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作文素材|2024共和國勛章人物素材4則,一起感受功勛模範的力量!

2024-10-07新聞

9月29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共和國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傑出人士。

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2024年獲得「共和國勛章」的四位功勛模範人物——王永誌、王振義、李振聲、黃宗德的事跡,他們的傑出貢獻和崇高精神,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在寫作中不可或缺的素材。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永誌

【適用話題】

科學家精神,責任擔當

【運用示範】

科學家精神貴在不畏艱難、敢於突破。面對知識的嚴格保密要求,他憑借強大的意誌力和記憶力,將知識內化於心,這不僅是對自我能力的極限挑戰,更是對國家利益的高度負責。科學家精神貴在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誌提出的「歸零」制度,體現了對航天事業極致追求的態度。他深知,每一次的發射都承載著國家的重托,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飛雲直上八千丈,只手撥雲觀滄海。」這是王永誌對航天事業的豪情壯誌,也是他對科學家的責任與擔當的生動寫照。他的故事,將激勵更多的青年學子,以航天精神與科學家精神為指引,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為祖國的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物事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主持中國多型號飛彈研制、火箭研發和參與制定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藍圖,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載人航天事業作出傑出貢獻。

18歲時,王永誌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其間被派往莫斯科繼續學習。留學期間,因他所學的專業非常敏感,保密要求十分嚴格,上課不允許記筆記,腦袋記住多少算多少。王永誌竭盡全力強化記憶力,力爭多帶回一點知識。留學回國後,王永誌參與了中國自主研制的「東風二號」的發射過程,然而在試射前夕,卻遇到了難題。當時,30歲的王永誌壯著膽子敲開錢學森的大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被采納。

1992年9月21日,王永誌被正式任命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作為工程的總設計師,王永誌提出了從源頭尋找問題的「歸零」制度,不帶任何隱患上天,是「歸零」的核心。在王永誌的書櫃裏,擺放著好幾摞舊筆記本,裏面密密麻麻記載著關於航天的各種記錄。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人的腳步終於第一次邁進太空。「飛雲直上八千丈,只手撥雲觀滄海」,這是王永誌在神舟五號上天之前,送給航天員楊利偉的一句詩。當楊利偉從神舟五號返回艙安全走出來的時候,王永誌內心一時百感交集,「把中國人送上天,這也是天遂人願,最後的目標都達成了,無怨無悔」。

2024年6月11日,王永誌在北京病逝,享年92歲。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振義

【適用話題】

科學家精神,淡泊名利

【運用示範】

王振義院士以其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科學家精神,照亮了醫學探索的征途,更以高風亮節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大家風範。

胸膺填壯誌,榮華視流水。科研之路從無坦途,唯有不懈追求,方能抵達勝利的彼岸。當全反式維甲酸成為救治生命的奇跡,王振義院士非但沒有將這一成果據為己有,反而無私分享,讓科學的光芒普照更多角落。真正的科學家精神,不僅在於個人的輝煌成就,更在於能夠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讓科學的火炬代代相傳。王振義院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甘為人梯」的深刻內涵。他將榮譽視為激勵,將責任扛在肩頭,主動讓賢於青年才俊,為醫學事業的蓬勃發展播撒希望的種子。

【人物事跡】

王振義:著名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成功實作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放棄申請藥物專利,無私公開治療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

1978年,王振義投入急性早幼顆粒球白血病的研究,這是一種最為兇險、死亡率最高的白血病。經過八年研究、測藥無數,王振義終於攻克難題。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顆粒球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義透過仔細研判,建議她服用尚處於試驗階段的全反式維甲酸。面對他人的勸阻,王振義說:「我相信科學,我有信心!」7天後,奇跡發生了,女孩的癥狀明顯好轉,一個月後完全緩解。那一年,他陸續采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緩解。他將相關成果寫成論文發表,立即在世界範圍引起轟動。

為了讓更多患者能無負擔地使用藥物,王振義放棄了專利申請,甚至盡自己最大努力,將藥物價格「打下來」。這種被患者稱為「特效藥」的口服黃色小藥丸被納入了醫保,他說:「錢或名譽的事,我不會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

多年來,王振義托學生捐款給汶川大地震傷員、每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定期捐款、取出積蓄設立青年醫師獎勵基金……於利無求,於名,王振義也甘為人梯。1994年,王振義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僅一年後,他就主動將時任所長的位置讓給年輕人。「讓位給有能力的年輕人,我們的事業才能始終向上」。他四處奔波申請經費添置裝置,建立重點實驗室;派出學生赴法留學,與多所國外醫學院建立合作,讓人才培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如今,在上海交大醫學院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塊石刻上書寫著 「報效祖國 服務人民」。這八個大字由王振義院士親筆書寫,以期無數青年學子盡瘁科學,造福人類。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

【適用話題】

科學家精神,責任擔當,實踐創新

【運用示範】

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是農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實作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廣袤的麥田之上,李振聲院士以實踐創新的犁鏵,深耕著責任與擔當的沃土,成為了農業之光,種業之魂。他的心中,始終裝著農民的期盼,肩上扛著國家的重托。「真正給我打分的是農民」,這份質樸的情懷比任何榮譽都更加珍貴。

當小麥培育遭遇瓶頸,李振聲沒有止步於已有的成就,而是帶領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他的身影,在黃淮海平原的廣袤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跡,也為中國的小麥生產翻開了新的篇章。歲月悠悠,李振聲院士的求知欲卻從未減退。他不斷學習新知識,擁抱新技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家精神的璀璨光芒,也感受到了責任與擔當的厚重力量。只有心懷家國,勇於實踐,不斷創新,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留下屬於自己的銘印。

【人物事跡】

李振聲: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和農業發展戰略專家,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他組織實施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提出並推動「渤海糧倉」計畫建設,為促進中國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血氣方剛的青年到白發蒼蒼的老人,93歲的李振聲把自己的一生交付於小麥研究。1951年,李振聲從山東農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工作。李振聲想做遺傳育種研究,卻偏偏被分到了栽培組,與各種牧草打起了交道。

5年後,響應國家支援西北建設的號召,李振聲被調往陜西楊陵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工作。25歲的李振聲到陜當年,當地小麥恰巧遭到了一種被稱為「小麥癌癥」的流行性病害,出現重大減產。看見不少農民在地頭抱頭痛哭,李振聲的心被狠狠刺痛了。

1979年,李振聲育成了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當時,年近半百的李振聲收獲了陜西農民給他的最高評價:「要吃面,種小偃!」

從198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988年獲陳嘉庚農業科學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05年獲首屆「中華農業英才獎」,到2006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李振聲始終保持著農民情懷,他曾說「真正給我打分的是農民」。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宗德

【適用話題】

愛國主義,智勇雙全,不忘初心

【運用示範】

保持一顆忠誠心,學習一種「時時講」的精神,讓「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代代相傳。1986年離休以來,黃宗德堅持義務為部隊、學校、工廠、黨政機關、社群街道等單位,作弘揚革命傳統的報告近百場。有人擔心黃宗德年紀越來越大,這麽「折騰」身體吃不消。對此,黃宗德總是微笑著回應:「正是因為我老了,所以更要爭分奪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才不負曾經的那身軍裝,不負犧牲戰友的囑托。」

【人物事跡】

黃宗德1931年出生於山東省榮成縣(現榮成市),17歲時入伍投身革命,先後參加渡江戰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英雄,曾榮獲「二級戰鬥英雄」、勝利功勛榮譽章,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北韓授予「一級國旗勛章」。

1948年12月,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的白熱化階段,黃宗德義無反顧報名參加解放軍,光榮地成為一名革命戰士。那年他只有17歲。

投身革命不久,黃宗德迎來了他軍教生涯中的第一場大仗。1949年4月,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一次戰鬥中,黃宗德和戰友組成沖鋒隊。密密麻麻的子彈在身邊穿梭,爆炸聲不絕於耳。「砰」的一聲,一枚手榴彈在沖鋒隊員的身邊爆炸。「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身負重傷,5個人犧牲了3個,還有1名戰友的嘴裏不停地往外吐血沫。」戰友拼盡最後的力氣睜開眼睛,望著黃宗德斷斷續續地說:「替我向家裏人捎個信,也替我看看咱們的新中國……」帶著戰友的心願,黃宗德一次次在戰鬥中沖鋒陷陣,為解放事業貢獻力量。

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發起第三階段反擊作戰,黃宗德所在連隊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沖鋒號響起,身為班長的黃宗德帶領戰士們快速沖出屯兵洞,突入敵前沿陣地。20多分鐘後,部隊從正面炸毀12個敵暗堡,而此時戰友死傷已過半,黃宗德悲痛萬分,帶領幸存的戰士直撲敵陣,最終將頑抗之敵一一殲滅,完全控制了上九井西山的表面陣地。

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也讓他患上嚴重的皮膚病、風濕病,至今仍有3塊彈片留在體內無法取出。對此,黃宗德無怨無悔:「與那些犧牲的革命先輩和並肩戰鬥的戰友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麽!」

「烽火歲月雖已遠去,但我經常會在夢裏重回戰場,與戰友們重逢,他們還是那般年輕。在夢裏,我多次向戰友們描述著今天的中國……」

初秋時節,93歲高齡的黃宗德,身著微微泛黃的舊軍裝,緩慢而堅定地走上天津警備區某幹部休養所黨課教育講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要繼承好革命傳統,苦練過硬本領,保衛好我們的祖國!」望著講台下的官兵,黃宗德飽含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