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啥網友總說美國第三產業的GDP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2023-11-05新聞

同意 @Afterwards 的觀點,應該關註「可貿易產業「,這個可貿易產業並不限於第二產業,尤其是現在技術革命更集中於資訊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技術進步更集中於第三產業。

首先是 @Afterwards 提到了「有些產值會導致路徑依賴,增生腐敗」,這主要是指的是尋租、分配性質的產業,如金融和法律產業。一方面會導致利潤過多流入尋租性質的產業,一方面會過度吸引了人才,降低生產性活動的人才投入。

而可貿易產業傳統上是第一和第二產業,但是90年代以來,可貿易產業的擴充套件更多集中於第三產業,被稱為生產性服務業。

舉一個例子,如果去搜古早的論文的話,在90年代前的論文電子版幾乎都是實體紙張的影像版,單純是一堆掃描的圖片而已。而到了90年代以後就變成以下這種型別,註意這時候的pdf檔往往沒法搜尋具體單詞的,也就是說並沒有把每個字詞的資訊都寫入電子檔中,之後的pdf檔就接近於我們所看到的電子書本了,可以直接檢索資訊。

而這種由90年代Adobe開發的電子文件格式,就是當時技術革命的一個體現。Adobe開發一種電子檔型別pdf和電子文書處理軟體Acrobat,肯定不算是第二產業,但是卻事實上節省了紙張等制成品的使用,並且提高了生產活動的效率,所以被稱為「生產性服務業」。

所以,在90年代後的技術活動更偏向於ICT產業,而ICT產業中第二產業中的硬體,往往並不是競爭力的關鍵,關鍵在於第三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這種技術革命延續到2010年後,ICT產業的進步更加集中於移動端,傳統上的實體性質的硬體制造變得更加無利可圖。

而從這種角度,很容易理解現在的一些狀況,即上遊從事生產性服務業的企業影響力大大高於制造業企業。蘋果在美國被分類為服務業企業,本身是不進行硬體制造活動的,但是蘋果公司想要讓供應鏈多元化,大量果鏈企業就被迫從中國遷移到東南亞、印度等地區,這顯示了蘋果作為服務業公司比下遊制造企業影響力更大。

前幾個月看到黃奇帆就提到這個問題,也是以果鏈為例,鄭州富士康的3/4的利潤被國外拿走了,只有在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發展,才能擺脫這個局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第三產業的GDP總體來說不具有欺騙性的,因為政府的官老爺曾經談過貿易戰的是非曲直,美國雖然存在著天量的貿易逆差,但是美方並未考慮服務業和智慧財產權貿易等方面的順差,另一方面美國的跨國企業往往把利潤留在海外避稅,並且美國對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將近60%來自外商投資企業,這些也會形成美國企業的收入和利潤。

而如果將視角從第二產業的制造業擴充套件到生產性服務業,中國經濟水平胡先進國家依舊有巨大差距,就很容易理解了,黃奇帆就提到了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比已開發國家低一大截:

「當前,中國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偏低。在已開發國家,為制造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達到了40%-50%,是GDP比重最大的一塊。而中國目前生產性服務業只占GDP的15%-20%,跟歐美國家差距巨大。中國經濟發展以實體經濟為主體,這就要求在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的比重能夠高一些。」

按照這個數據,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竟然比已開發國家低了25-30%,這個差距可以說是極其誇張了,所以更可能是統計標準問題。即中國的產業統計過高估計了制造業比重,但低估了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具體參考一下文章:

在常用的英國標準產業分類法系統(SIC)或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中,制造活動為「原材料到新產品」,制造環節「上遊」的活動(如R&D和設計)和「下遊」的活動(如售後服務和行銷),以及制造過程中整合的非實物投入(如嵌入式軟體)均被統計為服務業。

在這種統計方式下,只要制造企業中的服務雇員超過制造雇員,那麽就會被分類成服務業,即按照最大數量的員工從事的活動進行分類。

而90年代以來,西方制造企業存在著實物生產和非實物服務分離趨勢。企業將服務環節外包或者采用外部企業服務——創造了獨立的服務業公司,跨國企業保留上遊的研發設計活動——從制造業企業被統計為服務業企業,都會表現為制造業比重下降而服務業比重上升。

而中國則按照法人註冊為準,,只有制造業企業將研發部門、物流及其他服務部門單獨設立為一個法人單位,或者將服務外包時,隱藏於制造業企業內部的生產性服務增加值,才會被統計為服務業。

美國的蘋果、高通等企業都是被分為服務業,在中國則會被分類為制造業企業,而前者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實際上是制造業上遊環節,話語權反而大得多,經濟發展品質也更高。其實很容易理解,像是三星電子這種制造業企業,如果是最佳化產業鏈到多個國家,那麽增加值最高的的研發設計活動就會被統計為服務業,而增加值不高的實物生產才會被統計成制造業,理所當然前者比後者更加重要。

根據這種不同的統計標準,美國的制造業比重實際上是低估了,而中國的制造業比重被高估、生產性服務業被低估。所以說中國相對於美國,制造業比重沒那麽高,生產性服務業比重也沒差那麽大。

當然即使中國和已開發國家的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差距,沒有25-30%這麽多,也有個20%的差距,那也大了。而這種生產性服務業往往是知識密集型產業,更多的是依賴於技術研發,所以說未來發展方向是吸引人才投入到這些研發性的行業。

在最近幾年,「可貿易產業」的擴充套件似乎又超過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範圍。比如說蘋果手機最賺錢的部份變成了app store的抽成,這部份似乎並不服務於制造活動生產,而中國的tiktok和原神也並不太符合生產性服務業的定義,但在海外也賺了不少錢。

這些變化超過了本人的理解範圍,所以不做過多解讀。時代總是在變化的,現有的視角總是有缺陷的,個人認為如果只靠有限產業觀點來引導產業發展,往往會刻舟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