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近三個月連續被監管「點名」!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投行業務屢亮紅燈

2024-12-16新聞

這家券商投行子公司屢被監管「點名」。近日,西藏證監局釋出公告表示,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作為主辦券商,在持續督導期間未履行審慎核查義務被監管出具警示函。值得註意的是,年內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的投行業務屢亮紅燈,先後被全國股轉公司、中國證監會、寧波證監局「點名」。而回顧年內該公司的承銷保薦數據來看,則也有半數計畫「折戟」。有業內人士表示,相關機構屢次被「點名」,其業務信任度可能下降,不利於後續業務的開展,同時,也為各家券商的投行業務給予警示。

連續被監管「點名」

12月13日,西藏證監局釋出公告表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作為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超毅世紀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毅網路」)的主辦券商,在持續督導期間,未履行審慎核查義務,未能發現超毅網路虛增虛減營業收入、虛增利潤總額、虛增應收賬款等情形,且存在未按期披露超毅網路重大資產重組持續督導意見的問題。西藏證監局決定對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值得註意的是,這已非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年內首次被「點名」,近三個月其更連續被監管通報。11月26日,寧波證監局指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督導的寧波友聯盛業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未履行掛牌公司收購資訊披露義務、資訊披露檔存在虛假記載、收購過渡期違規改選董事會等問題。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作為主辦券商,孫冰妍作為持續督導員,未能勤勉盡責履行持續督導職責。對於上述情況,寧波證監局決定對主辦券商及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10月18日,中國證監會則發文直指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在保薦西藏國策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西藏國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過程中,計畫負責人魏忠偉、保薦代表人秦丹未經公司同意,從事違反公司與西藏國策簽訂的保薦協定的行為,並對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魏忠偉、秦丹出具警示函。

不僅如此,今年2月、7月,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還因作為主辦券商未勤勉盡責,被全國股轉公司進行口頭警示、要求送出書面承諾等。

另據申萬宏源披露的半年報,2024年6月,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還被新疆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具體來看,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及相關人員在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保薦業務執業過程中,對發行人個別供應商、客戶履行走訪等盡職調查程式不充分。彼時,申萬宏源在半年報中表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持續完善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嚴守三道防線,完善內控機制,持續加強業務人員專業培訓,強化計畫盡調管理,持續提升執業品質。

年內保薦計畫半數「折戟」

就此次被西藏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後公司有哪些整改計劃以及年內多次被監管「點名」有哪些影響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在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看來,該機構多次被監管采取措施,可能對相關業務造成一定影響,當期計畫程式也可能被波及。同時,在對後續計畫的審查過程中,監管可能更為嚴格。這也意味著,相關機構的業務信任度可能下降,不利於後續業務的開展。

據申萬宏源官網,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成立於2015年1月,為申萬宏源證券100%持股子公司。中國證監會核準設立時表示,其業務範圍為證券承銷與保薦,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據申萬宏源半年報,截至2024年上半年,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的凈資產為13.29億元,上半年營業收入為8463.52萬元,但凈利潤虧損達2.06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年內由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保薦的計畫已有半數「折戟」。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共計保薦28家機構,保薦計畫型別涉及先發、可轉債及非公開發行。然而,其保薦計畫撤否率達50%,涉及湖北毅興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安美勤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的先發計畫,非公開發行及可轉債計畫則分別「折戟」3個、2個,上述計畫均為撤回終止。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表示,撤否率50%且均為撤回的情況,反映了相關機構在保薦計畫的篩選、盡職調查和後續支持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在計畫前期評估時過於寬松,未能充分辨識出潛在的風險因素;或是在計畫執行過程中,未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和服務,導致發行人選擇主動撤回申請。這種情況不僅可能影響公司的聲譽,也可能給發行人帶來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損失,進一步削弱了市場對其專業能力的信任。

除頻遭監管「點名」外,年內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還有高管遭留置。據官網資訊,9月,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收到了監察機關出具的【留置通知書】,副總經理王昭憑被監察機關依法留置,並已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公告同時指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經營情況穩定。王昭憑離職不會對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高管被監察機關依法留置一事可能直接影響到公司內部士氣。同時,外界對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層誠信的關註度也可能上升。為壓實合規並註意高管及從業人員執業規範,公司下一步應當加強對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規範管理,設立明確的職業道德準則;完善公司治理架構,確保決策過程透明公正;增強內部舉報系統,鼓勵員工揭露不正當行為;定期組織合規教育活動,確保全體員工了解最新的法規要求。」余豐慧建議道。

行業角度看,王劍輝則指出,相關機構屢次被「點名」也為各家券商的投行業務敲響警鐘,即業務拓展不能以單純的當期收入為目標,還要以後期計畫管理、合規風控風險等綜合考量。

北京商報記者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