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獲悉,在5天的時間內,該院神經外科成功為一名腦內出現血管母細胞瘤的臨盆孕婦實施了4次手術,讓患者平安產下一子的同時,也切除了腦內的病竈。
醫院為患者切除腦內的血管母細胞瘤。西南醫院供圖
自懷孕開始,20多歲的劉欣(化名)就經常出現嘔吐、惡心等癥狀,但初次懷孕的她都以為是孕期的正常情況,並未加以重視。12月下旬,劉欣的癥狀突然加重,除了嘔吐、惡心外,還出現了視物模糊等癥狀。被家人送到西南醫院急診部就診時,她的意識都有些模糊。此時,劉欣已懷孕9個月。
考慮到劉欣腹內胎兒的安全,西南醫院急診部讓她接受了普通核磁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小腦有一大塊病竈,且已經出現了梗阻性腦積水。西南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李飛教授回憶,考慮到胎兒負荷較重,如不及時手術,將會對劉欣造成生命危險。
面對這樣的情況,西南醫院立刻組織婦產科、兒科、麻醉科、神經外科、輸血科等科室對劉欣進行會診。「會診過程中,我們結合劉欣的實際情況,一度決定先讓她生產,再利用增強核磁共振進行進一步檢查,明確病竈後,再治療。」後醫護們考慮到她顱內壓力較大,如先剖腹產,可能會導致腦疝,就又一次調整了這兩個手術的順序,即先讓劉欣接受腦室外引流,再剖腹產。
2023年12月28日淩晨,劉欣被推進手術室,接受了腦室外引流。待顱內壓力降低後,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對她實施了剖腹產,讓她成功產下一子。這兩個手術完成後,劉欣在第二天上午立刻接受了增強CT和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劉欣腦內的病竈是一個直徑約4厘米的血管母細胞瘤。
「說句實話,當我看到這個結果,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李飛說,血管母細胞瘤是一種常發於小腦的良性腫瘤,由於血供極其豐富,術前如果診斷不明確,術中按照常規腫瘤行切除,將導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又被稱作最兇險的腫瘤。面對這樣的情況,救治團隊又一次最佳化了救治方案。「為了減少手術切除大出血的風險,我們決定啟用醫院的DSA復合手術室,先對她的血管進行介入栓塞,再進行切除手術。
2023年12月31日晚,經過3天休整的劉欣再一次被推進了手術室。在復合手術室,神經外科陳誌主任帶領血管團隊先行DSA檢查,從眾多血管中,找到了為血管母細胞瘤供血的三根血管,成功實施了介入栓塞。此時,距離手術開始,已過去了4個小時。
隨後,李飛帶領手術團隊小心翼翼地開顱,看到了她的病竈。「顯微鏡下,她腦內的血管母細胞瘤就如同一個吸滿血的海綿,並且為血管母細胞瘤供血的血管位於腫瘤的後部,手術難度很大。」還好,經過栓塞後,瘤體出血大大減少,經過仔細分離,找到供血動脈,小心切斷,最終完整切除了整個病竈。
歷經9個小時,西南醫院的醫護們幫助劉欣摘除了腦內的「定時炸彈」。術後,劉欣在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下,恢復情況良好,之前頭痛頭暈等癥狀消失。目前,劉欣已經康復出院。
李飛提醒,孕婦如果在孕晚期出現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很多孕婦為了孩子的健康,即使不舒服也不願接受各種檢查,這種硬扛其實不好。」對於頭部而言,雖然具有放射性的CT檢查和核磁共振的增強劑可能擔心對胎兒有影響,但普通低場強的核磁共振掃描是相對安全的,孕婦在孕晚期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時,不應抵制必要的安全性高的檢查,以排除顱內病變,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