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年底出海沖刺!國軒高科一天官宣兩個海外基地建設

2024-12-14新聞
國軒高科(002074.SZ)海外布局持續推進,一天同時宣布兩項投資計劃:擬在斯洛伐克投資建設年產20GWh高效能鋰電池及配套計畫,以及擬在摩洛哥投資建設年產20GWh高效能鋰電池及配套計畫。
上述兩個計畫均處於籌備啟動階段,投資分別預計為不超過12.34億歐元、不超過12.8億歐元。
斯洛伐克計畫分期建設,預計不超過三年,國軒高科控股子公司 GIB EnergyX Slovakia s.r.o.(下稱「GIB」)為該計畫的實施主體。GIB成立於2023年11月,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Gotion GmbH持有80%的股權,InoBat Auto jsa持有20%的股權。
公司公告中提到,公司在斯洛伐克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系基於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有助於更好地服務公司客戶和拓展海外市場,不斷推進公司國際化戰略行程。計畫將以電池制造業務為核心,致力於實作動力電池本地自主供應,覆蓋歐盟市場,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需要。
摩洛哥計畫也為分期建設,預計不超過五年,國軒高科控股子公司 Gotion Power Morocoo S.A.(下稱「摩洛哥國軒」)為該計畫的實施主體。摩洛哥國軒成立於今年7月,上述提到的Gotion GmbH 持有100%股權。
相比地處歐洲的斯洛伐克計畫,國軒高科在非洲布局摩洛哥計畫則具有多重意義。公告中提及,在摩洛哥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系基於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以及摩洛哥良好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戰略發展布局,有利於提升公司的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及綜合競爭力,降低國際貿易格局變化可能對公司形成的潛在不利影響。
該計畫將以電池制造業務為核心,同時聯合區域內原材料供應商實作動力電池本地自主供應。
實際上,在此次正式披露計畫投資建設計劃之前,國軒高科已對外透露過相關資訊。
就在11月4日,斯洛伐克總理羅貝爾特·菲佐在來華正式存取期間,專程到訪安徽合肥,考察國軒高科。斯洛伐克副總理兼經濟部部長丹妮薩·薩柯娃,以及財政部、外交部、使領館等主要官員隨同考察。菲佐當時表示「國軒高科在斯洛伐克的投資將有望成為中斯關系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向斯洛伐克總理羅貝爾特·菲佐介紹國產新能源汽車。
緊接著在11月13日,國軒高科與摩洛哥規模最大的公共金融投資機構CDG集團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CDG集團擬用3億歐元的投資組合助力國軒摩洛哥計畫一期。
國軒高科近年來積極推進全球化戰略。其2024年中報顯示,在基地建設上,目前德國、印尼、泰國、美國矽谷四個Pack工廠產品已順利下線。此外,國軒高科在美國芝加哥、密西根、斯洛伐克、阿根廷、摩洛哥、越南等生產基地布局正在推進中。公司10月還披露,越南電芯工廠計劃於今年投產。
國軒高科在2024年中報中強調,公司覆蓋材料、電芯、Pack的海外十大基地布局初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池價格持續下降的形勢下,國軒高科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7.94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0.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1億元,同比增加29.69%。分地區來看,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同比減少7.47%;海外業務營收則大幅增長84.48%。海外營收占比為32.91%,去年同期為20.09%。
除國軒高科之外,國內另一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於日前剛宣布將在西班牙建設動力電池工廠,這也將成為寧德時代在歐洲的第三座電池工廠。其於2018年宣布的首座歐洲工廠位於德國圖林根州阿恩施塔特,目前處於產能爬坡中,年內目標是實作盈虧平衡;2022年宣布的匈牙利工廠一期則預計明年投產。
12月10日,寧德時代和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集團同時對外披露,雙方當天簽署了一份合資協定,寧德時代與Stellantis擬共同在西班牙出資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並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在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莎拉戈薩市興建合資電池工廠。工廠預計總投資規模為40.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09億元),總建設期預計為4年。動力電池工廠的年產能可達50GWh,產品目標客戶為Stellantis。
南韓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日前釋出的今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總市占率進一步擴大,已超過65%;同時,來自韓系、日系的動力電池廠商份額在縮水。在全球裝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仍然占據六席。
SNE Research在分析中提到,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預計將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不過,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海也仍面臨不少挑戰。
國軒高科此前在報告中即指出,當前全球鋰電行業的格局呈現出市場集中度高、競爭格局最佳化、技術創新加速、產業鏈整合加強、國際競爭加劇等特點,出海成為新趨勢,挑戰與機遇並存。
報告提及,隨著全球新能源市場快速發展,國內外企業電池產能快速擴張,全球化背景下,動力電池企業面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雙重壓力,存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此外還需註意海外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如歐盟【新電池法】的實施等,將對中國電池企業的出口產生影響,可能導致企業面臨合規性挑戰、成本增加等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