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23年最出風頭的國家,那毫無疑問當數印度了,別看俄烏兩國在今年打得熱鬧、以色列在加薩的暴行震驚全球,但是三哥比起來那還是差遠了。俄羅斯打烏克蘭算什麽本事?以色列在加薩這個彈丸之地欺負落後文明算什麽本事?人家印度不但股市搞得風風火火,並且還能站在美利堅頭上作威作福,不僅要對躲藏在加拿大的錫克教「逆賊」實施暗殺,美國境內錫克教人士同樣遭到針對,哪怕事後被曝光,印度政府也絲毫不慫,咬定了西方不敢真的得罪自己,反正就是不承認。
在國際事務上,印度更是不給西方任何面子,任美國各種威逼利誘,印度政府就是不上道,繼續從俄羅斯那裏采購原油,美名曰:「降低國際油價、阻止通脹」,西方不但不能批評印度,還應該感謝印度。並且印度還當起了二道販子,歐洲不是不買俄羅斯「侵略者」的石油嗎?但俄羅斯的石油到了印度不就變成了「民主石油」了嘛,歐洲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從印度這裏采購了,這種無本買賣讓印度政府在2023年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賺錢只是印度政府的一個小目標,為了實作印度的「偉大復興」,莫迪政府最大的目標是讓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且現在已經看到了成功曙光。 1 2月 2 7日, 印度外長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晤,拉夫羅夫代表俄羅斯政府表示:俄方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除了俄羅斯之外,美英法之前也已經就印度「入常」問題做出表態。 2 023年 9 月份, 美國總統拜登 去新德裏參加G 20峰會的時候,專門強調美國支持印度 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3 月 1 4日,英國外交大臣克雷弗 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英國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歡迎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
2 022年 5 月 4 日,法國總統 馬克龍 與印度 總理莫迪會面時表示:法國將印度視為重要戰略夥伴,支持印度申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網路上一直流傳所謂「印度申請入常,被中美俄英法輪番一票否決」,但這其實是一個段子,事實是印度這些年一直為「入常」而努力,但從未正式申請過「入常」,正規新聞媒體也從未報道過「印度入常遭否決」的新聞,網上更是沒有任何真實的影像資料來佐證,全是一些文字口述,更多的是一種調侃。
印度自己也非常清楚,在沒有取得五大常任理事國明確支持前,自己申請「入常」只是浪費時間,因此莫迪政府這幾年一直在外交方面努力,過去1 年多以來,已經 取得了美俄英法的支持,現在距離「入常」就差中國這最重要的一票了。
印度之所以想要「入常」,主要原因就在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要知道安理會是世界上唯一有權采取軍事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在處理國際爭端的時候,一旦安理會下達停火禁令,當事國拒絕聽從的話,安理會的成員國可以對當事國采取集體軍事行動。這就意味著安理會處理國際事務時擁有強制執行權,不聽話的國家會成為合法的軍事打擊目標。相比之下,聯合國大會上透過的決議,更多是代表一種國際態度,並不具備強制執行力,這也是為什麽以色列能夠無視聯合國大會要求巴以停火的原因。假如某一天安理會透過了巴以立即停火的決議,那麽以色列就只能乖乖照做了。
而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後,就意味著印度擁有了一票否決權,等於印度能夠直接左右國際局勢了。同樣以目前的巴以沖突為例,正因為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才導致安理會支持沒辦法透過巴以停火的決議。假如將來印度「入常」並擁有了一票否決權,其他國家在處理國際爭端的時候,就必須正視印度的重要性了,沒有得到印度認可的決議草案,都沒辦法獲得透過,印度國際地位將得到空前提高。
正因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左右太大了,這才導致目前只有中美俄英法擁有該席位,想要「入常」難度重重,不僅要同時得到「五常」的支持,並且自身硬實力也要達標,否則根本沒辦法服眾。 而莫迪為了讓印度成功「入常」,這幾年也是為印度湊了三大硬體。
首先是核武器, 想要成為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基礎, 不然讓 一個弱國「入常」,別說將來對他國實施合法軍事行動了,搞不好哪天就被鄰國給滅了,這要連帶著其他常任理事國跟著一起丟臉,所以想「入常」就起碼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能強大到其他 國家不敢打自己的主意。 而想要實作這一點,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擁有核武器,隨時能夠將核彈丟到敵國頭上。現在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擁有核彈,並且裝備了射程超過8000公裏的洲際飛彈,並且還擁有核潛艇保持水下戰略威懾。
而印度目前也擁有核彈,飛彈為射程5000多公裏的「烈火」-5遠端彈道飛彈,並造成了能夠搭載短程彈道飛彈的核潛艇,在核武器方面只能說勉強達標了,比中美俄英法差遠了,但在國際上也算是「準一流」了。
第二個 硬體就是擁有航空母艦,想要在藍星上履行職責、幹涉萬裏之外的地區局勢,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要用自己的航空母艦。 目前印度在這方面也已經達標了,除了從俄羅斯那裏買的「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印度國產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也已經服役,兩艘航母都是排水量4萬多噸的中型航母,足以傲視「五常」之外的其他國家了,當然前提是日本的兩艘出雲級完成改裝前。
第三個硬體就是擁有自主研發生產武器的能力,能夠 造武器 不僅是本國工業實力的 體現,同時也是增強國際影響力的有效手段,能夠控制他國的武器來源,就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該國的政治走向。
目前中美俄英法都能夠研發生產各種先進武器,也都是武器出口大國。而印度目前也算勉強擁有了較為完善的軍工體系,陸軍方面印度擁有國產的「阿瓊」主力戰車、空軍方面擁有「光輝」戰鬥機、海軍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國產航母與核潛艇,還擁有國產的驅逐艦。雖然印度國產武器的效能不那麽令人滿意,並且國產化率也不高,但印度好歹也算名義上成為了一個武器制造大國,並且印度現在還開始對外出口武器了,亞美尼亞采購了印度的反炮兵雷達,越南與菲律賓從印度那裏進口了「布拉莫斯」巡航飛彈,現在印度還準備向阿根廷等國推銷自己的「光輝」戰鬥機。
湊齊了三大硬體之後, 莫迪政府在這1 年的外交工作也算是卓有成效, 得到了美英法俄的支持,對印度國民也算有一個交代了。當然,美英法俄支持印度「入常」,更多是一種政治 作秀 ,印度看似只差中國那一票,其實裏面的套路深得 很 。
假如莫迪接觸過國內某電商平台的「好友助力領紅包」任務,就明白印度距離「入常」還有多麽遙遠了,看似「入常」進度完成了80%,實則到達99%之後,剩下的各種繁瑣程式又會讓印度的「入常」進度卡在99.9%、99.99%......,一直這麽迴圈下去。反正現在只是對印度的口頭承諾,將來可以用各種理由反悔,比如印度的人權問題不達標、政府換屆了、國會不同意等等。
俄羅斯現在支持印度「入常」,其實也是拉攏印度的行為,畢竟美國這邊都做出承諾了,為了阻止印度倒向西方,俄羅斯也只好跟進了。
法國則必須討好印度這個武器采購大國,畢竟世界上像這樣的「人傻錢多」大客戶可太稀有了,一架飆風戰鬥機都能賣印度2億美元。現在印度又準備為自己的海軍繼續采購飆風的艦載機型號,法國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得罪印度。
至於英國,更多是一種政治妥協,畢竟美國都支持了,英國也沒啥理由反對。現在英國已經逐漸淪為了「五常之恥」,經濟總量甚至還被印度反超了,與其繼續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扮演吊車尾,還不如讓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編,還能賣印度一個人情。
並且美俄英法現在贊成印度「入常」,等於是把 最終拍板權丟給了中國,這樣一來印度「入常」失敗後,也只會記恨東方大國,而不是將氣撒到他們身上。這樣等於 美英俄法賺到 了莫迪的人情,得罪人的事卻推給中國去做。
尤其是美國,最希望看到中印兩國變成「第二個俄烏」,中國現在已經是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了,美國雖然不願與中國爆發直接沖突,但卻非常樂意利用印度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畢竟眼下的印度雖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昂撒人可從沒把印度當成自己人,印度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未來必將成為美國的又一個競爭對手,眼下美國出於對付中國的目的,給了印度各種好處,不代表美印能夠永遠和睦下去,如果能夠讓印度和中國大打出手,那對美國來說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了。現在印度「入常」只差中國這一票了,一旦「入常」這件事被中國否決了,那中印兩國的關系肯定會受到影響。
而中國政府目前的立場是支持安理會改革,增加第三世界國家的話語權,但考慮到目前中印兩國的關系,尤其是存在邊境問題,眼下並不是支持印度「入常」的時機。印度想要「入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印度國內還有一大堆問題等待解決,提高婦女地位、降低貧困率與文盲率。尤其是印度號稱糧食出口大國,但在「全球饑餓指數」排名中,印度饑餓指數達到29.7,與許多非洲落後國家同屬「重度饑餓」區域。雖然莫迪在治理印度時的確取得了一些非凡的成就,但印度目前還不具備成為常任理事國的資格,至少莫迪先要把國內的溫飽問題解決好,連百姓的肚子都填不飽,何談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