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否有必要學習編程,我覺得跟要不要畫畫、彈琴一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主要看透過學習編程孩子能獲得什麽,這些習得跟家長的教育理念、孩子的特質/興趣是否匹配,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透過學習編程,孩子能得到什麽?
孩子學習編程和大人的要求和期望肯定是不一樣的,作為家長我最希望孩子能透過編程學習能收獲到這些:
種下跟時代同步的種子
大數據、人工智慧、源宇宙……這個時代的常規熱點詞匯將融入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它們毫無例外都是基於電腦、網路,透過電腦語言編程實作的,因此,「以電腦的方式思考「必然成為未來人們的實用思維模式之一。孩提時代跟電腦語言和思維的初次碰撞,拉開了孩子接受、熟悉甚至改造時代的大幕,為未來的無限可能埋下一顆種子。
編程的過程就是梳理事物邏輯的過程
跟寫作文一樣,孩子想要編好一段程式,比如描繪一個喜歡的場景,需要充分思考這個場景的相關要素、關系,為其建立因果聯系,並用合理的程式模組和順序表達出來,中間可能出錯、邏輯不通、反復調整,但這個修正的過程恰好增進了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相比起作品,我更期待這個過程。
收獲成就感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收獲感、成就感,孩子也不例外。透過精心的設計、認真的思考和「艱辛「的試錯調整,最終透過自己編寫的程式達成理想的目標時,孩子將收獲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份成就感也是驅動孩子不斷前進的動力。
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合的編程課
一般來說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胡邏輯思維能力,從初級到高級的程式語言學習順序推薦為無語言編程遊戲 - scratch – python – C/C++, 初學的孩子可以從無語言的編程小遊戲或scratch開始。
恬恬最初接觸的是機器人編程,這個和兒童編程嚴格來說不算一類,不過對四歲的孩子來說,直接觸摸實物+預設好的程式模組+不依靠電腦操作,這個方式直觀有趣,比較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
後來6歲之後開始接觸scratch,比起傳統程式語言,scratch更簡單有趣,沒有語言門檻,孩子編程的過程就像搭積木,安排好每一塊「積木「就能搭出漂亮的」房子「。
不過這個過程中我們走了一點彎路,最初嘗試的是線上編程課,課程設定和老師講授都非常精彩,但由於不是一對一形式授課,孩子在聽課過程中沒跟緊老師的節奏,而老師也沒法及時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進度,因此結果是前面沒聽懂,後面沒聽到,這節課的效果可想而知。這個經歷讓我覺得,編程這種可能隨時需要停下來嘗試、調整和理解的課程,可能還是需要自主性更強的上課形式。
這之後朋友給我推薦了咕咚編程,語言也是Scratch,老師也非常專業,跟線上課最大區別是采用BPL計畫式教學,每節課設定一個有趣的任務,把電腦思維和編程指令融入到具體的情境故事中,比如制作一餐年夜飯、設計一場舞龍表演。對孩子來說,學習有了具體的「意義「和」目的「,主觀能動性更強,接受度更高,學習過程也能享受到更多樂趣。
關於BPL計畫式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孩子可以自己掌握節奏,有充足的時間思考、理解和嘗試,不存在前面聽不懂、後面沒聽到的狀況,無論老師講的有多好,學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作為家長也很輕松,學習時間可以靈活安排,周末、居家學習、網課臨時取消、甚至作業完成早的夜晚……想學隨時開始。比起枯燥的學習狀態,這種類似於放松獎勵的學習形式大人孩子都更輕松。
一段時間體會下來,咕咚編程的課程形式十分多元,故事、動畫、畫畫、音樂創作、編寫遊戲等等都會涉及到,孩子更加多元化的了解編程,男孩女孩也可以分別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和興趣。
經過幾節課學習之後,孩子開始嘗試自己創作教案之外的小故事,雖然簡單,但其中邏輯還是蠻嚴謹的,期待未來更多有趣的作品出爐。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30405092785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