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即將來臨,你是不是已經訂好機票,做好攻略,就等下班時間一到,就沖出單位大門,直接奔向詩和遠方?出發之前,你可能還需要做一個準備: 換一台拍照功能超級厲害的手機,記錄你這五天假期裏一路看過的美麗風景!
前段時間釋出的華為影像旗艦P60系列,拍照能力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可能在你心中也已經種草成功。但面對「標準版、Pro版、Art版」三個版本,你也許還有一些選擇困難癥,不知道如何抉擇,那就讓我來幫你參考一下。
先簡單說說我對三款產品的看法和推薦:
Art版是一款非常有亮點的產品,外觀設計非常前衛,辨識度拉滿。而且相同的512G記憶體規格,Art版就比Pro版貴1000元。考慮到外觀獨特性加上更高像素的超廣角鏡頭,這個價格其實還算合理。但很多人通常只用到256G記憶體就夠了,所以就還是更傾向於Pro版。
剩下的標準版和Pro版, 準購機使用者還真有不少人在糾結「選Pro版還是標準版?」
兩個版本的外觀和主要硬體非常接近。粗一看,標準版也有長焦,此刻使用者就難免會認為:我有必要上Pro版嗎?
本文的中心思想,你可以理解為—— P60 Pro的長焦到底好在哪?為什麽P60 Pro更值得你擁有!
你是不是以為我一上來就會介紹:P60 Pro是目前市面上唯一搭載長焦微距鏡頭的手機。說真的,很多使用者對技術定義並不感興趣,他們更關心的是我花錢買了這台手機,能否拍出我想要的效果。
本文的分享重點就兩個:P60 Pro的3.5倍長焦鏡頭在夜景拍攝、微距拍攝時的表現如何。 而這兩個拍攝能力,會在你接下來的每一個假期,以及日常生活中被廣泛用到。你可以不細讀文字,但我還是建議你可以多看看P60 Pro的實際成片表現。
「超聚光」技術與長焦夜景畫質提升
過去幾年間,移動影像的夜景拍攝能力在廣角端得到了巨大提升,但在長焦端的進步就明顯乏力。「太陽下班長焦就下班」的說法,雖然過於調侃,但也不乏真實。
而P60 Pro的長焦鏡頭,則是較為徹底解決了這種乏力感。華為透過超聚光鏡群、F2.1超大長焦鏡頭光圈、RYYB排列傳感器三項技術的疊加,有效提升了長焦鏡頭的進光量,最終實作了長焦夜景畫質的跨越式提升。
行業內提升潛望式長焦的畫質,可能想到的辦法都是提升傳感器面積等。而華為的技術研發之所以讓人覺得很厲害,就在於他們從不按照常規思路來出牌,歷來都是多路出擊,多管齊下。
RYYB是華為從P30系列就開始使用的技術,這四年的最大進步就是色準越來越好。F2.1超大光圈這個參數,懂攝影的讀者不用我解釋,不懂攝影的話,你就理解為水管直徑,越大越好。
我想重點分享的是超聚光鏡群這個技術,這張圖是P60釋出會上的PPT截圖:
聚光鏡就是將原本最外面的鏡片改成了凸透鏡,凸透鏡的聚光效應是小學課堂裏就有掌握的知識點,此處就不再科普。P60 Pro的這個潛望式長焦超聚光鏡群,相對應的是結構更浮渣,裝配精密度更高,生產標準更嚴苛。
花這麽多篇幅來講技術,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實際拍攝成片品質來感受P60 Pro到底行不行。這次我們去了以夜景聞名的網紅城市——重慶,主要用P60 Pro的3.5倍長焦拍攝了一些照片。
提到重慶,就必然有兩個網紅打卡地——洪崖洞和來福士大廈。我們去那天洪崖洞的江兩岸都擠滿了人,只好選擇了拍攝來福士大廈。我們也有拍攝完整的來福士大廈照片,但為了讓大家體驗華為P60 Pro的3.5倍長焦到底多牛,我們就基本都是用這個鏡頭在拍片。
從實際成片可以看到,華為P60 Pro的長焦畫質表現,不管是色彩還原,還是細節記錄、高光抑制等各方面,完成水準都非常高。
夜晚的長江和嘉陵江上遊輪如織,穿梭往來。遊輪上五彩絢麗的燈光照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倘若星河。如果用常規的廣角主攝來拍攝,會非常雜亂無章,把岸邊很多的元素都收入鏡頭。但我們用華為P60 Pro的長焦鏡頭拍攝,就能獲得非常聚焦的畫面呈現,大幅提升了照片的可觀賞性。別人的照片和你照片之間,為什麽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也許就是一台華為P60 Pro的差別而已。
白天時,我們來到湖廣會館拍攝。這座興建於200多年前的古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湛。拍完片出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這些現代人反而比古人活得還粗糙。在拍攝這樣精美的古建築時,光是拍個輪廓其實沒啥意思,其精華是在那些雕梁畫棟、飛檐反宇的細節裏。
遇到這樣的場景,有的地方你可以湊近了拍,但有些地方……你好像只能飛檐走壁了。但如果你有了P60 Pro就不一樣了,只需要輕輕一點,切換到3.5倍或是10倍,再遠再高的建築細節,想要拍到都是so easy。你旁邊的遊客在那裏著急時,別人拍攝不到的精細之美,已經留在了你的手機裏。
長焦微距才是「生活秀」的最佳拍檔
在P60系列釋出之後,我曾經花了數天時間來思考,這一代產品技術升級的價值點到底是什麽?因為其他手機廠商也在做潛望式長焦技術,華為和他們的差異性到底在哪裏?
我的思考和發現,最後成文在了【從拍月亮到拍蛋糕——華為P60的平凡之路】這篇文章裏。
我在文中總結了我的感悟:
原來P60的價值就在於此——他不僅可以讓你擡頭拍月亮,也能夠幫你低頭記錄生活裏無處不在的點滴美好。 沒有幾個人會每隔半月去拍一次月亮,但卻有成千上萬的人一直在默默積攢著身邊的感動瞬間。我對P60 Pro的長焦微距如此喜愛,當然也和我個人的攝影主體偏好有關。同時也是因為我觀察周圍人的生活,發現大多數人並沒有特別頻密接觸大江大河,拍到宏大場景的機會。但他們的身邊會有一朵小花、一只小貓咪、一塊精致的小點心、一盒新鮮的水果……而這些,會是我們多數人在工作、生活壓力中調整心態,卸下疲憊的感動瞬間。這些瞬間理應被記錄,也值得被放進時間線裏,等著時間過去很久之後再來回頭看。
但手機的微距拍攝能力同樣是被忽視的一個區域,此前的微距拍攝更多是利用廣角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短」的特性在實作,這其實是廠商的一種「取巧」。攝影師用來拍靜物、產品的微距鏡頭基本都是中長焦段的,廣角鏡頭微距基本等於沒法用。
華為透過馬達驅動中間組鏡片的「長行程滑動變焦」技術來實作了長焦微距,使得P60 Pro遠可以拍月亮,近可以拍螞蟻。用相機微距鏡頭拍攝的人都曉得,長焦微距拍攝時的抖動真是足以讓人抓狂,華為又透過將光棱鏡與傳感器組合在一起的三軸傳感器位移防抖技術,有效降低了近距離對焦時的抖動。
如果你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時刻都有在留心觀察生活周邊點滴瞬間的細心人,那P60 Pro真的會帶你進入到一個充滿美好的影像世界。
以下是我用P60 Pro的長焦微距功能所拍攝的寵物小貓、烘焙小點心、花花草草等小物件。
手機不應該只是相機
前兩天知乎有人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題—— 「手機越來越像相機是好事嗎?」
這個提問反映出了當下智慧型手機的集體性迷思——到底什麽才是高端機真正的立足點?是影像、是效能、還是設計?
華為作為國產陣營成功立足高端的代表品牌,早就給出了答案:是所有產品的綜合能力,而非某一項能力的單點突破!
P60系列賣得最好的配色,或者說最打動使用者下單的配色就是「洛可可白」。這個配色的暢銷程度之高,在許多門店達到了有多少賣多少,絲毫不擔心庫存的地步。對一些使用者,特別是女性使用者而言,芯片、影像、螢幕……都是浮雲,P60系列輕薄的機身加上獨一無二的洛可可白,就是他們要的全部。
但設計顯然不是支撐其華為品牌高端化的唯一支點,高端使用者也並非只看價格,不看功能。手機螢幕一摔壞就要換總成,幾千元的維修費用實在燙手,所以華為做了抗摔效能翻倍的昆侖玻璃。手機最基礎的能力還是要回歸通訊,所以華為做了無訊號環境的「救命稻草」——北鬥衛星雙向短報文,雙Wi-Fi連線的靈犀通訊。隨著國產面板技術的成熟,華為延續了數年的66W超級快充又在P60 Pro上升級到了88W,充電速度更快。
高端機的組成要素,既是「水桶」,但又要超越「水桶」。 在我的理解裏,高端機的「水桶」是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的,而非一味地秀「效能」肌肉。 顯然華為是掌握了這個「高端密碼」,並將其套用得淋漓盡致。為什麽要推薦P60 Pro而非P60,就是你要體會到全方位的高端產品力,就還是要在P60 Pro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