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 數千億級數據繪就生活新畫卷

2024-01-01新聞

央視網訊息:即將過去的2023年,特種兵旅行、Citywalk……一系列與「走出去」有關的詞匯火遍網路。大家都去哪兒了?我們借助千億級的出行大數據,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出行軌跡。

2023年,大家的生活方式有什麽新變化?我們從指尖上尋找答案。

在分析超過10萬個手機App的使用數據後,我們發現在新增使用者最多的5類應用程式中,有4個跟「走出去」有關。

指尖上的紅火也體現到了實際行動中,特種兵旅行、Citywalk……一系列與出行相關的詞匯火遍全網,幾乎每天有一個微博熱搜,並登上幾百個不同的熱度榜單。

2023年,大家都去哪兒了?

我們借助出行大數據發現,2023年跨城出行的人次超過100億次,每個人平均7次出行。

把各省到訪人次用顏色標註在地圖上,顏色越深,代表到達的人次越多,可以看到東部地區依然是大家去得最多的地方,有超過三成的人跨城去了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這四個省份。

當我們換一個維度觀察時,發現一個明顯的變化,2023年到郊區遊玩的比例明顯提升。在一個專業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上,我們以「出遊、戶外」為關鍵詞搜尋,發現「徒步、登山」出現的頻次最高,相關內容同比增幅接近3倍。

數據分析發現,2023年徒步路線的數量遠高於前幾年,相比2019年的漲幅接近15%。

這條像勺子形狀的路線串起了北京西部的一片密林。而一條超過50公裏的登山路線,出現在江西武功山,這條路線被徒步愛好者收藏了近萬次。

當我們把鏡頭向上拉,近100萬條這樣的徒步路線遍布全國,尤其在廣闊的西部地區,徒步路線也星羅棋布。相比2019年,寧夏、吉林、新疆三個省份的增幅都超過50%,騰格裏沙漠、長白山雪地、天山腳下,到處都能看到徒步愛好者的身影。

在眾多路線中,我們發現一個特點:不同於地圖中有記錄的規範道路,在今年的徒步路線當中,很多都是徒步愛好者們開辟的新路,他們在2023年不斷探索,走得越來越廣,也越來越遠。

徒步愛好者 阿凱:今年的話我們的足跡遍布了全國,往南我們去麗江那邊,還有北邊我們去呼倫貝爾。參加徒步的新人也是比例在逐漸地增高。戶外人群的話這兩年也在逐漸發生變化,2018年以前,戶外可能很多以中年人為主,這兩年有個趨勢就是以年輕人為主。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徒步、登山相關的筆記,看到了這樣的高頻詞:出發、快樂、勇敢、熱情、環保。

2023年,更多的人用徒步的方式走進大自然,他們在感受美好和力量的同時,更激發著自我探索、挑戰精神和內在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