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藝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為推動‘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力提速,建議依托特色資源,推動‘山’‘海’共進。」1月24日上午,政協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環節,廣東省政協委員、民進省委會副主委、江門市副市長周佩珊帶來題為【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推動「百千萬工程」出實效】的發言。
![](https://img.jasve.com/2024-1/7f123162974590b4aaeee0ca00de3a57.webp)
周佩珊
在周佩珊看來,為促進廣東省在區域協調發展上更快更好取得新突破,要念好「山」「海」這兩本「經」。
一方面,念好「南嶺」經,實作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綠美廣東建設賦予新動能。
大力挖掘綠色資源價值,豐富林地流轉形式。建立「森林生態銀行」,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林產品精加工等「林業+」生態產品產業,在梅州、河源、韶關等粵北山區打造一批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協調互補的「百千萬工程」綠色資源示範區。在強化生態價值補償上下功夫,提高生態價值補償資金在轉移支付中的占比。
全力打造嶺南特色「土特產」品牌。在品牌化上下功夫,結合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等,著力打造一批兼具特色、潛力和效益的農產品品牌,推動鄉村電子商務建設,形成中國式現代化 「靠山吃山」的標桿典範。
全域推動和美鄉村旅遊。在活化上下功夫,用好用活當地紅色基因、文化基因、古城基因等,加快「旅遊+農業」「旅遊+文化」「旅遊+互聯網」深度融合,打造現代化嶺南新鄉村。建議以惠州南昆山、韶關丹霞山、肇慶鼎湖山、河源萬綠湖「三山一湖」為龍頭景點,做強縣城龍頭、做實鄉鎮節點,形成和美鄉村旅遊新模式。
另一方面,周佩珊認為還要念好「南海」經,做大做優做強海洋文章,為海洋強省建設註入新活力。
完善貫通沿海交通網路。抓緊推進濱海公路貫通工程。按照規劃,廣東濱海旅遊公路將建成一條交旅相融、撬動發展、普惠民生的黃金海岸幹線。建議盡快實作全線貫通,並對公路與鄉鎮的結合部進行整體打造提升,推動沿海地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加快粵東城際鐵路建設,更好滿足城鄉交通一體化需要。
強化提升沿海港口設施。統籌規劃沿海14個港口的功能定位與布局,加快推進珠三角港口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全面推動粵東、粵西港口集群協調發展,整體提升港口現代化服務功能。以港口為戰略支點,推動與陸地城市交通高效聯通,全面實作鐵路和高速公路進港,促進海上能源、臨港工業與城市產業協同發展,點線面帶動腹地鄉鎮、村莊經濟高品質發展。
打造沿海鄉村現代化新廣東。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步伐,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海洋漁業經濟體系。發展海洋牧場,建設「藍色糧倉」,完善精深加工、交易集散、漁民生活服務等海產品上下遊產業,「接二連三」構建「海洋漁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堅持海陸統籌、聯動發展。對海島、海岸進行整體開發,打造一批「最美海島」「最美海灘」「最美濱海小鎮」,放射線帶動沿海鎮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