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公布北大學生年度人物。
曾撰文「感謝貧窮」、在北大攜筆從戎的王心儀,名列其中。
王心儀
攜筆從戎礪劍航母,探索青春無限可能
中國語言文學系2018級本科生
從靜謐的燕園到澎湃的海洋,從「北大紅」到「海軍藍」,攜筆從戎的王心儀向當代年輕人展示了青春的無限可能。2020年入伍後,她以總評第一的成績被分配到遼寧艦,成為一名航母操舵兵。2021至2022年間,王心儀隨遼寧艦完成十余次演訓任務。王心儀在祖國的東海岸,看著近在眼前的外國軍艦,置身波濤起伏的西太平洋,每一次執行任務都讓她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名中華兒女與祖國的血脈相連。
在部隊的兩年,王心儀不僅在本職工作上表現出色,個人量化多次排名第一,並在專業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被部門表彰為「精英艦員」。她還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主動參與宣傳工作,成為部門「筆桿子」、航母「兵記者」,她所撰寫的多篇文章向外界展示了航母官兵的風采。文武兼修的王心儀在2022年被單位評為「四有」優秀士兵。
雖然脫下了軍裝,但軍教情懷已深紮於王心儀的心中。2022年9月,王心儀退伍返校,在校內,她積極參與黨支部活動、軍理課堂,為校武裝部的發展建言獻策,獲得師生的廣泛認可。在校外,她積極配合開展征兵宣傳,號召優秀青年參軍入伍。同時,她也在眾多宣講交流活動中,講述軍教故事,展現青年風貌。
2018年,高考707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的王心儀第一次受到關註,因為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
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同學對衣著的嘲笑,上學路上的艱難,王心儀通通化為了兩個字——「感謝」。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紮與迷茫。盡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靄,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此前報道稱,王心儀出生在河北棗強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體弱多病,常年在家照顧患有高血壓、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家中還有兩個弟弟,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從小學開始,王心儀就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家務,經常會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餵雞割草,采摘棉花,放羊,春耕時幫媽媽在田間犁地,她在前面拉,媽媽在後面推,深一腳,淺一腳,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幫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
盡管家境貧困,但絲毫沒有影響樂觀積極的王心儀,小學、初中、高中在班裏一直都名列前茅。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墻壁。
那一年,王心儀平實而充滿力量的文字,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網友。
2020年9月,訊息再度傳來,王心儀參軍了!她成為了遼寧艦上的一名海軍戰士。
河北新聞網報道稱,事實上,2019年,王心儀報名參軍,因在綜合素質考評中仰臥起坐一項不合格而遺憾落選,傷心難過之時,北京市征兵辦的同誌開導她:「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打倒,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鍛煉,下次報名還有機會。以前你感謝貧窮,讓你學會了獨立、自強和拼搏,從而考上了北大;今後你會感恩軍營,讓你在部隊的大熔爐裏淬煉成鋼,成長、成才。」一席鼓勵的話讓王心儀重燃了希望。
從北大發文可知
2022年,她退伍後
回到北京大學繼續學業
一路走來
王心儀的經歷映照著她那句
「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中」
也正如她所說:
「那些打不倒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強大!」
拼搏與努力
澆灌出無比燦爛的夢想之花
祝福你,王心儀
中國青年報(整理:陳垠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