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台灣的那個名嘴、國民黨以前的「立委」蔡正元在一個政論節目裏講,外交上的事兒一般都得要挺長的準備時間,很少有能在短短兩三天就給確定下來的。
另外蔡正元還講,按照他知道的訊息,當下有4個「友邦」很危險了,台當局的外事部門「心裏明白」,只是不好對外直說。
蔡正元沒直接說出那 4 個國家是啥,就說台當局得反思反思,為啥前年要那麽「大方無私」地給立陶宛 12 億美金呢?這種直接給錢的做法,肯定會讓其他「友邦」眼饞,然後就造成很壞的影響。
雖說蔡正元沒直說,但也不影響咱去簡單估摸下,到底會有哪些國家可能和台當局「斷交」,回歸到一個中國的正路上來呢?
首先得說巴拉圭。之前宏都拉斯跟台當局「斷交」那會,島內好多人都覺得巴拉圭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可誰能想到被諾魯給搶先了呢。
蔡正元說的裏頭有個挺重要的線索,就是台當局給立陶宛塞錢這事兒,起了個特壞的頭。然後巴拉圭前總統貝尼特斯以前曾用差不多勒索的口吻,跟台當局要一筆多達 10 億美元的投資,還埋怨巴拉圭為了維持和台灣的「關系」,失去了從大陸獲得援助的可能性,而且這些損失「靠台灣來的資金根本抵消不了」。
他話裏還講了,台當局能在「沒啥關系」的國家那大把砸錢,卻對巴拉圭的困難裝作看不見。這樣看的話,巴拉圭肯定積怨挺長時間了,以後只要有稍微不順心的地方,就很可能跟台當局「斷交」。
他講,瓜地馬拉民間可「老願意」跟中國發展關系了,中國也把瓜地馬拉當成中美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呢。
大家都知道,要跟中國大陸發展關系,那前提得是和台當局斷絕「關系」啊。阿雷瓦洛在政界混了這麽多年,咋可能不曉得這個理兒?他這樣的表態差不多就是一種想法和試探,只要兩邊都有接觸的想法,那後續的外交工作,也就自然而然能成了。
另外啊,梵蒂岡跟台當局的關系那也是搖搖晃晃的。雖說兩邊有著名義上的「關系」,可梵蒂岡就只是派個代辦一直待在台北。2022 年的時候,梵蒂岡的那個代辦調離台北後,教廷在派新代辦這事上不積極,拖拖拉拉差不多半年,新代辦才去台灣就任。
能這麽講,梵蒂岡跟台當局的關系那是處在一種「晃晃悠悠」的樣態,好像不管啥時候斷絕「關系」都不稀奇。
除了那些國家外,像海地、史瓦濟蘭跟台當局的「關系」其實也不穩固,諾魯和台「斷交」或許會引發一陣潮流,使這些國家能轉變方向,認清大家心裏所想的、大的趨勢,跟中國建立起符合正理的外交關系。相信用不了多久,台當局「邦交國」變成零會是能看到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