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訓文 張 馳
在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拍攝的「飛虎歸來格外親」圖文展活動現場。
曾 慧攝(新華社發)
不久前,由雲南省主辦的「飛虎歸來格外親」圖文展暨「飛虎·駝峰文化」主題交流座談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舉行。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一段段珍貴的影像資料,講述著中美飛行員並肩抗戰的故事。
「飛虎隊的故事是美中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護和平的象征」
飛虎隊這一名稱是怎麽來的?「駝峰航線」是如何開辟的?……此次展覽設立「保衛滇緬公路」「挑戰飛行禁區」「兩國人民長久友誼」等5個板塊,透過圖文展品清晰呈現飛虎隊和「駝峰航線」由來,以及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往事。
1941年,一大批美國青年飛行員在陳納德將軍的率領下,組成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來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人民親切地稱這支部隊為「飛虎隊」。1942年,日軍占領緬甸,切斷了中國最後一條對外聯系的國際通道。飛虎隊員冒險開辟了新的航線——「駝峰航線」,航線穿越喜馬拉雅山脈,飛行難度極大,又有「死亡航線」之稱,失事的飛機甚至形成了一道「鋁谷」。
展覽當天,參觀者不僅有當地政要、專家學者、僑界人士,還有中學生、大學生,很多美國觀眾被飛虎隊故事和中美人民因飛虎隊結下的友誼深深吸引。在展覽的開頭部份,一組黑白照片展現了多名年輕飛虎隊員英姿勃發的精神面貌。許多參觀學生贊嘆,「這些飛行員好酷。」
中美人士合作尋找運輸機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駐足。當時,中美飛行員駕駛滿載物資的53號運輸機,在飛越雲南高黎貢山片馬埡口時與地面失去聯絡。此後經過多次搜尋,該飛機的殘骸在上世紀90年代被找到。飛機的每一個殘片透過人扛馬馱運出深山,並最終得以復原,當地還成立了「駝峰航線」博物館。「感謝人們為尋找和挖掘這段珍貴的歷史付出的艱辛努力。」美國高中生傑克·莫耳說,這次展覽不僅讓他對飛虎隊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激發了對中美友誼的珍視。
抗戰勝利後,中美老兵多次相聚。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昆明,駕駛飛機飛越過「駝峰航線」的中美飛行員聚在一起。當年的年輕人已經成了耄耋老人,雖然可能互相不知道姓名,但他們相見時握緊雙手,用流利的英語交流,這個場景的照片和影像感動了許多觀眾。
此次展覽開幕式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美國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館長內爾·陳納德·卡洛韋仔細觀看一張張歷史照片。她說,飛虎隊的故事是美中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護和平的象征。如果沒有中國百姓的幫助,飛虎隊不可能取得那麽多顯赫戰績。與中國人民攜手作戰是擊退日軍、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
「年輕人渴望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麽」
在展覽現場,陳列著一張張五顏六色、圖文並茂的手繪卡片。這些卡片傳遞著中國青少年對飛虎英雄的敬意,以及傳承飛虎隊精神的決心。
一張卡片用中英文寫著這樣一段話:「80多年前,美國飛虎隊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結下深情厚誼。經過代代相傳,80多年後,這段情誼歷久彌新,依然銘記在中國和美國人民心中。」
另一張卡片上畫了一只威武而可愛的飛虎。在飛虎的上方寫著這樣一段話:「飛虎駝峰情,昆明第二故鄉。在這段跨越時空的友誼之路上,我們銘記你們的英勇與犧牲。飛虎隊的傳奇,如同昆明上空的雄鷹,永遠翺翔在我們記憶中。感謝你們為和平所做的一切。」
據組織此次展覽的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甘雲介紹,隨此次展覽一起來到美國的140張手繪卡片,由雲南昆明、騰沖、祥雲、怒江等地中小學生創作。從飛虎、和平鴿等圖案,到蒼山洱海、高黎貢山等風景名勝,孩子們透過圖畫和文字送出溫暖而真誠的問候。這些卡片被送給了飛虎隊老兵及其後人,以及所有關註和熱愛這段歷史的人們。
「謝謝!」在展覽現場,當地中學生麥克斯·李收到一份禮物後用中文致謝。這是一張繪有雲南風光、飛虎、和平鴿和中美兩國國旗的卡片。他說,飛虎隊的故事令人驚嘆,這是美中合作與友誼的象征,人們應該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15歲的伊凡·科魯茲是當地一所中學的學生,他觀看雲南學生送給飛虎隊老兵的畫後十分感慨。他說,雖然看不懂中文,但是繪畫很用心很棒。他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國雲南參觀飛虎隊紀念館,深入了解這段歷史。
「令我驚訝的是,現場來了許多年輕人,除了學生,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為參觀者講解的甘雲原本以為觀展的會是一些上年紀的人,但他發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十分關心這段歷史。「年輕人渴望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麽。比如,在後來的歲月中,中美人民如何對待飛虎隊締結的友誼,如何傳承和發展這段情誼。」
「從他們為實作持久和平與友誼而奮鬥的精神中得到啟發」
時光荏苒,飛虎隊的故事被中美兩國人民長久銘記,並激勵兩國人民續寫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副總領事黃洪江說,飛虎隊精神代表著維護正義、捍衛和平的擔當,銘刻著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珍貴情誼。希望飛虎隊精神能夠在兩國人民之間一代代傳承下去,成為增進兩國人民持久友誼的紐帶,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永續發展。
內爾·陳納德·卡洛韋在發言中談到,這段友誼是在並肩抗戰中形成的,很多飛虎隊老兵將中國雲南作為他們心中的「第二故鄉」,如今這種交往還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希望兩國以建交45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和各領域合作,密切留學生、企業家等社會各界交往,續寫更多人民友好合作故事。」
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土木工程系副主任程文表示,在紀念飛虎隊遺產的同時,人們應思考國際合作、友誼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希望我們不僅被飛虎隊的勇氣感染,更要從他們為實作持久和平與友誼而奮鬥的精神中得到啟發。」
「許多參觀者反饋,他們感受到一張張照片傳達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信任、關愛和友誼,感受到中美人民為了共同正義進行的友好合作。」甘雲說。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成立以來,一直持續進行飛虎隊相關文獻檔案、歷史資料的整理和遺跡搜尋工作,並聯系飛虎隊老兵及後代,連續十幾年舉辦「飛虎歸來格外親」主題活動。此次展覽的照片就是來源於研究會的收藏和【春城晚報】提供的新聞照片。
甘雲表示,研究會接下來將繼續向更多人講好飛虎隊故事,同時聯合包括雲南省報業協會、春城晚報在內的媒體力量,以「飛虎精神」為主題,在各高校開展豐富多彩的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動,推動中美民間交流繼續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