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孟媛】據中時新聞網等台媒12月15日報道,當初為了離岸風電台產化成立的台灣「中鋼」子公司興達海基,後續接不到水下基礎生意,燒光64億(新台幣,下同)後宣布關門。對此,國民黨民意代表柯誌恩痛心表示,「非核家園」給台灣的傷害還未到盡頭,當年政策拍板者早已走人,接棒的還執迷不悟,不知要把台灣的能源政策推向什麽坎坷險境?
圖為離岸風電設施。資料圖,圖源:中時新聞網
據報道,2018年,民進黨當局曾提出風電台產化的政策目標,要求台灣「中鋼」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加上基金的投資,興達海基資本額為34.21億元。報道稱,但營運以來,該公司6年虧64億元,且完全沒有風電的業務。柯誌恩今日(15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發文稱,她11月20日質詢台「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何晉滄還說要來協助興達海基,未料卻傳出明年後,興達海基就要熄燈打烊。柯誌恩稱,最「倒黴」的是當年被迫投資的「中鋼」,承接了不熟悉且不可能成功的任務,還血本無歸,卻沒有任何官員負責。
柯誌恩批評稱,民進黨當局為了「非核家園」,不只破壞環境生態,還對民眾健康造成威脅,甚至綠能弊案叢生、綠電蟑螂亂竄。她還稱,如今離岸風電不是賠光資金就是進度落後,但傷害似乎還未到盡頭,當年政策拍板者早已走人,接棒的還執迷不悟,「不知要把台灣的能源政策推向什麽坎坷險境?」
【聯合報】此前釋出評論文章稱,自蔡英文上台以來,風電與光電是民進黨要用來實作「非核家園」的法寶,8年來民進黨當局拼命趕進度,但「2025再生能源占比20%」的承諾還是跳票。日前台「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在海外設電廠,再把綠電輸送回台灣,「讓人哭笑不得」。文章稱,民進黨當局和綠電業者常把綠電跳票等諸多亂象,歸咎於新冠疫情,但實際上,從「非核家園」這個目標起就已經讓整個島內能源政策走上不歸路,「是人禍,不是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