究:來自各階層42組家庭(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中等社會經濟地位家庭、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參與了研究,經歷三年時間的研究得出,
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即,父母應該對孩子說多少話,應該怎麽和孩子說話。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會越好,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沒有太大關聯。此項研究得出,父母對孩子早期說話的多少產生的真正的差異是:
父母真的很有必要和嬰兒聊天,而且聊天方式也很有講究。【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中講到的最佳化大腦發育的親子溝通原則:3T原則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1.共情關註
有意識地觀察孩子在關註什麽,孩子關註什麽,你也關註什麽時,叫做共情關註。
做到共情關註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使用「兒向語言,也稱為嬰兒語」,其實就是我前面提到過的媽媽腔。
使用這種腔調和寶寶說話,能夠很好的加強親子之間的關系,孩子會喜歡媽媽和他說一樣的話。
共情關註的本質可概括為三步: 觀察→理解→行動
我的理解是,當我們聽到寶寶發出需求訊號時,我們應該停下手中的工作,觀察孩子的需求,明白知道孩子需要什麽,然後采取行動滿足寶寶的需求或給出你的建議。
2.充分交流
如何充分交流?
講述:
對孩子來說講述是讓孩子沈浸在豐富語言環境裏的好方法。講述能夠除了能夠擴充套件孩子的詞匯量外,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匯發音和語意之間的聯系。即聽到一個詞就立馬知道它是什麽東西或什麽事情。
如何講述?「使用媽媽腔」
平行談話: 父母和孩子一邊談論當下發生的事情,一邊有眼神的交流
少用代詞: 父母和孩子講代詞,孩子會感覺到很困惑孩子接觸到的語言環境越豐富,那他聽懂詞匯、理解詞義的能力就會越強,使用詞匯的時候也會得心應手。
語言的擴充: 是在孩子現有的詞匯水平上,幫助他們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添加一些動詞、形容詞、介詞短語來達到擴充的效果。舉例:抱抱→寶貝,是想媽媽抱抱你了嗎?好吃→媽媽今天做的蝦仁面條很很好吃。
語言支架: 當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復孩子兩三個詞,如果孩子能說出兩三個詞,父母就可以用短句回復孩子。
3.輪流談話
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時輪流參與對話,這不僅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準則,還是3T原則中的重要一環。
如何做?
首先父母要「共情關註」孩子的興趣,然後跟孩子「充分交流」,無論是父母發起的互動,還是回應孩子發起的互動,關鍵的一步父母必須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這是輪流談話至關重要的一步。
參考
- ^ 達娜•薩斯金德,父母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