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夫
我參與了【擺脫貧困】和【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西里耳蒙古文版轉譯工作,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深刻感受到中國攜手世界各國消除貧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國以民為本」的理念代代相傳。中國共產黨傳承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探索治國理政新理念、新舉措,帶領8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我參與了【擺脫貧困】和【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西里耳蒙古文版轉譯工作,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深刻感受到中國攜手世界各國消除貧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擺脫貧困】不僅記錄了中國減貧工作的實踐探索,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哲學智慧。擺脫貧困就要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鳥先飛」的精神,這些都是以民為本理念的真實寫照。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中國扶貧工作中展現出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彰顯了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高度統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典範。中國理念、中國經驗對蒙古國擺脫貧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涵蓋的專題包括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幹;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攜手消除貧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透過閱讀這些專題,可以更好認識中國的精準扶貧方略以及攜手世界各國共同戰勝貧困的責任擔當。這些理念和經驗可供其他開發中國家借鑒,是中國智慧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貢獻。
2018年,我走訪了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了解中國脫貧攻堅戰一線情況。涼山彜族自治州貧困面廣、程度深,脫貧難度很大。政府透過省內幫扶、省外「輸血」、駐村幹部直播帶貨、深化就業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推進脫貧攻堅。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海外僑社等社會力量參與,從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產業、就業等難點入手,形成脫貧合力。既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又潛心探索長效機制,解決根本問題,防止返貧。
蒙中兩國山水相連,是搬不走的好鄰居。中國的發展理念和實踐值得蒙古國學習和借鑒。兩國攜手推動構建蒙中命運共同體,將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擺脫貧困】【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西里耳蒙古文版譯者、蒙古國漢學家)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