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要不要生不是一個別人能給回答的問題。
給你意見的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個體經驗,而生育這件事真是因人而異。就連醫生都無法確定回答你的問題。最多只能告訴你一些基礎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癥、子宮肌瘤等會增加懷孕風險。而你說的那些身體狀況聽著挺嚴重,其實並不在特別提高風險的疾病之列。
但即便如此,生育也是一件說不準的事。
不一定高風險,但肯定是說不準。
有人身體狀況很好,也可能在懷孕或生產過程中出現意外。有人整天病懨懨,生育之後像換了個人,食欲開啟了,吸收好了,人反而健壯了。
這都是有可能的,這些個體經驗也都是真實的,你信誰的呢?其實了解一下就好了,誰的也別信。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是怎樣,只有到時候真發生了才知道。
所以生育這件事就是自己想好了,提前做足功課,既不要雲緊張、雲焦慮,也不要掉以輕心。不管做什麽決定,都有loss,也有gain,願賭服輸就好了。
但這個描述中所體現的真正問題,真正需要註意的,其實是一個「 逼 」字。
生不生、要不要冒著風險做試管、能不能在有負債的情況下承擔育兒成本,這一切問題,如果是你和配偶討論好了,想好了,雙方一起做出的決定,就沒啥問題。
人生本來就是充滿不確定因素,重要的是你們自己想清楚, 想要什麽樣的生活,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是否與之相匹配。至於說結果如何,那就是上天的事了 。
只不過這個過程不可以有外人的逼迫。
在外人的逼迫下做決定,是一個與人與己都不負責任的行為。
不僅不負責,還可能會代代相傳。
「逼」這件事就像欠債,你被人逼迫,做了不得已的選擇,你會再去找其他人補回來,轉而去逼迫別人,讓別人做ta不得已的選擇。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被「逼」出來的,想想你在這過程中承受了多少不甘、不願、怨恨和苦毒。這些負面情緒是不可以將來發泄在孩子身上的,如果你能將「逼迫」這個行為終止在你這一代,你就可以考慮下一代的事。
總之,逼迫別人和妥切於逼迫,都會導致一連串的惡劣影響。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是建議你學習一個重要的coping技能:就是【 非暴力不合作 】。
什麽叫「非暴力不合作」?
首先它是非暴力的。
我之前說過,任何未經授權迫使他人改變的行為都是暴力。別人逼你生育,未經你的授權,這是暴力,你不需要、也不應該承受這樣的暴力。
但是你不要以暴制暴。不要打回去、吼回去,不要使用強硬態度頂回去。那也是一種暴力,凡是暴力都沒有好下場。
那只會導致矛盾激化、沖突升級。開始還是生育的問題,接下來就是生活中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成了導火索,生活方方面面都成了戰場,一發不可收拾。
對方以「暴力」脅迫你的時候,一般是語言和態度上的暴力。為了避免被激怒,你可以試著跳出來,以第三者的眼光來看待對方,你會為ta感到遺憾。
如果可以再進一步,把自己代入到ta的語境中,你會看到ta自己也被恐懼捆綁著,你會憐憫ta,當你憐憫一個人的時候,就不大會被ta冒犯到了。
不被冒犯,就無需還以暴力。他們說什麽、什麽態度,管他呢。甚至還可以附和兩句,「您老就放心吧,我們努力著呢!」
言語和態度上要溫順,選擇和決定上要自主。
所以下一步,就是「不合作」。
不合作是不和外界的逼迫合作,但首先你和配偶之間要合作。
你和配偶要做出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決定。
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對方的意見,不要試圖改變或強逼另一方。
每一句陳述以「我」開始,我的感受是什麽,我的觀點是什麽,我的計劃是什麽。
甚至可以列個表:
雙方詳細聽取了對方的觀點和感受,可以選擇改變自己原先的立場。但這不是出於強迫,而是承認對方的想法更成熟、更有道理,之前是自己想的不周全,現在聽對方說了以後也同意,那就自己改變唄。
有了夫妻之間的合作,就可以一致對外「不合作」了。
你們要一起搪塞,一起扶持,一起保護對方。不管外界如何興風作浪,你們兩個組成的磐石兀自巍然不動。
「不合作」這件事一定要你們兩個一起,不能單獨一人。
如果配偶不能和你聯合,反而和ta的原生家庭聯合,這個婚姻就不是生不生的問題了,而是還能不能續存的問題了。
而如果你和配偶結成堅固的聯盟,那麽外界再大的逼迫都不怕。你們做彼此的盾牌,不僅保全了對方,也同時保全了自己。
而這樣的夫妻關系,才是你們有資格為人父母的準生證。
評論區有人逼婚的情況。
也一樣。逼生需要夫妻的合作是因為這是兩個人的決定。逼婚逼的是你一個人,那你一個人就可以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不過最好你可以獨立了,不需要父母的供應,不需要和父母一起居住,這樣不合作的勝算才大。
否則過分依賴父母的話,到底誰怕誰不合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