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方面針對台灣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經濟措施,引發了島內外的廣泛關註。這些措施主要體現在對台農產品貿易政策的調整上,旨在應對當前兩岸關系的復雜形勢,維護自身利益。
大陸方面宣布自9月25日起,取消對台灣產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的零關稅待遇。這意味著,這些原本享受優惠政策的台灣農產品將被征收相應的關稅,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將有所上升,競爭力也將有所下降。
這一舉措被普遍解讀為大陸方面對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錯誤兩岸政策的回應。近年來,盡管大陸方面一直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但民進黨當局卻背道而馳,不斷挑釁大陸,試圖「倚美謀獨」。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大陸對台貿易逆差高達1308億美元,這表明大陸方面在兩岸貿易中做出了巨大的讓利。然而,民進黨當局非但不心存感激,反而將這些經濟利益用於購買美國武器,加強軍備對抗,加劇台海局勢緊張。
面對民進黨當局的「吃飯砸鍋」行徑,大陸方面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和台海和平穩定。取消對台農產品關稅優惠,正是大陸方面釋放出的一個明確訊號,表明其對「台獨」分裂行徑和民進黨當局挑釁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大陸方面的舉措在島內引發了強烈震動。台灣農業部門雖然試圖淡化影響,聲稱可以開拓其他市場,但不少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都表達了擔憂情緒。他們指出,大陸市場對台灣農產品至關重要,失去大陸市場將對台灣農業造成沈重打擊。
知名媒體人趙少康直言不諱地批評台灣當局的應對態度是「何不食肉糜」,認為他們根本不了解基層農民的困境。他指出,關稅增加看似不多,但對利潤微薄的農民來說卻是雪上加霜,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收入和生計。
趙少康還發出警告,大陸方面的舉措可能只是開始,未來不排除采取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甚至可能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屆時,台灣經濟將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
台企聯會長李政宏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大陸方面長期以來對台灣釋放善意,給予了大量的經濟優惠,但民進黨當局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僅沒有珍惜,反而不斷進行政治操弄,損害兩岸關系,最終損害的還是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大陸方面近期針對台灣采取的經濟措施,是維護自身利益和台海和平穩定的必要之舉,也是對民進黨當局長期以來錯誤兩岸政策的回應。民進黨當局應該認真反思,改弦更張,停止一切「台獨」分裂活動,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軌域上來,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創造條件。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