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讀研體驗來看, 累並快樂著,有許多收獲與成長!!
它可能不令人向往,但真的值得一讀!
如果想躺平,混日子、混學歷,那確實不令人向往,做實驗,寫論文,還是很苦的。
但如果真希望自己有收獲,探索更多知識,開拓眼界與思維,那確實是值得一讀!!
「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要跳脫出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無論在科研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導師的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要打破自己頭腦中的思維定勢,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和困難,不能鉆牛角尖,困住自己的往往是缺乏眼界和格局。
「作為學生要勇於從多個方面去嘗試和挖掘自己的興趣,而導師主要是引導幫助你發現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並將優勢發揮到最大。」
「做科研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要去試過才能知道這個方法不對。」
在讀研的過程中,如何對科研保持新鮮感?
不要把自己當「科研工具人」,科研永遠是給自己做的,不是給導師做的,不是給師兄師姐做的,永遠都是自己的事!
一定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 沒有哪個嘗試是多余的,也沒有哪個工作是浪費的,嘗試的過程本就是一種「獲得感」不斷加持的過程,「獲得感」越多,新鮮感或者興趣也就越多!
還有, 興趣和天賦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沒有興趣,越努力越痛苦。
另外,可以換種學習的思路⬇️⬇️
把科研當作遊戲闖關,設立不同級別的關卡,比如把每天堅持讀3篇paper當作一級通關,堅持一個月獎勵自己一個獎品;堅持半年獎勵自己一個更想要的獎品……
總之,就是 給自己設立一個分級的可實作的目標,然後一步步的去完成,不知不覺的就走了很多步。
在一級一級目標的實作過程中, 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 ,這個過程豈止是有新鮮感,簡直是一種享受!
搞科研,比較看重的能力是哪些?
我覺得需要具備以下7種能力,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多多益善⬇️
① 專業知識: 這條不必多說,不管是哪個行業,專業知識都是最最基礎也是最最重要的。
② 創新思維: 這條很重要但也很稀缺,重復著有之,創新者乏之……任重道遠……
③ 邏輯思維: 這條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更容易對數據進行合理的推斷和預判。
④ 溝通能力: 獨木難成林,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助於讓我們清楚的跟他人交流,做起事來也事半功倍。
⑤ 團隊合作: 這一條同上,只有融入團隊才能更高效、更順利地解決問題。
⑥ 學習能力: 這條放之四海皆準。不管做什麽,一定要積極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和視野。
⑦責任心: 責任心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還包含了一定的道德標準,至少要確保自己研究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不piao qie。
首先,心態很重要,躺平做不了科研, 過於認真不僅容易被老板PUA,也容易鉆牛角尖。 另外還需要細心, 科研成果往往生發自微小的細節,如果不夠細心,往往會錯過有價值的方向。 最後,臉皮厚也很重要! 臉皮厚。這絕不是貶義,很多從小習慣了優秀的學生抗壓能力可能比較差,在科研中,看到別CNS發的溜;別人的成果出的快,自己卻事事不順。他會把「失敗」的理由歸為自己,認為自己不行。長期如此,容易讓自己身心俱疲,甚至抑郁。所以要臉皮厚,犯錯也好,失敗也好,不要歸因於自己,給自己找一個放過自己的理由。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如何提高科研效率?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掌握提高科研效率的技巧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非常佩服一些老師,導師在喧鬧的環境都能靜心看書,有些老師外出時也會帶著專業書籍在大巴上看,我是非常佩服這些老師的。以下談談提高科研效率的幾點感想:
第一,規模經濟原則。 集中整塊整段的時間用於科研,比利用零碎的時間效率要高很多,比如每周一、三、五做3天科研,肯定不如每周一、二、三連續3天做,暑假、寒假有更多整塊的時間,是做科研的好時機,要適當抓住。
第二,系統設計原則。 你做某個領域的研究,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不妨列個目錄,該領域你準備怎麽研究?從幾個角度?每個角度準備怎麽做?什麽時間做?盡量將問題想透,這樣才能研究透。要力求做到在某個很小的領域,別人難以做得比你好。
第三,利用碎片時間原則。 所謂利用碎片時間,就是利用空余的1小時左右的時間,從事文獻下載、投稿、搜集數據、與同行聊天、整理參考文獻等等瑣碎的不需要動太多腦筋的工作。碎片時間利用好了,就能省下整塊時間。
第四,工作保障原則。 做科研用到的東西,可能的話一定要準備較好的。比如,印表機具有自動正反打印功能,這樣可以節省你打印時間,實驗儀器可能的情況下也要買好一點的。
第五,適度休息原則。 不要讓自己一直很緊張,除非你有很好的身體。 一直很緊張會降低科研效率, 熬夜對身體不好,盡量減少晚上的工作時間,增加白天的工作時間。只要註意提高效率,總體應該不差的。當然這一條對年輕人要求要高一些,適度休息對不同人的內涵是不一樣的。
第六,方法科學原則。 任何學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對於方法論,一定要認真學習掌握,這對提高科研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研讀文獻與做讀書筆記?
其實, 研讀文獻應該是與文獻的檢索過程同時或者是交錯進行的 。
在檢索到文獻的同時就應該開始進行文獻的研讀了,同時, 在研讀文獻的同時就應該根據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新的檢索要求去檢索新的文獻 ,收集文獻是一個不斷反復進行的過程。
所以 是「研讀」而不是「閱讀」文獻 ,是要求在讀文獻的時候應該同時捕捉住產生的火花進行研究,而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閱讀過程,如進行新的模型的推導及用新的數據進行計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時候,要養成用「批判」和「懷疑」的眼光去思考的習慣,在讀到人家的判斷時,應該在自己的心中不斷地問著「是嗎?為什麽?可能不是這樣的吧?」,同時試著去找相反的例子,還有在邏輯上進行深入的思考——這就是「研究」。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在讀文獻的時候,特別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下去讀了許多文獻之後,很容易就出現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湧的情形。 但是,過了之後,就容易把它們忘記了。因此,為了在後面寫作論文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讀文獻的時候 出現的新的想法和線索,為了不忘記它們。一般要采用做讀書筆記的辦法。
讀書筆記的寫法是:
(1)什麽雜誌,第幾期,什麽地方有關於什麽問題的什麽論述, 它對於我即將做的論文有什麽參考作用,或者我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麽自己的見解,可能會有什麽貢獻等等。
(2) 讀書筆記要進行分類, 如分為數學模型方面的;實證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獻方面的;外文文獻方面的;數據方面的;純理論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學術爭論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點分析或者精讀幾篇代表性的文獻
(4)重要的是要寫心得體會
(5)重要的數據要及時記下來
(6)前面的過程可能有反復,自己的見解也會有變化的。
泡圖書館是做好科研的必需過程,這個環節不可缺少。
寫作能力是研究生必需的重要能力 ,我很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施一公先生談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希望對各位有幫助與啟發⬇️
施一公談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我大學時的同班同學都知道,那時我的英語不算好(英語四級考試僅為「良」),寫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國之時,對英文環境適應得很差,讀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個小時,還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心裏壓力極大。
很幸運,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時,1991年4月遇到了學兄和啟蒙老師John Desjarlais。聽了我的苦惱後,John告訴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鐘讀【華盛頓郵報】,兩年後你的寫作能力會得心應手)。這條建議正合我意 - 我原本就對新聞感興趣!於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實驗後,都會在十點左右花一小時的時間閱讀【華盛頓郵報】,主要看A版(新聞版)。剛開始,我一個小時只能讀兩、三個短訊息或一個長篇報道,中間還不得不經常查字典看生詞。但不知不覺間,我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1992年老布希與柯林頓競選總統,我跟蹤新聞,常常一個小時能讀上幾個版面的訊息或四、五個長篇報道,有時還把剛看到的新聞繪聲繪色地講給師兄師姐聽。
閱讀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寫作能力。 看完一些新聞後,我常常產生動筆寫自己感想的沖動。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中國遊泳隊取得了四金五銀的好成績,美國主要媒體紛紛指責這是中國運動員服用違禁藥物,但沒有任何檢測的證據,完全憑美國運動員的感覺。此事讓我很氣憤,我生平第一次給【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The Baltimore Sun)各寫了一封信,評論報道的不公平。沒想到兩天後【巴爾的摩太陽報】居然原封不動的把我的信刊登在「讀者來信」欄目,同事祝賀,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勵,我在此後三年多的日子裏,常常動筆,有些文章發表在報刊上(大部份投稿石沈大海),也曾代表中國留學生寫信向校方爭取過中國學生的利益。有時還有意外的驚喜。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今天出版的【巴爾的摩太陽報】上有我的評論文章!我急匆匆趕到街頭買來5份報紙,果然,在A版的倒數第二頁,以15x15厘米的篇幅發表了我一個多星期前寄給報社、本以為不會發表的一篇抨擊吳宏達的文章。
以上是簡述我個人英文寫作提升的一段過程。但是, 科研論文不同於讀者來信,有其專業特點、甚至是固定格式。 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寫科研論文,感覺很差。好不容易寫完的文章,連我自己都不願意讀第二遍;勉強修改之後,交給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三周沒看我的文章,我實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點,Jeremy告訴我:今天看!11點,我去他辦公室催,秘書攔住我,說Jeremy正在辦理重要事務,兩點前不得打擾。我心裏惴惴,不知Jeremy在幹什麽。下午一點半,Jeremy急匆匆過來找我,拿了一疊紙, 「This is the draf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們可以試試【科學】)我仔細一看,天啊!一共7頁,四個多小時Jeremy已經把文章的整體寫完了,只是缺少Method和 references。讓我郁悶的是,他根本沒有用我的初稿。
其實,寫文章貴在一氣呵成。 我也沿襲了Jeremy的風格。2006年10月,在我們處於劣勢的激烈競爭中,有兩個課題面臨被 scoop的危險,我曾經兩次、一晚上趕一篇文章。10月15日,傍晚8點左右開始寫、通宵,第二天早晨10點完成一篇按照【細胞】雜誌格式的論文,包括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仔細閱讀一遍後於下午4點半完成網上投稿。這篇文章最終發表在12月份【自然】的子刊【結構與分子生物學】上(電子版於11月10日發表)。另一篇,10月18日,晚6點開始寫、通宵,第二天早晨8點完成,上午9點半完成投稿,最終發表在12月15日的【細胞】上。當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對研究領域非常熟悉,對文章整體的大概思路已經深思熟慮,所有的Figures都事先做好了。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3-4天。
從1994年自己寫第一篇科研論文的艱難到現在寫起來得心應手、駕輕就熟,我總結出如下經驗:
1.要寫好科研論文,必須先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爭取每天30-60分鐘。 剛開始可以選擇以讀英文報紙、英文新聞為主,逐漸轉為讀專業雜誌。我會在近期專門寫一篇部落格文章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強讀專業雜誌能力的辦法。
2.寫科研論文,最重要的是邏輯。 邏輯的形成來自對實驗數據的總體分析。必須先討論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後按照思路來做圖(Figures),最後才能執筆。
3.具體寫作時,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寫一個以subheading為主的框架,然後開始具體寫作。 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話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詞語的華麗,而主要留心邏輯(logic flow),註意前後句的邏輯關系、相鄰兩段的邏輯關系。寫作時,全力以赴,盡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幹擾(關閉手機、座機),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出第一稿。還要註意:一句話不可太長。
4.學會照葫蘆畫瓢。 沒有人天生會寫優秀的科研論文,都是從別人那裏學來的。學習別人的文章要註意專業領域的不同,有些領域(包括我所在的結構生物學)有它內在的寫作規律。科研文章裏的一些話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等等。用兩次以後,就逐漸學會靈活運用了。在向別人學習時,切忌抄襲。在美國一些機構,連續7個英文單詞在一起和別人的完全一樣,原則上就被認為抄襲(plagiarism)。
5.第一稿寫完後,給自己不要超過一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修改第二稿。 修改時,還是以邏輯為主,但對每一句話都要推敲一下,對abstract和正文中的關鍵語句要字斟句酌。學會用「Thesaurus」(同義詞替換)以避免過多重復。第二稿的修改極為關鍵,再往後就不會大改了。
6.第二稿以後的修改,主要註重具體的字句,不會改變整體邏輯了。 投稿前,一定要整體讀一遍,對個別詞句略作改動。 記住:學術期刊一般不會因為具體的語法錯誤拒絕一篇文章,但一定會因為邏輯混亂而拒絕一篇文章。
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對所有的學生和博士後都會如此教導。我的第一個博士後是柴繼傑,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實驗室。繼傑當時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很差。我對他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每天花半小時讀英文報紙」。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持下來了!經過幾年的努力,2004年繼傑已經能寫出不錯的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獨立科研論文發表在【Molecular Cell】上,隨後相繼在【自然】發表兩篇、在其它一流學術期刊發表十多篇論文。寫作能力開始成熟。
發表論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要明白: 論文只是一個載體,是為了向同行們宣告你的科研發現,是科學領域交流的重要工具。 所以,在科研論文寫作時,一定要謹記於心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表達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邏輯嚴謹!其實,中文和英文論文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