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艾瑞克·索爾海姆榮獲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
據新華社訊息,2月4日,恰逢立春,人民大會堂新聞釋出廳內洋溢著喜慶友好的氣氛。佩戴獎章、合影留念……一個個外國專家接受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會場回蕩著熱烈的掌聲。
中國政府友誼獎,是中國政府專門為表彰對中國改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來華工作外國專家設立的榮譽獎項。迄今為止,已有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98名專家獲此殊榮。
訊息提到,挪威籍獲獎專家、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艾瑞克·索爾海姆,目睹了多年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積極推動塞罕壩、「千萬工程」等故事走向世界。
據中國日報網2021年3月報道,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的艾瑞克·索爾海姆自1984年以來多次到訪中國,親眼見證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過去五到十年間中國在環境和氣候變遷方面發生的「巨變」。
索爾海姆稱:「回到十年前,中國城市確實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後來人們要求改變,於是領導層作出了回應。」索爾海姆認為,領導層是應對環境和氣候挑戰最關鍵的因素。他說道:「在好的領導下,國家會繁榮興旺,飛速發展。如果領導不力,國家就會面臨巨大困難。」
索爾海姆認為,中國為保護人口密集地區的濕地和脆弱的生態系付出的努力「十分艱難且具有很大挑戰性」,而且取得了「世界級的進展」。索爾海姆說:「在這些行動上,中國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他援引了蘇州和深圳等範例,稱其為「綠化最好、最環保的」城市。
去年4月,索爾海姆乘坐高鐵從北京前往淄博,他在社交媒體上釋出旅行圖片,為中國高鐵的速度和舒適度點贊。索爾海姆表示,自己也前往時下熱門的城市淄博,他兩次用照片記錄了中國高鐵的時速,並寫道「在中國乘坐高鐵旅行太美妙啦!快速又舒適。」
索爾海姆和中國高鐵的合影。
他表示,自己幾天前從成都前往北京,用7小時跨越了2000多公裏。「截至2023年初,中國高鐵營運總裏程達到4.2萬公裏。」索爾海姆介紹道。
「就像吃烤鴨一樣,用一張餅卷著烤肉和蔬菜,再淋上些醬汁,絕對的美味!其樂無窮!」嘗過淄博燒烤之後,索爾海姆這次的中國之旅算是「圓滿」了。
索爾海姆遊覽淄博。
【環球人物】去年5月報道介紹,索爾海姆長期關註中國的生態環境治理。2018年辭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後,他循著全球低碳發展的脈搏,把更多精力轉移到中國。新冠疫情發生前,一年中近1/5的時間,人們幾乎都能在中國的某個城市找到他。從內蒙古的沙漠到海南的沙灘,他的足跡遍及中國各地。
2005年,50歲的索爾海姆就任挪威環境和國際發展部長。自此,他將職業生涯的下半場獻給了「綠色事業」。他發起了全球雨林保護計劃,並促成了多項生態領域的國家立法。因為在氣候和環境方面的貢獻,他獲得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2009年,他被【時代】雜誌評為「綠色英雄」。
2016年,結束在挪威的工作後,索爾海姆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如今,他是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副理事長。
索爾海姆不是單打獨鬥,他的家庭更像是一個「環保專業戶」。妻子格裏在過去的幾年裏一直致力於海洋環境的保護。兒子奧克森剛剛進入挪威綠色青年中央委員會工作。女兒也非常熱衷於氣候和環境問題。
2020年9月,索爾海姆在中國開通微博帳號,自稱「樂觀的環保衛士索叔」。如今,2.1萬粉絲跟著這位挪威大叔,同頻見證著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點滴進步。
索爾海姆(左一)參觀首鋼工業園。
澎湃新聞記者註意到,2月5日,索爾海姆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也發文【艾瑞克·索爾海姆榮獲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介紹:2月4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副理事長、歐盟亞洲中心主任艾瑞克·索爾海姆榮獲202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並獲國務院總理李強接見。
2016至2018年,索爾海姆在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期間,中國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簽署建設綠色「一帶一路」檔,推動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這些努力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社會贏得了大量贊譽。
上述新華社文章介紹,友誼獎的淵源,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中央政府向來華工作的蘇聯專家授予「友誼紀念章」和周恩來總理簽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感謝狀」。改革開放後,經國務院同意,中國於1991年正式恢復設立友誼獎,外國專家表彰工作全面恢復和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友誼獎相關工作高度重視。多年來,國務院有關領導為獲獎專家頒發獎章、證書,國務院總理多次會見獲獎專家並合影。獲獎專家還應邀參加國慶招待會等重要活動。2023年度,共有來自26個國家的50名專家獲獎,涵蓋五大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