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南亞,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印度,到底能否入常?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單從印度本身的發展和影響力來看,印度好像具備「入常」資格。美國總統拜登曾支持印度「入常」。而印度的另一個特殊盟友俄羅斯日前突然表態支持印度「入常」!
據觀察者網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在莫斯科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在會後,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媒稱,這是新德裏舉行二十國峰會之後又一次取得的外交勝利。
俄羅斯著急支持印度入常,可能基於兩個動機,一方面,俄羅斯需要擴大對外能源武器出口,推動經濟發展,為持續的俄烏沖突以及應對北約集團的挑戰而準備。要知道,現在俄羅斯被美歐制裁,其與歐盟的貿易被中斷,俄羅斯只有向東開啟市場,才能獲得經濟動力。另一方面,俄羅斯試圖尋求更多的國際支持,打破美歐孤立。美歐多國對俄羅斯制裁圍堵,使得俄羅斯極為被動,世界上的大國要麽保持中立,要麽站在美國一邊,這使得俄羅斯處境孤立,只有獲得大國支持,俄羅斯才能減輕壓力。
其實,想要入常的國家不少,除印度之外,日本德國等國,他們都對五常國擁有的特殊權利不滿,他們提議擴大常任國席位,以推動聯合國機構更為民主公平。不過,上述幾個國家和印度相比,還是差一點。其中,日本德國是二戰戰敗國,他們入常,很難得到世界信任。而巴西經濟發展不行,影響力偏弱,存在感不強。
印度多次提出入常,得到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但問題是,其入常面臨兩個挑戰,其一,「入常」要獲得全體聯合國成員國三分之二的票數透過,其二,要獲得現有五常國的全票贊成。在印度入常上,美國雖然表示支持,但不希望新入常的國家擁有一票否決權,英法只是口頭贊成,並沒有實質支持,中國希望增加更多開發中國家的話語權。這意味著,印度想要入常,得和五常國搞好關系。
其實,印度前後6次向聯大提出「入常」要求,沒有取得進展。在今年的第78屆聯大會上,印度再次提出「入常」」。印媒聲稱,如果印度不能「入常」,將結束聯合國,成立一個以印度為核心的聯合國機構。
其實,印度想要入常,國內面臨著兩重挑戰,印度內部松散動蕩,有多股武裝勢力存在,不是一個穩定強大的國家,而在外部,印度與中國巴基史坦存在邊境爭端。這樣的國家,只有解決好內外問題之後,才有更多精力承擔聯合國賦予的任務。印度要「入常」,要戰勝不少挑戰!