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起,一批新規將正式施行。涉及愛國教育、未成年人保護、醫保藥品目錄、海洋生態保護、行政復議、專利申請制度等方面內容。
值得關註的是,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更新上,共有126種新藥進入其中,包括腫瘤用藥21種,新冠、抗感染用藥17種等,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
【愛國主義教育法】自1月1日起施行。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誌、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範人物事跡等方面。
根據新法,在每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國家和社會各方面舉行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集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並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相應規定。
首部專門性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綜合立法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自1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出台的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綜合立法。【條例】共7章60條,主要包括健全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體制機制、促進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加強網路資訊內容建設、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訊、防治未成年人沈迷網路等。
其中,在加強網路資訊內容建設上,明確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發現危害或者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資訊的處置措施和報告義務;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網路欺淩行為;要求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網路欺淩行為的預警預防、辨識監測和處置機制等。
行政復議受案範圍擴大
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於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擴大行政復議受案範圍,除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行政授權、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行政行為外,還進一步將行政協定、行政賠償、工傷認定等五類情形列入行政復議受案範圍。
與此同時,增加規定了多項便民舉措,為當事人申請、參加行政復議提供便利,保障當事人在行政復議中的各項權利。此外,為了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該法還強化了行政復議吸納行政爭議的能力。
126種新藥進醫保目錄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於1月1日起實施,共有126種新藥進入醫保。其中,腫瘤用藥21種,新冠、抗感染用藥17種,糖尿病、精神病、風濕免疫等慢性病用藥15種,罕見病用藥15種(其中阿伐替尼片同為腫瘤用藥),其他領域用藥59種。同時,調出了1種即將撤市的藥品。
本次調整後,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中藥飲片仍為892種,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監護人
應急管理部於近日釋出【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自1月1日起施行。新規在責任落實上更加明確、在關鍵環節管理上更加清晰、在監督檢查重點上更加突出,更容易讓相關企業和基層部門理解和執行。
修訂後,規定主要有三方面變化:一是要求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監護人,要求工貿企業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要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專門負責監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二是突出作業審批和現場安全管理及處置,對關鍵環節的管理要求進行了系統完善;三是突出重點物件監督管理,對涉及中毒和窒息風險、需要重點監督管理的有限空間列出清單,實行目錄管理。
部份特醫食品優先審評審批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於1月1日起施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辦法】共7章,對擬在中國境內生產並銷售特醫食品和擬向中國出口特醫食品的境外生產企業,從申請條件、註冊程式、臨床試驗、標簽與說明書、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其中包括,制定優先審評審批程式,將罕見病、臨床急需新型別特醫食品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式,引導鼓勵企業研發臨床急需產品,滿足臨床病患需要。
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
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於1月1日施行,聚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完善海洋生態保護,強化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推進海洋環境保護法律域外適用。
此次修訂包括實施海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制、進一步細化排汙授權制度等。同時明確,海洋環境保護應當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源頭防控、陸海統籌、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民用無人機未實名登記將被處罰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於1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所有者應當依法進行實名登記,不分型別和重量,都應當在飛行前為所屬無人機進行實名註冊登記。民用無人機未實名登記進行飛行活動,將被公安機關處罰。
其中明確,違反該條例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未經實名登記實施飛行活動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2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審判質效
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自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著重對涉外民事訴訟程式制度進行完善,進一步完善涉外民事訴訟管轄的相關規定,擴大中國法院對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轄權;完善涉外送達的相關規定,著力解決涉外案件「送達難」問題。
這些修訂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審判質效,以此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更好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
明確中國外國國家豁免原則
【外國國家豁免法】自1月1日起施行。該法立足中國國情和現實需要,參考借鑒有關國際條約和國際通行做法,明確中國外國國家豁免的原則和規則,確定豁免例外情形和相關程式等。
比如,明確中國法院可就外國國家非主權行為引發的訴訟,如涉及商業活動、相關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害等爭議的訴訟行使管轄權,並在嚴格限制的條件下,可對外國國家商業活動財產采取強制措施。
調整部份商品進出口關稅
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自1月1日起,中國將對1010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一是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降低氯化鋰、低砷螢石、燃料電池用瓦斯擴散層等國內短缺的資源、關鍵裝置和零部件的進口關稅。二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以高品質供給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對部份抗癌藥、罕見病藥的藥品和原料等實施零關稅,降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進口關稅。三是降低甜玉米、芫荽、牛蒡種子的進口關稅。此外,為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降低高純鋁出口關稅。
完善專利申請制度
修改後的【專利法實施細則】自1月20日起施行,進一步加強了專利行政保護,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
比如,細則進一步完善了專利申請制度,便利申請人和創新主體;進一步完善了專利審查制度,提高專利審查品質和效率。具體包括:最佳化專利申請流程,細化局部外觀設計制度,放寬新穎性寬限期的規定,完善優先權相關制度,增加延遲審查制度,完善專利復審制度等。
修改後的細則還將有權處理和調解專利糾紛的主體擴大到地級市、自治州、盟、地區和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拓展了專利權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
確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稱評價規則
1月1日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職稱評價辦法(試行)】開始施行,首次確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稱評價的基本制度規則。
在職稱體系方面,規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職稱屬於經濟職稱系列,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職稱設助理級,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各層級職稱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
完善商業銀行資本監管規則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自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資本監管規則,推動銀行強化風險管理水平,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其中明確,按照銀行規模和業務復雜程度,商業銀行被劃分為三個檔次,匹配不同的資本監管方案:規模較大或跨境業務較多的銀行,劃為第一檔,對標資本監管國際規則;規模較小、跨境業務較少的銀行納入第二檔,實施相對簡化的監管規則;第三檔主要是規模更小且無跨境業務的銀行,進一步簡化資本計量要求,引導其聚焦縣域和小微金融服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