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問題並不是個案,很多孩子剛滿1歲,就顯現出各種不良行為的端倪呢?
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等反常行為,其實意味著孩子的不同需求——只不過很多人都和題主一樣,覺得「這貨還處於外星人無法溝通階段」,怎麽說都不聽。
一看到孩子動手打人,一些爸媽第一時間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麽亂打人呀?」然後給予斥責和懲罰。
實際上,對於0-3歲孩子來說,打人、抓臉、扔東西的行為,並不一定都是攻擊性行為——這些反常的行為背後,往往反映出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展出來的新需求。
滿足生理需求
對0-1歲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看似攻擊性行為的背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例如: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實質的「攻擊性行為」,這些令人惱火的大人、抓臉、亂叫等行為也並非為了給他人造成傷害,而是作為滿足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的一種手段。
實際上,滿地跑和各種運動,也是孩子對於自己旺盛精力進行消耗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孩子所需的一種需求。
觀察和探索
孩子的動作發展是有裏程碑的,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三翻六坐、七坐八爬」,都是不同月齡的孩子正常發育時所必經的過程。
到孩子1歲左右,精細動作和粗大運動技能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也開始逐漸形成——他會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去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一切,例如:
實際上,6-10個月的嬰兒就已經能根據不同物件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索了。
進入1歲以後,絕大多數孩子的動作行為,其出發點是為了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世界。研究發現,在面對不熟悉的物體表面時,有的寶寶會主動用手觸碰或拍打其表面,並不是為了制造噪音,只是想動手試試看,這些物體表面是不是適合運動和玩耍。
練習新的技能
0-3歲的孩子非常喜歡重復,因為重復正是他們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
研究人員讓兩個剛會走路的雙胞胎,一個每天練習15分鐘,一個不加練習。10天的練習後,他們發現,每天訓練的嬰兒明顯走得更穩。
很多時候,孩子的重復是為了不斷地學習——盡管其中一些行為是令成人感到不舒服的。
引起家長註意
如果說絕大多數孩子的 哭鬧 是因為沒有達成願望的沮喪和發泄,那麽絕大多數孩子的 尖叫 則是為了引起家長的註意——尤其是總在看手機的家長。
我不是一個對電子產品極其保守的人,實際上,我自己陪著小萌的時候也會時不時看看手機;但是,這是在確保孩子安全、及時回應孩子的前提下進行的。
但對很多人來說,一旦摸到手機,就難以做到及時回應。
智慧裝置讓我們把工作搬回了家裏、把社交搬回了家裏——卻擱置了家裏的事:好好吃一頓飯、用心陪伴孩子、認真地互相傾聽和交流。
當孩子叫「爸爸」、「媽媽」沒有回應,當孩子走過來摸摸你沒有回應,當孩子指著自己想要的物品看著你沒有回應,當孩子急的哼哼叫你沒有回應……但是當他們一尖叫時,你卻會突然把目光從智慧裝置上移到他們身上時,聰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尖叫是有效的,它能讓爸爸媽媽註意到我。
他們越來越多地尖叫、哭鬧、撒潑打滾——只是為了引起你的註意。
如果無法及時註意並回應孩子的需求,也無法與之商量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不管你如何打、罵、教育,孩子仍然會選擇唯一有效的吸引你註意的辦法:尖叫。
自我意識的發展
我們總是聽到「糟糕的兩歲」(Terrible Two)的說法:2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意識,開始嘗試著探索和試探大人的邊界,會讓爸媽感慨:「當初那個乖寶寶去哪兒了?」
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從1歲就開始了。
有趣的是,孩子心裏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是不被允許的;但他們只是在挑戰你的權威,觀察你的反應。
在小萌1歲3個月時,我們明確告訴過他不能扔東西;每次他想故意扔東西時,都會悄悄把手裏的東西拎到桌板邊緣,然後眼睛註視著我,期待我的反應——如果我及時發現並制止了,他就會消停一陣;但如果我沒有看見,他就已經扔下去了,那麽我的任何反應(皺眉、生氣、教育他)都會讓他哈哈大笑。
發展的正常階段
說到底,孩子這些反常或令人不舒服的行為,其實只是說明他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只要克服了這些小問題,很快你就將看到一個飛速發展的寶寶。
很多現代的心理學研究者都開始認同,孩子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
皮亞傑認為,兒童早期的吮吸、伸手夠東西等動作就是為認知發展服務的。他提出,嬰兒在主動抓取身邊的玩具並成功後,就積累了感性經驗,獲得了對玩具的整體知覺;而這些知覺有助於他們在下次抓取玩具時,更有目的性,從而更加熟練和精確。
Campos認為,新的動作技能能夠重組孩子和環境的互動關系,從而促進個體認知能力的提高。
董奇(現在已經是北師大的校長啦)等國內研究者也發現,孩子對於空間認知能力更多地受到其爬行經驗的影響,而與我們通常認為的年齡無關。
孩子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是互相促進的。
一方面,伴隨著動作學習水平的提高,孩子在物體、空間、時間、自我以及自我與客體間的關系、因果關系等方面的認知水平也逐漸發展起來。
另一方面,孩子透過主動地探索環境、尋求環境的刺激、促進自身認知的發展,並且不斷地整合借助於爬行、抓握、行走、觸摸、 觀察、聆聽等途徑獲得的經驗,協調動作、增強動作的目的性與適應力,促進自身的動作發展。
英國早教專家一直強調父母要讓孩子多運動,因為孩子在「動起來」時學得最好,尤其是男孩。
在孩子出現這些令人不舒服的「反常行為」時,爸爸媽媽不必過度緊張或者立刻給予上綱上線的定性,而是從內心中接受這是孩子成長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再想辦法引導。
實際上,相較那些乖乖呆一天的小寶貝,看起來調皮搗蛋的寶寶往往擁有更強的探索欲望,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會促進他們積極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促進其動作的發展。
那些看似不聽話的「小刺頭」往往有更為堅定的自我意誌:這種品質是有助於他們在未來面臨挑戰和選擇的。
攻擊性行為
排除了以上因素,我們再來看看孩子打人的攻擊性行為。
盡管孩子在爸媽眼中(尤其是媽媽眼中)永遠都是純潔無暇的天使(以至於很多媽媽每天在朋友圈連發九張別人看不出區別的孩子照片), 但不能對孩子一切反常行為都采取寬松、妥協的態度 。
研究表明,孩子最早從1歲開始,就可能顯現出攻擊性行為;如果包括無意識的侵犯行為,這一年齡可追溯至更早時。
學界對何謂「攻擊性行為」有諸多解讀,但無一例外地將「有意傷害」作為其根本特征。
對攻擊性行為的分類也是眾說紛紜,為方便各位爸媽理解,萌媽選擇了相對淺顯易懂的分類,包括:
孩子從2歲開始,身體的攻擊行為容易由多變少,言語攻擊由少變多,並且男孩會更多地參與到沖突事件中。
進入小學階段,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逐漸減少,但少數孩子的攻擊行為會越來越明顯,並行生於特定的成對關系之中,越來越具有以人定向和敵意的性質。
青少年期又是嚴重的攻擊和暴力行為上升的時期,比之前發展階段的攻擊的嚴重性和危險程度更大。
這些攻擊性行為可能與大腦發育的生理因素、化學物質失衡等營養因素,例如,有研究者指出糖攝入過多與攻擊性行為有關;還與父母使用暴力或教養中存在矛盾等教育因素、挫折和受排擠,例如媒體中的暴力內容等社會因素有關。
實際上,攻擊性行為是疏導受壓抑心理的一種途徑。
這種行為有其積極的一面,因為就算是成人,可能也會選擇打拳等方式來發泄;但由於攻擊性行為存在故意傷害的特點,因此需要從其受壓抑的心理出發,對癥下藥地予以疏導。
爸爸媽媽可以嘗試讓孩子明白「打人、罵人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並引導他們了解和實施其他良性的解決方案和發泄途徑。
分析了原因,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處理辦法。
滿足合理需求
既然孩子的這些反常行為,是來自身心發展的合理需求,那麽我們需要去了解並滿足合理的需求。
例如孩子可能喜歡尖叫。如果孩子的尖叫是為了引起家長的註意,那麽家長就要在孩子還沒有尖叫時註意觀察並回應他的需求。
小萌也有過幾段尖叫期。
引導和限制
有一位媽媽,她家孩子特別用鐵勺喜歡敲不銹鋼制品,一直敲到幼稚園畢業;她覺得能容忍,而白天鄰居大多不在家,也不會對其造成困擾。所以,白天,她允許孩子隨便敲敲打打,但一到下班分時,就把勺子收了起來。
這是她家的兩全其美方案;然而,如果喜靜的家長,一定難以忍受,那麽就需要尋找其他解決方案,例如:
這些做法都是見仁見智的:重點是 如何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讓家長感到難受。
小萌一歲左右非常喜歡亂扔東西,這時我會拿出一疊過期的卡片和一個盆子來,鼓勵他將各種不同的卡片扔到盆子裏去。這樣即滿足了他喜歡扔東西的需求,又將後果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這個遊戲很快就有了升級版:隊友會帶著小萌往空箱子裏扔球,從網球、桌球到小皮球。這讓小萌意識到這些東西是可以扔的,而其他食物則是不可以扔的。
顯然,沒有解決辦法可以一勞永逸。
小萌一歲三個月時,坐在自己的小餐桌上扔東西的情況,也時有反復。這時,我們總是及時地替換給他可以扔的東西;並且允許他將一部份不吃的食物(例如櫻桃核等)扔到垃圾桶裏。
現在小萌已經學會了把各種垃圾扔到垃圾桶裏,成為家裏心細手巧的清道夫,並且上次萌媽帶小萌去西單大悅城時,他一定要把休息區幾片別人扔在地上的糖紙撿起來,丟到一旁的垃圾桶裏去。
提醒和賞罰
有時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試圖造成傷害的。此時可以采取提醒及賞罰並重的激勵措施,來限制和規範孩子的行為。
盡管我很認同對孩子的教育需要「溫柔而堅定」,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在第一次發現時則需要「嚴肅地制止」,向孩子闡明厲害,並且反復鞏固。
例如小萌很愛吃各種東西,當然也就對充滿食物的廚房很感興趣。廚房裏布滿了各種危險的廚具,當然不能讓他進入。所以在他第一次試圖進入的時候,我們就會清楚地說明,並讓他註意看廚房入口出不同圖案的地磚。
每一次,他只要乖乖呆在廚房門口,我從廚房出來時都會給他一小塊食物作為獎勵;而當他進入廚房時,我都會在語言上重復「不能進廚房」的相關說明,並及時地將他抱出來。同時,這是我們全家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因為廚房裏是爸爸或者別人,就可以進入。
小萌明白了不能隨便進入廚房,之後帶他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
令爸爸媽媽很煩擾的0-3歲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尖叫等行為,都曾在我家小萌身上出現過。
對小萌打人抓臉的行為,我們采取「一邊不經意地躲開、一邊選擇無視」、「立即用其他事物吸引孩子註意力」等辦法,讓孩子覺得這些行為很無趣:既不能吸引爸爸媽媽的註意力,也沒有讓他們出現有趣的反饋。
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愛打人就隨他去吧,等大了自然就明白事理了——這並不是愛,而是懶和不負責任:不去試圖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動機,而是忍受孩子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或增加的負擔。
還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在公共場合尖叫和毀壞公物也沒事——反正值不了幾個錢嘛。實際上,孩子從1歲開始就明白自己行為的正確與否的,他只是在試探大人的反應,挑戰大人的權威。如果家長在原則問題上往後退,或者明明說了不允許卻一不忍心就準了,那麽就會在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逐漸喪失孩子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也會讓孩子難以從你身上得到安全感。
很多時候,別人以為你家生下來就是天使寶寶,卻少有人看到你在養育孩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家長不可能將所有教育的職責都推給學校;尤其是對0-3歲的孩子來說,家庭幾乎是他們最早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學校。
養娃不易,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 Von Hofsten, C. & Ronnquvist, L. The Structuring of neonatal arm moverments. Child Development, 1993, 64:1046-1057.
[2] Adolph, K.E. Lear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 locomo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1997, 62:251.
[3] 馬明偉. 個體早期動作發展研究評述. 心理科學,2010,33(2): 387-389.
[4] 王憲鈿,張梅玲等譯. 皮亞傑發生認識原理.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2-24.
[5] Betenthal, B.I. Campos, J.J. & Barrett, K.C. Self-produced locomotion: An organizer of emotional , cognitiv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infancy. In R. Emde & R. Harmon,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development. New York: Plenum,1984, 175-210.
[6] 董奇,張華,曾琦,陶沙. 爬行經驗與嬰兒空間認知能力的發展. 心理科學,2001:24.
[7] 耿誌濤,胡曉蓉. 論嬰兒動作學習的主動性.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2): 21-22.
[8] Marjorie Ouvry. Going out play and learn. The British Early Education Website.
http://www. early-education.org.uk/ going-out-play-and-learn
[9] 滿晶,馮誌堅. 在強化動機的條件下動作分得的訓練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 現代中小學教育,1992(05): 57-59.
[10] 鄔綺文. 嬰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上海師範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11] 紀林芹,張文新. 兒童攻擊發展研究的新進展.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7(02).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