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於1953年7月15日結束。在戰爭結束幾十年後,媒體People Dispatch發表了關於韓戰的評論文章: 「韓戰給了美國教訓,核轟炸中國,無法威脅到中國,無法讓美國在北韓半島取勝」。 核武器作為影響當今全球局勢的重要存在,People Dispatch得出該結論的依據何在?
中國軍隊於1950年10月進入北韓戰場,進入北韓戰場後,戰場局勢發生扭轉,「聯合國軍」的戰線被迫退至「三八線」以南地區。鑒於中國的參戰,美軍將領麥克亞瑟為了獲得戰場優勢,提出了向中國投放原子彈方案。最初,杜魯門政府也表示,「如果中國阻攔,將會動用一切力量」。
2023年7月22日,美國派出洛杉磯級快速攻擊潛艇春田號到南韓釜山進行港口存取。在存取過程中,美國和南韓的政府官員談到了那場發生在北韓半島上的戰爭:
「戰爭在‘僵局’占上風的關頭結束,這實際上意味著失敗正盯著聯合國部隊的臉。在美國戰爭的編年史中,韓戰成為「被遺忘的戰爭」,被遺忘並被丟棄在集體意識的閣樓上」。對於韓戰中的失敗,美國方面表示欣然接受。
在戰爭過去的70多年後,韓戰仍然存在影響。令人好奇的一個主要原因一定是韓戰的當代相關性,它是冷戰的代理人戰爭,就像美國在烏克蘭正在進行的對俄羅斯的戰爭一樣,由於北約未能贏得戰爭,這場戰爭也處於僵局。
People Dispatch先是用現在的俄烏戰爭和韓戰進行對比,並表明俄烏戰爭如今也陷入了僵局。隨後又提及中國在改變韓戰的局勢中,存在著最大的利害關系,韓戰期間美國采取的措施全部都是針對中國的,特別是針對台灣問題」。因為蘇聯並未參與韓戰,由此,美國將韓戰的矛頭指向和中國的對抗。
對於美國1950年在北韓戰場上的教訓,美國前海洋情報官員、目前擔任眾議院美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的麥克·加拉格爾談到了他的「修正主義理論」,在俄烏戰爭中,加拉格爾吸取了韓戰的經驗教訓,倡導美國政府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戰鬥機,以避免代表美國利益的一方,像幾十年前那樣,在僵局中失敗。
除了講到美國方面目前正在努力防止像韓戰一樣的慘敗局面出現的同時,還提到了關於核戰爭的相關內容:「在北韓停戰70周年前夕,【外交事務】雜誌刊登了加拉格爾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出了韓戰給美國帶來的三個教訓——第一,華盛頓不能忽視威懾和準備,應該時刻準備戰鬥和增強軍事能力;第二,政治和戰鬥深深交織在一起;第三,一旦美國參與的任何地方爆發戰鬥,過度的自我克制可能會招致進一步的侵略」。
對於麥克·加拉格爾的觀點,People Dispatch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中國今天更有能力對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的對手進行強硬反擊,美國之所以在韓戰中付出巨大代價,也不是因為中國,而是這場戰爭本身就存在缺陷」。為了表明美國在韓戰中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中國的加入,在報道中進行了闡述。
為了證明「是韓戰本身就存在缺陷才導致美國的失敗」這一觀點,People Dispatch提出的三點原因,其一美國將36000名美軍在北韓戰場上的喪生歸結於蘇聯,將韓戰視為蘇聯計劃中的一步,認為韓戰是蘇聯的計劃,是蘇聯想要透過軍事手段獨霸全球的表現」。
其次,「韓戰本身就存在缺陷才導致美國的失敗」。美國當時為了應對所認為的「蘇聯擴張」,不顧中國的警告,不僅越過「三八線」,還不斷向北擴張。「他們認為中國是在虛張聲勢,並傲慢的認為,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不會幹預,麥克亞瑟還向杜魯門保證中國不會參戰,但中國在感受到美國的威脅之後,立即決定進行幹預北韓戰場」。
最後,「韓戰本身就存在缺陷才導致美國的失敗。」 美國入侵北韓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錯誤,它將三個月的戰爭變成了持續三年的戰爭。在韓戰中,美國曾多次策劃「聖誕節攻勢」,企圖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結束韓戰,為了實作該計劃,美軍在北韓戰場上的推進速度加快,這也促使中國加快向北韓戰場派軍,加大派往北韓戰場上的誌願軍兵力,進而最終使美軍在北韓戰場失敗。
同時,還有一個歷史上有爭議的細節,美國曾經對北韓和中國使用原子武器(原子彈)的想法,以期將整體軍事平衡轉向更有利的方向,並迫使他們坐到談判桌前。」在戰爭爆發初期,美國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會動用一切力量對付敵人。美國軍隊於1950年6月26日進入北韓戰場,到1950年夏末,美國已經將使用原子彈的計劃放在了桌面上。
當時美國的原子彈數量和核武器研發能力領先於蘇聯,盡管與美國相比,蘇聯的原子彈打擊雖然極其有限,但相比美國差距不小,華盛頓的核壟斷基本上完好無失真,美國仍然是唯一有能力將原子彈投向遙遠目標的國家」。美國是上世紀50年代最有能力發射原子彈的國家,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蘇聯也無法與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