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地評線」金羊網評:以走在前列的擔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4-07-26新聞
欄目主持 李妹妍 楊帥
本期訪談嘉賓
唐土紅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劉 誌 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特聘教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部署。全會召開後,各地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熱潮。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具有更加突出的改革開放優勢。如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春風又至,廣東再次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如何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新征程上,廣東如何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本期「理響廣東·馬院院長談」,羊城晚報邀請兩位專家學者,一起深入解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
羊城晚報: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海內外對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充滿期待。如何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
唐土紅: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應關註以下幾點:
從歷史任務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靠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也是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征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黨的二十大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要把這些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最根本的還是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從總體目標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透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但也要看到,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動態過程,必然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完善,已有制度也需進一步完善健全,新領域新實踐需要繼續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這些都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不斷把中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從發展新動能看,當前正處於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階段。推動高品質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等等。這些問題都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反映,是開發中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
從國際環境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劉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科學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要把握全會精神的歷史脈絡,抓住當前的中心任務,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兼顧發展機遇與風險挑戰。
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又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開端,這次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轉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是對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宣示,立足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的總體形勢,將以經濟為主的改革拓展為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全方位的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是對新時代新征程上舉什麽旗、走什麽路的再宣示。全會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進一步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廣度和深度,更加註重系統整合,更加註重突出重點,更加註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
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還要結合國際國內形勢來理解。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定會帶來全新且復雜的系列難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這些瓶頸難題的根本方法。當前,推動高品質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份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加以解決,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當前世界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中國在經濟發展、國家安全、意識形態等領域的外源性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用更加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贏得戰略主動。
羊城晚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如何理解這兩個「解放」的深層指向?
唐土紅:堅持解放思想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二者是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解放思想是前提,透過解放思想,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可以激發社會的生機活力,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所在。二者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具有內在統一性。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解放思想,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行程緊緊聯系在一起。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和愈益深入,解放思想也會觸及更深層次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改革開放就很難再繼續前進和深入。因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從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高度,探索規律,創新理論,推進實踐。
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和進步的決定性力量。隨著科技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這也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高度重視和不斷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同時,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劉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申「解放思想」,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而強調「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則蘊含著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的打破,著力發展創新起主導作用的新質生產力,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解放思想關鍵是沖破僵化思想、打破固有思想、追求創新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打破了「兩個凡是」對人們的思想禁錮,「解放思想」成為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和銳利武器。改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照抄。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因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開創新局面。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點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帶有根本性的標準。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必須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即加快發展「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要透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創新型資源的整合和提升,實作生產關系的最佳化調整,為強國建設築牢根基。
羊城晚報: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被寄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在您看來,廣東應如何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唐土紅:新征程上,廣東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要立足廣東實際,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推動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廣東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作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具體來說,要著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眼發展新質生產力,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著眼補齊最大短板,健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好激發廣東發展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要堅定不移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廣東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完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大力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搶占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制高點。特別是圍繞人工智慧這個戰略必爭領域,充分發揮廣東省在算力、數據、芯片、企業、場景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打造通用人工智慧產業創新引領地,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海上風電、生物制造、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要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攜手港澳加快推進各領域聯通、貫通、融通,持續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依托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和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開展先行先試、強化改革探索,努力創造更多新鮮經驗,牽引帶動全省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同時,要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加快塑造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以實際行動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平,牽引帶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劉誌:廣東用好「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應該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方面,充分做好改革開放實踐探索的理論建構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因此,我們需要基於中國特色構建關於現代化的自主知識體系,並將其套用於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昇華、服務於理論學說的闡釋與宣介。廣東作為歷史上長期對外開放的前沿,作為改革開放先行示範區,有著將大量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理論和成熟套用模式的迫切需要和優越條件。而廣東理論、廣東模式的建構與深化,將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發揮國內引領與國際借鑒的雙重意義。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全力破解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瓶頸難題。一是要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深圳為例,深圳是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特區,深圳取得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也得益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未來要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透過簡化審批流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措施吸引國內外優質計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要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引入市場化機制,完善治理結構,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二是要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未來要充分利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平台,深化與港澳地區在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合作。要加強與全球各國的友好往來,打造更多全球性、國際化的合作平台。三是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東受到來自國際的技術、人才等領域競爭壓力更大,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聚焦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立研發平台和技術創新平台,促進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自由流動,尤其要推動人才政策創新,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