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悲劇總是圍繞著三個主題來展現人類命運的叵測:幸福是短暫的,仇恨永遠無法化解,愛終將枯萎。從這個角度來說,進擊的巨人不愧為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悲劇作品。它成功地在故事結局中展現了這三個人類永恒的悲劇主題。
這部電影既不適合一般意義上熱血少年漫的受眾,也沒法照顧那些只接受HE童話而不接受BE現實的受眾。他給一些觀眾帶來的痛苦正源於它那層皮在魔幻主義外衣純正的現實主義悲劇內核。就像最開始讀到結尾時很多觀眾沒辦法接受的那樣:「我滿懷期待的看到結局,你就給我看了個這?」
然而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悲劇的【進擊的巨人】才是成功的。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所有人不管怎麽努力,付出多麽大的犧牲和代價,大家的結果也只有小輸、中輸和大輸的世界。而這,就是現實世界。
一. 謎底與謎面
想看懂【進擊的巨人】,就得先搞清楚主角代表了誰。
雖然在這個話題上大家會有爭論,比如對於艾倫三人團是共同主角的理解,或者認為萊納和吉克甚至賈碧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主角的觀點。但不論是從劇情還是篇幅來看,毫無疑問的是,艾倫耶格爾才是真正的主角。
想要讀懂艾倫,就得先嘗試真的帶入去理解這個人。而我相信,任何文學作品的人物在被構思和創造的過程中,一定是有一個現實的實體人物存在的,盡管這樣的對映並不嚴謹,也未必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但是有了這樣的帶入,才能方便我們去理解這個角色。
其實,謎底就在謎面上。耶格爾這個姓是一個德語姓,它在德語裏意思是獵人:一個充滿的前現代黑暗森林似你死我活色彩的,時刻的恐懼而又憤怒的拿槍指著別人的形象。
在1937年到1945年,也有這麽一個德國人,憤怒而恐懼地拿槍指著自己所有的鄰居,和全世界的大多數國家。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這兩個角色的相似之處當然不止於此:
第一,他們都曾經是熱血青年,艾倫早年參軍的時候,有一個簡單的,把巨人一個不剩的全部驅逐的熱血目標,他是他那一屆訓練兵裏唯一一個作戰意識和信念最強烈的,強烈到在薩沙和讓這樣的日子人裏簡直顯得格格不入,正如他的名言一般,他一直在塔塔開(戰鬥);
而希特勒作為一個奧地利人,為了自己的德意誌民族理想,自願參加一戰德軍,在前線一路從一個傳令兵幹到擁有一等鐵十字勛章的上等兵,要知道這個勛章在正經德國士官中都相當罕見,更別提是個從奧地利來的鄉巴佬大頭兵了,這是他勇氣與意誌最徹底的體現,也是他奮鬥的體現。
是啊,一個是戰鬥,一個是奮鬥。都充斥了某種對於自己理想不懈前進的美和魔怔。
而他們的崛起,也都是受命於危難之間。
艾倫覺醒了巨人之力後,率領士兵完成了人類對於巨人的第一次勝利,成功堵上了城墻的缺口。我還記得我看那一集時候的感動:之前面對巨人,要麽無謂犧牲,要麽抱頭鼠竄,就算有勇氣赴死也其實心知肚明這樣的犧牲其實沒有任何意義的時代結束了。人類第一次相信,犧牲是有價值,盡管後來的劇情讓我們覺得這樣的感動有多麽的虛假。
而希特勒面對的是經濟全面崩潰,百業蕭條,用一捆錢換一條麵包的威瑪德國。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從區區布衣之身一躍而成國家元首,並且締造了即使稱之為經濟奇跡也不為過的成就:真正意義上的把牛奶和麵包擺到每一戶德國人尤其是中下層德國人的桌上,給德國人尊嚴和工作,讓他們在大戰後第一次相信我們的未來有希望,盡管後來的歷史恐怕只會讓德國人覺得這樣的希望實在是有毒。
而他們成功之後,也都獲得了空前的威望。
艾倫從一個訓練兵,真正成為了巨壁內的希望,中期調查兵團所有的行動和犧牲,都是圍繞著幫助艾倫實作目標而存在的。說是眾星捧月也不為過,以至於到了後期,艾倫實際上成為了調查兵團甚至巨壁內軍隊裏的精神領袖,即使在被關押之後,仍然有像弗洛克這樣大批忠心耿耿的追隨者。
希特勒也因為自己經濟和軍事上的一系列舉措在德三內部贏得了巨大的成就。即使是最反對希特勒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1935-1940年之間,希特勒就是德國的民心所向,絕大多數德國人就是支持希特勒的,哪怕希特勒不斷地把他們引向戰爭,不斷地讓他們去死。
這裏只有一個細微的差別,而這個細微的差別也造成了後續讀者的一系列顛覆性的感受。進擊的巨人大約三分之二的篇幅中,讀者的視角都是,艾倫所代表的巨壁內勢力是唯一幸存的人類,是人類唯一的希望。
這可以說是我這麽多年看過的最好的敘述詭計之一。
因為最後一開盒,啪,全世界還有那麽多國家,還有那麽多人,而且你們帕島人是自己跑到島上,自己把自己搞失憶的,更別提你們還用巨人之力殘忍的屠殺和奴役全世界其他人,尤其是馬來人千年之久。
而希特勒,他可是一直都知道全世界有其他國家,有其他冤仇。德國和法國一戰的梁子,最晚可以追溯到普法戰爭和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最早可以追溯到查理曼死後國土三分。你知道在幾千年的殺伐與仇怨裏,血海深仇根本就沒法一筆一筆算清楚了,但是你還是要選擇做個納粹。
盡管細節上兩個人還是有很多不同,比如當時戴巴已經向帕島宣戰了,而希特勒從頭到尾都是在主動的侵略別人。但是這個對比從邏輯上是清楚的,以至於對於讀者實在太難以接受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確實沒辦法接受我共情了這麽久,養成了這麽久的熱血少年漫男主變成納粹,哪怕它有理由。
所有的論壇耶格爾派,我想多多少少都有點這個感受,以至於當年論壇上,那麽多人為地鳴辯護,嘲笑韓吉艾爾敏是投降派拿了馬來綠卡。
哪裏還有馬來,馬來在地鳴中第一個就完蛋了。
如果韓吉艾爾敏是投降派,不同納粹合作的阿登納和台爾曼就是投降派,刺殺希特勒的施陶芬貝格就是投降派。完了,歷史觀完全顛覆了。
我可以多多少少理解一個人對於自己觀點的堅持,也能理解政治上的價值判斷可以是多元的,甚至,我覺得正義這個概念本身可以是有一些自由心證的成分的。但是侵略別國,甚至大規模屠殺,還是有點太極端了。
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滅世這種侵略和無差別的種族屠殺行為,就是錯誤的。如果沒有韓吉艾爾敏等人的阻攔,最後的結果就是只有帕島艾爾迪亞人會活下來,甚至旅居在國外的艾爾迪亞人都要全部死掉。我想,基於最基本的人類樸素的道德觀,沒人能允許這樣的行為發生。
在現代的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如果一種戰鬥或奮鬥,完全由黑暗森林似的你死我活推動,那麽它的存在對自己人有多高尚,對於所有其他人就有多卑劣。
這也是艾倫這個角色第一重重要的悲劇底色。他擁有所有過去未來全部的記憶,他能看到這條路上所有的選擇,卻依然只能當一個發動屠殺的罪人。
連我們都會想:如果艾倫的媽媽不被巨人吃掉;如果艾倫沒有繼承巨人之力;如果艾倫沒有成為墻內的希望;如果艾倫沒有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果艾倫沒有走上滅世之路,事情會不會不一樣?
艾倫告訴你,我是導演,我看過所有可能的劇情了,相信我,這種已經是最不差的選擇了。
我沒法想象他在觀察所有更差的結局時的心情。
我也沒法想象他最後選擇走上這條路的心情。
這才是悲劇。
每次在劇情段落裏建立的小小希望,立刻就會被更大的設定無情碾壓和摧毀。
如果我說人生就是這樣,未免顯得太無情和殘酷了。
可是如果我說人生不是這樣,那我一定是在說謊。
二. 自由的代價
魯迅在【娜拉走後怎樣】裏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我想,這句話用在艾倫耶格爾身上是恰當的。對於這個角色,他在前半段孜孜不倦的對於真相和自由的追求,恰恰打下了他後半段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自由的痛苦的基礎。
很多人沒辦法理解艾倫一直掛在嘴裏的自由,對於這個詞的調侃和二創更是層出不窮。
確實,想要理解艾倫,就必須理解,自由到底是什麽。
弗洛姆認為:自由是一種真正地與他人的連結。
怎麽去理解這種連線呢?
一個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約束地自我表達和自主地開展行動,並且要對個人真實的情感進行真實的反應。
它既不好也不壞,它只是自由。
自由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心態。
樸素的講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兩種自由,即:「免於什麽的自由」(消極自由)和「去做什麽的自由」(積極自由)。
消極自由指從諸如由其他人或機構加在個人身上的社會習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就是在薩特的存在主義中被典型體現的一種自由,而且在歷史上是常常被捍衛的,但是在弗洛姆看來,這個自由本身帶有淪陷力量,除非有一個創造性因素與之相伴,「自由往」是運用自由自發地將完整的個性運用到創造性活動當中。
我舉個例子:
現在普遍意義上,很多人追求的,是「我即使不結婚,也不應該被這個社會評判和攻擊的自由。」這種對於消極自由的追求是自發的,對於社會層面的束縛與限制的反擊。他們的產生完全可以被理解。
但是因為對於制度的反擊,產生了一種新的心態,那就是「結婚了的,生孩子的,都是驢女,都是供養男,都是叛徒。」這就是追求自由的淪陷因素。它自然的源於憤怒和恐懼,並且很容易如燎原烈火一般肆意燃燒。
而創造性的,與之相伴的因素,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平胡的心態,這樣的心態既能夠接納社會裏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產生慌亂,恐懼和憤怒;甚至在自己被誤解,評判和攻擊之後也能泰然處之。
這樣的自由,就變成了一種積極自由。是一種基於自信,自愛和自洽的自主意識。
但是,這樣的自由本身,常常不是一種我們很熟悉或享受的經驗。因為很多人並不擅長與自己的不確定性和自由相處。因此,很多人不是去成功地利用它,而寧願透過發展某些想法和做法來提供某些形式的虛假或短暫的安全,企圖獲得一種確定感,而不是和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建立真正的連線。這些包括以下的行為:
艾倫就是這樣, 服從 於自己的恐懼與憤怒, 獨裁 地決定了自己要徹底 破壞 這個世界。
他就是完美的例證:人是如何逃避自己的自由的,人能為了逃避自己的自由做到什麽地步。
自始至終,他追求的自由,只是他片面理解下的,自由的幻影罷了。
所以,艾倫一直以來追求的「自由」,恰恰是他的枷鎖。他的超能力給了他一種奇怪的信念,也即:「我一定能實作我想實作的事。」
因為做不到,所以他憤怒,他恐懼,他戰鬥。他固執的相信,只要他不斷地戰鬥下去,就能實作自己的目標。
事實上,他可能連讓三笠再愛他十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為了他的目標,他不惜犧牲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口;不惜拋棄所有的友情和愛情;甚至在過去操縱巨人把自己最愛的媽媽吃掉了。
這樣的追求毫無疑問只能給他帶來痛苦。追求自由當然包括奮鬥和戰鬥的付出,血汗和奉獻;但他也應該包括無路可走和無可奈何時的坦然,平靜與自我肯定。
前者甚至是更容易的,因為它是一種自然的反應;而後者,則需要一個人不斷地成長與接納。
在艾倫的結局裏諷刺的正是,他過度執著地「追求自由」,反而對他是一種不自由。
很有趣對嗎?
更有趣的是,弗洛姆這本書的研究物件,就是一戰之後的德國。
你知道那個口口聲聲說為了德意誌民族願意赴湯蹈火的希特勒在帝國最後的歲月裏在做什麽嗎?他把老人和孩子編入軍隊,讓沒受過訓練的人上戰場送死,他嘴裏不斷喃喃的念到,如果德意誌民族不能(為我)取得勝利,那德意誌民族就該淪陷。
這是愛德國和德國人嗎?
那你覺得艾倫真的愛艾爾迪亞人嗎?
只是愛他們自己罷了。
寫到這裏,艾倫的結局就不可避免地只能走向結尾那個小醜走向了。
這甚至都不是因為他失敗了。即使他成功了,他那個建立在強權、獨裁和奴役上的政權,難道可以持久嗎?
即使他把非艾爾迪亞人全部殺光了,難道以後不會分化出新的左艾爾迪亞人和右艾爾迪亞人互相鬥爭嗎?難道墻內本來不就存在窮艾爾迪亞人和富艾爾迪亞人的矛盾嗎?
如果這樣的政權真的可以持久,百年前艾爾迪亞王就不會逃到帕拉迪島上了。
更何況,建立在這樣的屍山血海上的政權本身就是具有原罪的。
正像兵長說的:「你根本不配說調查兵團獻出心臟的精神,難道你的獻出心臟就是為了踐踏別人的心臟嗎?」
調查兵團所代表的,是求知的科學主義,是無畏的探索主義,是革命的進步主義,而絕不僅僅是那時候艾倫所謂的:「把所有我認為是敵人的人都殺光。」
三. 剎那和永恒
關於三笠的結局,我也有點話想說。
我記得在不知道哪裏聽到過這麽一段對話。
一對夫妻,A問B說:「如果我死了,你會再找別人嗎?」
B說:「不會啊,我為什麽要找別人?」
A又問B:「那你死了,你允許我找別人嗎?」
B說:「可以啊,我都死了,我為什麽要管你?」
我想,這就是真正的連線,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拿著結尾三笠再找這件事說這件事印證艾倫的小醜,恰恰這件事反而沒辦法印證艾倫的小醜,因為並沒有任何一個邏輯說明守活寡就代表愛。
明清時代的中國再嫁率極低,守活寡率極高,難道你覺得那是一個真愛的時代嗎?
逃避自由的人,既害怕自己擁有自由,也害怕別人擁有自由。
自己的自由意味著不確定,別人的自由意味著別人不選擇自己。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連選擇都不自由,哪裏來的真愛?
難道把一個人的思想、財產或者肉體囚禁起來,讓對方沒辦法離開自己,是一種真愛的體現嗎?
而三笠難道不是這樣做的嗎?
難道在艾倫墓前的那個剎那,三笠不是回憶著自己和艾倫所有美好記憶和感情的嗎?
自由的剎那和囚禁的永恒,你怎麽選?
如果有永恒,那也是由一個又一個剎那組成的:是由每個早上你醒來都決定留在這個人身邊組成的;是由你雖然能發現這個人的缺點但還是決定留在這個人身邊組成的;是由沖突和崩潰之後還是決定留在這個人身邊組成的。也是由分手之後想到ta的會心一笑和心裏一酸組成的。
即使兩個人相濡以沫一生,也總要有一個人先走。到了那個時候,不守寡難道就是背叛嗎?
允許花開,卻不允許花謝,那花不枯萎,又怎麽再開呢?
愛應該是基於自由的,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和連線。不自由的人,沒辦法接受枯萎的人,是註定是沒辦法擁有真正的愛情的。
所有人似乎都執著與艾倫面對艾爾敏的時候,被整破防了說出了名言:「那種事情不要啊。」
但是大家忘了,他們真正的道別是在長夢中,艾倫告訴三笠,把圍巾丟掉,余生幸福的過下去。
我想,在艾倫面對自己的死亡的那一刻,在他真正的面對自己的感情的那一刻,他是明白的。即使不舍得,也要接受。
愛可以是很多東西,它可以是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中的任何一個或幾個;但它絕對不應該是控制,欺騙,討好或剝削。
弗洛姆提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應付孤獨感的幾種心理機制:
乞討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沒有生產或提供愛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尋求別人幫助、依賴別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給予者。
剝削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總是希望依其暴力、詭計等,從他人處巧取豪奪,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囤積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視為威脅,透過貯存和占有而獲得安全感。
討好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的價值觀是把自己當作市場上的商品,使自己具備適合買家所需之性格特征。
不能否認的是,如果你要的只是長長久久,以上這些其實反而更加能夠幫你實作目標。
因為這樣的關系必然是一種病態的,完全相互依賴的,一旦斷開就像殘缺了的關系。
所以它真的很難斷開。
人必須首先是是獨立的,然後才可以結合;正如感情必須首先是剎那的,然後才可以永恒。
盲目追求結合和盲目追求永恒一樣,都是逃避自由。
這就是我雖然噴了艾倫這個角色一圈,但還是覺得他是個相當有趣,並且在很多維度上我可以認同和共情的角色的原因。
他的底色依然是那個初心不改的少年,造成他悲劇的是那個荒誕的時代,令人誤入歧途的欺騙和無理加諸於他的責任。
He never asked for that.
而且,他畢竟才十九歲。
如果他像長夜裏說的那樣,和三笠歸隱田園,他一定會是個真正自由的人。畢竟,那樣的難度根本不需要他逃避自由。
每個人當然都希望真善美能夠被實作。但是往往正義的初衷也不代表成功的結果,更別提艾倫那種錯誤的初衷了,錯了就是錯了,盡管在他的故事裏他有很多誤入歧途和身不由己。
年輕的牧童大衛不自量力地向彪悍的勇士歌利亞發起進攻;正如年邁的諸葛亮自不量力地一次又一次地踏上北伐的征途。
成功了是童話。失敗了是悲劇。
童話給人喜悅,希望和信仰。
悲劇讓人唏噓地面對現實。
都是好的。
不希望他們勝利的人沒有良心,覺得他們理所當然勝利的人沒有腦子。
左手一本童話,右手一本悲劇。
這就是我理解的人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