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曉明
2023年,讓全國人民記住且火出圈的兩個城市,前有淄博燒烤,後有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究竟是什麽魔力,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乘上火車只為吃上一頓心之向往的燒烤;究竟又是什麽熱情,讓「砂糖橘」「小馬鈴薯」們不畏嚴寒到東北的冰天雪地中肆意玩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所言:「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無論是淄博還是哈爾濱,說一千道一萬,其最根本的核心邏輯就是不斷滿足老百姓各方面的需求,充分汲取在不斷滿足老百姓需求的過程中創新創造的熱情和活力,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社會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強大動力,成為我們發展的最大底氣。
徐曉明
我們幹事創業、推動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實作了聯合國標準下7億多人口穩定脫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這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紮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堅強支撐,為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重要階段,需要每一位奮鬥者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小我融入大我,不斷推動高品質發展這一核心要務,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唯有更好地滿足這些向往和需求,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不斷滿足人民需求、不斷改善民生福祉始終擺在黨和國家事業最突出的位置上,不斷下大力氣實施民生工程,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辦好教育、醫療、就業等各方面民生實事,推動以人民為中心、為民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其中有很多需求過去並不是緊迫的問題,但如今成了老百姓的迫切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對這些需求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也要相應提高。實踐證明,唯有不斷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發展,才是有動力的發展,才是永續的發展,才是高品質的發展。
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需求,是我們紮實推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檢驗各項工作的第一標準。本次哈爾濱的各項舉措,讓遊客們感受最深的就是真抓實幹,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整改落實。例如,哈爾濱緊盯網路評論區、留言區,並將其作為獲取老百姓需求的重要渠道和視窗,遊客需求什麽就立刻付諸行動提供:不知凍梨咋吃,馬上推出切盤;需要月亮拍照,馬上無人機掛一個。群眾在哪,需求就在哪。緊盯老百姓的需求,正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政績觀最真實的寫照。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從來沒有不合常理的需求,只有不被滿足或者被冷落忽視的需求。正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需求,才會帶來更多幹事創業的激情熱情;正是在滿足這些實際需求的過程中,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市場增長點。元旦期間,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作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僅意味著更好的物質基礎和生活品質,還意味著更高的人文素養和優質的服務關懷。有人說,淄博能火,哈爾濱能火,是因為善於運用網路流量進行引流,這或許只說對了一半。流量的邏輯最終一定是由網路技術、政策效應以及人文素養、優質服務疊加的結果。在爆火前期,人的流量是源於網路宣傳和網路流量,隨著人流的不斷增大,如何接得住、接得好才是要面臨更多考驗的必修課和必答題。像淄博、哈爾濱這類城市有著豐富的文旅資源,可以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站式的旅遊體驗,而是更多換乘式的旅遊選擇。同時,在做好充分準備、「來者都是客」的熱情待客理念下,優質的服務、周到的關懷、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創造便利舒適的旅遊條件,讓每一位遊客找到坐上賓的服務體驗,才會有發自內心的開心愉悅,這是源自精神層面更高層次的愉悅。東北獨特的服務熱情和優質的服務關懷,消解了冬天裏的低溫嚴寒,這也是打動各地遊客去東北旅遊打卡的內核所在。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這份沈甸甸的承諾,既深藏在每一次解決民生需求的答卷中,也深藏在每一次滿足老百姓的實際需求中。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總 監 制丨王 輝
監 制丨
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