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紅海危機持續沖擊全球航運業之際,英國【金融時報】註意到,由於胡塞武裝表示不攻擊中俄船只,中國的船運公司正重新排程船只經營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航線。中國企業抓住商機,但這家英媒的口吻卻有點「酸」,稱中企是「機會主義者」。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葉門胡塞武裝頻頻在紅海水域襲擊以色列關聯船只,以示對巴勒史坦的支持。報道稱,為避免可能的襲擊,不少國際貨櫃航運公司改變航線,沿線的吉布地多拉萊港、葉門荷台達港、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等運輸量大幅下降,但仍有規模較小的中企航線在這些港口提供服務。
總部位於青島的致遠航運有限公司(Transfar Shipping)就是其中之一。據報道,致遠航運目前有「中谷吉林」和「中谷山東」兩艘船在中東地區營運。船舶跟蹤網站顯示,「中谷山東」號於12月底從地中海,經由許多其他航線已經放棄的蘇伊士運河駛往中東。福建華輝航運日前也調派兩艘貨輪穿越蘇伊士運河。
註冊成立於海南洋浦的中聯航運上周也宣布將投入一艘名為「CUL Manila」的船舶在紅海提供快運服務,連線吉達與國內多個港口。國內有媒體自中聯航運處確認,其「元旦前已經開通紅海航線」,但該公司強調該航線目前屬於「加班船」,停靠的港口以及相關的航運費用等存在不確定性。
報道提到,船舶跟蹤和分析服務公司MarineTraffic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10月之前,新部署的船舶中有7艘在其他地方的市場營運。報道據此引述德魯裏航運咨詢公司貨櫃研究高級經理西蒙·希尼(Simon Heaney)的說法稱,這是一種「投機主義」(opportunistic)的做法,「有風險,可能會吸引一些風險規避能力較弱的貨主」。
海事數據公司勞氏船級社的中國問題專家Cichen Shen對【金融時報】稱,中國船運公司急於進入該地區的「最簡單解釋」是,他們正試圖利用自己相對不受攻擊的優勢來贏得生意。「你有商業利益,你看到了這個運力缺口,你看到了需求……我認為商業利益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Shen舉了一家新興中國航運公司海傑航運(Sea Legend)為例。報道稱,海傑航運投入了7艘貨船,這些船只將陸續從青島出發,停靠上海和南沙等中國港口,然後抵達吉布地、吉達、埃及索赫納和約旦阿卡巴港等紅海港口,再經蘇伊士運河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這些紅海港口目前都沒有大型貨櫃輪公司提供服務。
海傑航運註冊地在新加坡,但卻是一家中資公司。其2023年2月獲得國際班輪運輸經營資格登記證,該證由中國交通運輸部簽發。其公司網站強調,該公司貨輪掛中國國旗,申請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航,並僱用專業海上武裝安保團隊,布局物理防禦措施,防止武裝登輪等。
海傑航運官網截圖
值得註意的是,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海軍在紅海區域執行護航超過15年。據國防部,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從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遂行護航任務。這些年來,中國海軍150余艘次艦艇走過1600多個來回,累計為7200余艘中外船舶安全護航。
據悉,在中國航運公司向紅海轉移之前,大多數大型貨櫃航運公司都因安全風險而放棄了紅海南部航線。航運服務公司Clarksons的數據顯示,1月中旬抵達紅海入海口附近的貨櫃船數量比12月上半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90%。
據美國防部官員本月22日稱,去年11月19日以來,胡塞武裝在紅海南部水域對商船發動至少33次襲擊。丹麥「海運情報」咨詢公司近日表示,運輸時間和成本的增加已導致航運市場上的有效運力明顯縮減,全球供應鏈的受損程度已超過全球新冠疫情初期。
「海運情報」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12月,紅海海運每周的運力指數較年平均水平下降了57%,超過了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的47%降幅。該公司負責人稱,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降幅。只有2021年3月超過這一降幅,為87%。當時重型貨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6天,造成了蘇伊士運河150多年歷史上最嚴重的堵塞,數十億美元的貿易陷入停滯。
與此同時,胡塞武裝政治局成員穆罕默德·巴基蒂(Muhammad al-Bakhiti)本月接受俄【訊息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多國船只可以安全透過紅海,他們在該海域的航行不會受到任何威脅。他還強調,胡塞武裝的目標不是扣押或擊沈過航船只,而是借此施壓以色列「結束在加薩走廊的屠殺」。
在此背景下,紅海過路商船紛紛在船舶資訊中強調其「中國背景」。彭博社11日報道稱,除了在公開資訊中申明「與以色列無關」,近來還有至少五艘船只在穿越紅海時,其國際航運即時追蹤資訊的「目的地」一欄中,附帶填寫上了諸如「船上均為中國船員」等類似的備註內容,以示該船只與中國有關。
另據【金融時報】日前披露,近幾個月來,美國官員一再敦促中國「利用」其對伊朗的「影響力」,希望中方向與胡塞武裝關系密切的伊朗轉達美方的「警告」,讓其遏制胡塞武裝的襲擊,包括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及其副手喬恩·芬納(Jon Finer),還有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內的官員都曾向中方官員提出此事。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6日回應表示,中方在紅海局勢上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對近期紅海局勢急劇升溫深表關切。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中方一開始就為緩解紅海緊張局勢作出了積極努力,呼籲停止襲擾民用船只的行為,敦促有關方面避免給紅海緊張局勢火上澆油,依法共同維護好紅海水域的航道安全。
「必須強調的是,紅海局勢緊張是加薩沖突外溢的突出表現,當務之急是盡快平息加薩戰火,防止沖突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汪文斌指出,中方同時也認為,安理會從未授權任何國家對葉門使用武力,要切實尊重包括葉門在內的紅海沿岸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局勢降溫,維護紅海地區的安全穩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