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升級版」營商環境改革,要緊扣「公平競爭」這個關鍵點——民營經濟一線觀察記者手記之二

2023-12-28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題:「升級版」營商環境改革,要緊扣「公平競爭」這個關鍵點——民營經濟一線觀察記者手記之二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雷敏、龔雯

記者近期在調研民營經濟時,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負責人講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民營企業需要扶持政策,更需要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改革。」

應該說,經過多年改革,很多地方的營商環境在服務性、便利性層面都達到了較好水平。但時代在變,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在變。從改革的角度看,如今民營企業對發展環境的需求,既需要「少跑多少路、少走多少程式、少交多少材料」等「基礎款」的「放管服」改革,也需要聚焦事關公平競爭、要素獲取等「升級版」的最佳化營商環境行動。

「升級版」營商環境的核心是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正式釋出。從中央到地方采取一系列務實舉措,加大落實力度。

記者在一線調研發現,各地落實落細政策的重點之一,就是聚焦民營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在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等方面出實招、見實效。有的地方對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開展專項清理,有的地方對計畫招投標領域進行改革,有的地方努力打破制約民營企業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的「條條框框」等。

可以說,政策加力,效果初步顯現,但破除深層次的制度性障礙仍需要一個過程。從記者一線調研的情況來看,各地在這些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比如,記者在東中西部多個省份走訪時,有民營企業家坦言,有的地方在招標檔中對企業所有制、規模大小、備案、產品來源地等進行限制;有的地方以信用評價、信用評分等方式變相設立招投標交易壁壘,對各類經營主體區別對待……

受訪人士認為,破除妨礙公平準入的深層次障礙,要從制度和法律上著手。記者調研了解到,浙江把公平競爭審查辦法列入立法計劃;江蘇健全涉民企行政復議調解和解機制;滬蘇浙皖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公平競爭政策一體化推進合作協定」;湖南成立全省工商聯法律顧問團……一系列「到位不越位」的法治、政務服務舉措,助力解除民營企業的「後顧之憂」。

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獲取也是民營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盡管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見效後,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所下降,融資便利性也有所提高,但與外企和國企相比,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在金融市場上仍處於弱勢地位,企業普遍反映融資難度仍較大、貸款利率偏高。

農行重慶江北石馬河支行的客戶經理向批發市場的商戶介紹普惠金融貸款相關政策和產品。新華社記者黃偉 攝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釋出【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期盼這些措施能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近一段時間,隨著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也呈現出邊際改善態勢。下一步,我們仍要堅持問題導向,在事關「公平競爭」的改革上下大力氣、啃「硬骨頭」,進一步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讓民營企業放心幹、大膽闖,心無旁騖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