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在七百年前總結過一句話,非常有指導意義: 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這裏的母、父是共用的,並不是指母親弱父親強,而是指父母弱和父母強。
施耐庵建議——
家境不好,就去做生意,風險高但收益大,可以實作逆風翻盤,即使失敗了因為家境本身就不好,光腳不怕穿鞋的,沒什麽太大損失。
家境好,最好去做官,風險小但想出人頭地難,家境好的人能夠利用到家族的人脈關系,給仕途鋪路。
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仍然適用,如果家境不好,考上公務員會遇到哪些問題?
一是公務員不屬於高薪行業,無法依靠收入獨立買房。
排除部份高收入、低房價的西部地區,大部份地區的公務員收入,和地方財政息息相關,而地方財政的收入又主要來源於土地出讓金。
這就出現了 「收入高、房價高,收入低、房價低」 的情況。每次我提到公務員完全靠自己買房很困難,就有杠精指出珠三角、浙北、蘇南等地的公務員收入高,買房不難。但只要開啟賣房軟體,看看這些地區的房價,即使年入20-30w,獨立承擔買房的任務是非常難的。
二是家境不好,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
許多誤入歧途的官員,因為從小生長在貧苦的家庭,好不容易做上大位、有了權力,無法抵禦金錢、物質的誘惑,【人民的名義】的趙德漢就是典型案例。
這個道理就跟「女兒要富養」一樣,吃過、見過、享受過,就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三是考上公務員,實作家庭階級躍遷的機會很小。
不能否認,很多「鳳凰男」、「鳳凰女」努力讀書、工作,承擔了帶領家庭脫貧致富的責任。這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機會,在體制內實作的可能性小。政府部門科層制嚴格,升遷有年限限制。反而在體制外,如果抓住歷史機遇、選好賽道,改變家庭命運的機會更多。
四是沒有體制內家人指路,凡是都要靠自我摸索。
大的不說,就是公考選崗,讓毫無經驗的學生選單位、選地區,多半要掉坑。例如很多考生以為國考聽起來好聽,是國家公務員,選了國考的鐵軍,考上才發現無法實作「當大官」的理想,直呼「被坑了」。
反觀家人在體制內工作,從如何考公、選崗,到進入單位如何實作快速晉升,都可以提供手把手的指導。這不是買幾本【xx晉升指南】可以做到的,道理可能都懂,怎麽做好做到位,往往要從小觀察,家人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